首页 历史

剩唐有点儿扯

第四章这届话事人不好做

剩唐有点儿扯 丘小二 3578 2020-10-13 12:03:00

  老话说得好,守业更比创业难,李家人效仿先哲以全族人身家性命作赌注白手起家,经过初代创业者们艰辛努力,李唐实业集团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活了下来。

  李家能人也挺多,在家业尚未丰厚到足以让后代们混吃等死之前,继承者们无一不是实干家,他们秉承了家族祖训,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一代代帝王将相共同耕耘,最后造就了李唐实业集团响彻全球的美名。

  李家人登上了人生巅峰,从此渐渐从高处滑落,此处成为李唐实业集团走下坡路的分水岭。

  后来权力继承者们出生于和平盛世,对于家族口口相传的那些典故训导他们并不十分理解,你们说得那么艰苦,又是刀光血影,又是杀伐征战,可我为什么一点代入感都没有,你们不会合伙起来骗我吧。

  你们说水亦载舟亦能覆舟,水还能翻起多大的浪头?

  你们常念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敌人永远都在暗处俯视眈眈,可现在大家有饭吃有酒喝,只要你有几分文采找妹子还能倒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空前高涨,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一副太平盛世景象,哪有你们念叨的那些恐怖异象。每天开开心心,与世无争的过日子不好吗,为何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看诸位老祖宗们眼界太过陈旧了,该换换眼光了。要知道这个世界早就不是尔虞我诈,打打杀杀的时代。

  和平才是主流。

  写写诗,喝喝酒,听听歌,把把妹它难道不香吗。非得精神分裂似的给自个弄一大堆假想敌,把神经崩得咔咔响,看谁都像间谍,瞅谁都觉着他是误国大奸臣,恨不得在每座城门口都架一把狗头刀,看到面相不和谐的人就给做掉,皇帝当到这份上得多累。

  我们这些后辈当然知道您们当初创业不容易,上市更是难于上青天,那么你们几代人操劳用命目的是为啥?还不就是为了让后背能够过几天好日子。

  如今天下已定,盛世如您们所愿,可您们临终前还不忘叮嘱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让。

  如此这般,这皇帝做着还有什么劲?既然你们没有体验过帝王之尊带来的快乐,我们又不能利用皇权搞点颜色,请问你们当初为何要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好好做个荣誉市民退休老干部不是更稳妥?

  生在帝王家不做风流事,我要这皇位有何用?我们不浪的话如何能体现出您们奋斗的价值?

  这是李唐末班车上几位继承者的内心独白,它说出了诸多官二代,帝N代的困惑。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者的艰难,长期生长在父辈祖辈的英名之下,他们按照既定的规则生活成长,所谓的苦难不过是长辈们嘴里嚼碎的老桥段,他们听不懂,也不理解。

  伴随着数代明君的光环长大,巨大的身影罩在他们身前,他们深知自己就算不吃不喝没日没夜的干也永远无法超过眼前这一座座高山。

  对于过去家族荣光,他们没有太多认同感。

  对于自己,他们觉着自个就像是皇家流水线出来的产品,徒有一身看起来高大上的名头,存在感几乎不存在。

  皇家子弟挺烦恼。

  李世民曾经说过,像朕这样的天才往后恐怕不多,我呢没有太高要求,继任者如果天赋不够,勤恳些就是了,朕不指望后代子孙能够超越我但求各位少犯错,争取让咱们李唐实业集团多存在几年,如此也算不辜负我李氏子孙的名头。

  看起来,李世民的小目标成了奢望。

  市随着场竞争越来越严峻,李唐实业集团以家族血缘维系的组织架构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

  作为组织顶层设计者和运营者,李唐实业集团末班车的掌权者们片刻纠结犹豫后,突然醒过来给自己一个耳刮子,我真是有病吧,好好的歌舞不看没事对着祖宗灵位胡思乱想,真是白瞎了这些匠人乐官们的辛勤付出,朕真是罪过罪过。

  他们终于痛下决心坚持走我行我素不管别人死活的发展道路,以优先享乐为核心,辅之各种各样的作死手段,怎么夸张怎么来,人生在世玩就对了。

  哥几个只知道纵情欲海把先辈艰苦奋斗的训导抛在脑后,权力让他们迷失了自我,享乐让他们忘却了天下黎民百姓的困苦,他们连祖宗先人的苦心都不能体会,又怎么会有心思去探寻民间疾苦,蝼蚁一般的下等人死了也无足轻重。

  此时此刻的皇城内浮现出一片虚幻的繁荣景象,有几分回光返照的迹象。

  倒不是公子哥们盲目自信,正所谓廋死的骆驼比马大,不出意外的话李唐实业先辈们打下的基业可以供这帮纨绔子弟消遣一阵子,甭管是玩物丧志也好,胸无大志也罢,衣食无忧了却余生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这时,一个男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李唐实业集团的命运,让暗流起伏的时代变得更加混乱动荡,在他主导下,那些地下暗涌最终变成了滚滚洪流差点一波带走李唐数代人打下的基业。

  山雨欲来的年代,他不是第一个下海的捞客,但他绝对是捞界最具影响力最有排面的那一个。

  他是长安城里皇族公子哥们噩梦,公子哥们的美好生活让他一脚踹得稀碎,就连皇帝陛下也受到了影响,九五至尊变成了行业内最大的笑话,因为这个男人不懂礼数导致皇帝本人隔三差五被迫搬家,从此过着被人摆弄的傀儡生活。

  皇帝对这个男人只有恨,这个男人实在是伤透皇家子弟的心。

  可在民间,尤其是在社会底层,这个男人风评则是另外一番模样,他是无数捞客草莽的偶像,每个活不下去的苦逼青年都梦想成为他那样的男人,如果那个年代有爱豆人气榜,这个男人肯定会常年霸榜。

  好的坏的暂且不论,他的确是影响了很多人。他常说舍得一身剐敢让皇帝叫爸爸,这句口头禅也成为后世造反界心口相传的精神图腾。

  说到这,诸位一定觉得这家伙似乎是天生的反骨仔,俨然就是一条喂不饱的白眼狼。

  事实并非如此,在搞清楚这个男人如何走上造反这条不归路之前,先让他和大家打个招呼。

  ……

  大家好,我叫黄巢,没错,我就是日后让李氏小儿昼夜难眠为之胆寒的那个男人,如果大家不介意的话可以称呼我为黄某人,又或者直接管我叫巢哥。

  借此机会,我黄某人想澄清一个由来已久误会:我本人并非生来就喜欢打打杀杀,对皇权宝座兴趣也不是很大。

  众所周知,我黄某人是个安分守己的良好市民,我毕生所愿有三,让天下的人都有盐吃,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如果能够有机会让我在朝中混个一官半职为大唐伟业贡献自己绵簿之力的话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虽然我的父亲掌管着本地最大的黑社会组织—盐帮,虽然他手底下聚集了一帮不要命的古惑仔,虽然家族成员几乎都参与了贩卖私盐等违法活动,虽然…………但是这些并不能改变我黄某人初心,而我本人也经常和父亲讨论社团转型的问题。熟悉我父子俩的人应该都了解,为朝廷效力,为国家献身是我黄某人最大的理想,所以……

  ……

  黄巢不好意思说下去,

  话筒回到我的手中,容我详细介绍一下黄巢和他家族的那档子事儿。

  黄巢,山东菏泽人,

  他父亲是当地盐帮和义联民团元老兼首席话事人,明面上黄氏家族属于地方知名企业,黄巢父亲也被当地人冠以知名企业家,钱多到没朋友的大盐商。

  在当时,食盐是国家财税重要来源,国家把持着所有盐路流通,盐业被国家完全垄断,并以律法形式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私下贩卖倒卖食盐,违者死啦死啦滴。

  对于朝廷而言,盐税收入是个暴利行业,食盐这玩意儿受众人群太广,换而言之,你可以三天不抽烟,你还能三天不吃盐?食盐具有成本低,利润率高,潜在客户多的特点,毫无疑问这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所以历来朝廷对待盐业都是采取垄断经营。

  换句话说,黄家人倒卖私盐风险极高跟今天卖白粉差不多,这行当一般人不敢染指。

  问题在于,官盐套路多价格贵质量次,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盐需求和不均衡不合理盐业功效关系之间矛盾重重,百姓嗷嗷待哺,家家户户举着铁锅等盐炒菜,刚需摆在那儿,有商机,就有胆儿大的人敢做。

  黄氏家族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一家老小不惜冒着杀头风险操办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黄家人出品的食盐堪称私盐领域的清流,凭借着亲民的价格,良好的口碑迅速占领了地下盐业市场。

  为了更好的管理手下人员和业务,黄巢父亲成立了类似黑社会性质的民间团体,他出任社团首席话事人,环环设卡,工作精确到每一个负责人,以此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专业,高效,隐蔽,效益是这个团队共同目标。

  高风险往往伴随高收益,经手私盐这些年,黄家迅速走向致富之路成为当地颇有名号的土豪。

  尽管如此,黄巢父亲却高兴不起来,他自然明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像他这号人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他个人而言倒是没什么值得担忧的事儿,大不了配上一条老命而已,但他认为整个家族命运和前途不能一直维系在一个有今日没明天的玩命行当。

  咱社团内控做得好,可万一哪天运气不好被朝廷发现,整个家族必定遭受灭顶之灾,这个代价不是他老黄可以承受的。

  黄巢父亲下定决心改变,

  他们这辈人是没机会了,

  改变就从下一代开始吧。

  ……

  就这样,不久后黄巢带着父亲殷切希望来到世上,

  与历史上其它大人物不同,

  小黄出生那天十里八乡并没有发生任何异像,

  家里一切一如往常:

  天空没有乌云密布,

  村口也没见着紫气东来,

  产房里没冒紫光,

  院子里的老井和昨天一样安静,

  看家护院的老狗趴在门口慵懒如常……

  奴仆把婴儿报到老黄跟前,

  老黄看着这个稚嫩的小屁孩儿顿时老泪纵横,

  与此同时,

  老黄谋划已久的家族转型计划正式提上日程,

  来吧,全家人的希望,让我们开始吧。

  这时候的小黄同学还是个小娃娃,他天真无邪满脸胶原蛋白,父亲的计划他一无所知。他扑闪着一双大眼睛,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