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

庸凡之家

二十、回家

庸凡之家 罔顾一生 2477 2020-11-20 22:58:23

  寒风凛冽,这时正值农历腊月十二,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整个陆家村都是灰蒙蒙的天,在这种天气下。

  所有的人都会选择窝在家里,赣川的山区里,他们有着一种传统的御寒方式。

  是用竹篾编制成的一个个圆弧状的‘火笼’,里面是土陶烧制的陶钵或者铁皮,用来盛着火炭和烧灰的,上面有一个弯弯的提把,火笼盖子也是用竹篾和铝丝编制成的,每到冬季,乡下人们手脚都冻的红肿发麻,于是他们便将灶里头烧的剩下的火炭放入火笼里面,再盖上一层烧灰,就可以取暖了,这是延续了百千年来的民间取暖设备。

  村里头的人家,家里都会有好几个‘火笼’,天寒地冻时候,人手都会提着一个来取暖。

  这时候的陆本忠刚吃过了晚饭,在灶头边捣鼓着,用火铲铲着那烧的红艳艳火炭放进火笼里头,准备留着晚上取暖,而陈春兰则是在一旁洗着碗筷。

  突然间他们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爸,妈我回来了……”

  听到这个声音,陆本忠手激动地抖了一下,不小心把一块火炭都掉在了地上,他赶紧一下用手捡起来一下丢进了火笼里头,陈春兰也赶忙将碗筷放了下来,在围裙上擦拭了一下手。

  他们不约而同地往外面走去,是他们的儿子陆马林回来了,这个在外面漂泊了一年的儿子,现在终于回来了,他们又怎么能不激动。

  陆马林提着一个包回来的,此时正累的气喘吁吁,他穿了一身土灰色的棉袄,搭配着一条深褐色的裤子,脚底下这次穿的不是布鞋了,而是一双时髦的波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城市里头买来的围巾,只是因为寒冷冻的脸面通红。

  不过他这个装扮,比起之前来,也算是焕然一新了,陆本忠和陈春兰赶紧迎了过来,陆本忠帮他提着那个包,而陈春兰则是伸手抚摸了一下儿子的手,感觉一阵寒冷刺骨。

  她立马关切的说:“林儿,你一路回来都冻坏了,手都这么冷,走,赶紧回家去,我去给你打一盆热水,给你洗热乎热乎。”

  陆马林只是笑着说:“没事,只是手冷,我穿的可厚实着呢。”

  三个人说着便往家里边走,这时陆马林妹妹风娇听到了声音也跑了出来,她比陆马林小好几岁,不过现在也长成一个丫头片子了,她出生的比较晚,也算是比较幸运的,起码这时候家里头不至于饿着她。

  而且家里头比之前也宽裕了许些,陆本忠和陈春兰也供她念了两三年书,只是后来她二姐陆风香嫁人了,不得不让她退学回来干农活了,大儿子陆马发也分家了,和管红莲搬去新房子那边居住,所以现在家里就只剩下风娇和父母三个人居住了。

  风娇因为和陆马林年龄差距不大,小时候便一起嬉戏玩耍长大,陆马林对于这个妹妹也是格外的关照着,就算家里头难得蒸上几个鸡蛋,他总是要把自己的那个鸡蛋让给这个最小的妹妹吃。

  这个妹妹也非常依赖他这个哥哥,那时候陆马林要去胡洋镇上学,一天见不到这个哥哥她就会哭泣着要找哥哥玩。

  当然现在她长大了好些,不过对于这个哥哥她仍旧有着浓厚的亲切之情。

  她一把跑过去就挽着陆马林的胳膊,问他这问他那的新鲜事,比如外面好不好玩,有没有看到飞机,轮船,回来路程多远,要坐多久的车等等。

  陆马林都一一耐心地给她讲解着,突然陆马林才想起来,他这次包里头还带了好些东西回来,他给陆本忠和陈春兰买了一双冬天穿的绵鞋,而且给自己的父亲特地带了一顶御寒的帽子回来,他知道自己父亲因为瘌痢头缘故,头顶上都是光秃秃的,所以特地精挑细选了一顶预寒的帽子给他。

  除了给陈春兰和陆本忠的,自然也少不了自己妹妹的,他买了一些糖果,在贫困落后的山村这可是罕见的,看着那精致的包装纸,风娇都觉得是珍藏品,她吃着糖果开心的手舞足蹈起来。

  陈春兰给他打来了一盆热水,叫他先一把脸,再暖暖手,不要长冻疮了,东西先不急反正也跑不掉。

  陆马林这才停了下来,听从了母亲的的意见,他刚洗过了脸和手后,他父亲陆本忠也给他提来了一个火笼。

  对他说:“从镇上走下来,这么冷的天,这个火笼拿去暖一暖身子。”

  他看着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慈爱的样子,心里不自觉的感觉暖暖的。

  这是家的感觉,他在外工作了一年,曾有数次都做梦自己回到了家,可是醒来了之后才发现还在那个城市,对于家他是思念着的。

  很快他母亲陈春兰又在厨房里头给他盛了饭出来,说:“林儿,不知道今天你回来了,不然要买点肉回来的,现在家里也没啥吃的,你先吃点东西,填饱肚子再说。”

  陆马林确实是饿坏了,坐了一整天的车,他因为晕车更不敢吃什么东西,再加上他从镇上回来还走了十多里路,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他只是笑着对母亲说:“没事,以前小时候还吃不饱,这不都过来了,现在有一口饭吃就已经很好了。”

  说着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到了晚上他才发现村里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拉起了电,在那墙边上正吊着一个老式的圆弧形状的电灯泡。

  他指着那电灯泡有几分好奇的说:“爸,咱们家什么时候通上电啦!”

  他父亲陆本忠从房间走了出来说:“噢,那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你正好在外头,是上面下达的命令,要求必须挨家挨户都通上电,为了这个事情,我带着村里头的人们可没少花气力,又是拉电线,又是伐木当电杆呢?”他说着的时候,脸上也洋溢着一种淡淡的自豪感。

  这却是令陆马林感到吃惊的事情,因为他的印象中,电灯只有大城市才拥有这个,没想到现在却普及到了他这个贫困落后的山村。

  证明时代的发展是迅速的,曾经夜晚黑灯瞎火的村庄,终于迎来了光明。

  电灯走近了老百姓的视线,它取代了煤油灯和蜡烛使得这个落后山村的夜晚不再漆黑一片,这是令他们感到新颖的东西。

  陆本忠家里一共安装三四个灯泡,老式的灯泡光线并不是那么敞亮,有些橘红色的昏暗,不过比起煤油灯和蜡烛,是要强的不止一星半点。

  但是勤俭节约的陆本忠并不舍得使用,因为在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增添了费用,他需要每个月都往镇里头跑一趟,去供电局缴电费,一个月尽管非常节省,也需要个好几毛钱,这让陆本忠觉得有些昂贵,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也是严令禁止开灯的,每当看到没人还在开灯,他就会跑过来立马关掉。

  这个习惯一直伴随了他一生,尽管后来电费已经成了微不足道的事情,他却还拥有着这个习惯,仿佛是他的本性一般。

  今天他破例了一回,因为他的儿子回来了,他特地将灯开的敞亮的。

  想让他也观赏一下这个洋玩意电灯,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对于这个早已经没有任何新鲜感了。

  他在大城市早就习以为常了,他有的只是感慨时代的进步,和对未来更多的期待。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