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土初三那一年过的很快,也许是每天都沉浸在学习之中,让他无暇顾及其它,又或许是身边有那么一个好同桌,随时都鼓励帮助着他,使得他英语成绩的得到了快速提升,到了下学期的时候,他竟然隐隐的有赶超陈乐乐的样子,这也验证了陈乐乐的猜想,对的他对于学习是有着一定的天赋。当他最薄弱科目提升起来后,也就成为了成绩名列前茅的人,陈乐乐看到他的进步,也替他感到高兴不已。
那一年中考,他们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丰谷县城的重点高中,这对于厚土的家里而言是一个莫大的喜讯,在丰谷县城里头就这么一座重点高中,考进了重点高中之后,意味着就有很大的概率能够考上大学,这是多少家长的心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这所学校。
厚土的二姐陆蓉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头读了三年的书,后来考上的一本大学,这不仅是他大伯父家里的骄傲,也是陆家村里的榜样楷模,就像是一颗耀眼的星星一般。
而如今他的三哥陆华明也在这所学校里读高三了,学校里头仍旧是划分了三六九等的班级,他的这个堂哥陆明华学的是理科,也是在重点班级里头。
厚土对于这些都是一清二楚的,因为他的父母时不时都会在耳边念叨着说:“你也要像你堂哥堂姐一般,考进重点高中,而且要进重点班才行,将来考一个名牌大学出来……不然你大伯父又会怎么怎么……”等等。
即使厚土无心了解他们,在他母亲一遍又一遍的说辞下,也很快会变得耳熟能详起来。
在县城里头读高中可不比镇里头方便,因为离家里头远,回家次数就变得少了,除非特殊节假日有足够的假期,厚土才会回陆家村一趟,不然就只能等到寒假暑假了。
回家一趟也并不轻松,班车只能够到胡洋镇里头,并不能直接到陆家村,从县城坐车到了胡洋镇,他还需要自己步行走上十几里地,才能够抵达家里头,这是他很少回去的原因之一。
他的祖父祖母越来越苍老了,厚土上了高中后,开始在城里头读书,反倒是引的他们两个老人有些挂念,厚土是他们两个老人一手带大的,彼此的感情都非常深厚,他们亲眼看着厚土这个孩子从一开始上小学,再到读到初中,现在又上了高中。
每次厚土一回到家里头,他们总是会做上一些厚土喜欢吃的菜,特地提前买好猪肉、鱼肉之类的,让厚土饱餐一顿,似乎是犒劳着远征打了胜仗归来的将军一般。
陆本忠和陈春兰虽然年迈了,但是勤劳的农民本质依然还在,他们两个人还种了不少的地,虽然期间陆马林也劝阻过他们,但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吃食总是要自给自足的,而不应该向他人购买。
他们有自己的考量,认为只要自己还能动弹,那就需要自食其力,他们一直都为自己子孙后代考虑着,认为能够减轻他们压力一点是一点。
那一年厚土的父母也换了工作,之前他们一直都在砖厂上班,可是那一年砖厂出了变故,因为烧砖的窑不小心出现了坍塌,在里头的两名工人直接丧命,正拉着满满一车子砖块,准备往窑洞那边走的陆马林目睹了这一切。
那里面是他经常在一块拉砖的工友,他奋力的吼叫着,四处寻人来帮忙,可是也挽回不了两个工友的生命了,整个砖窑都倒了下去,周围只是弥漫着重重灰尘。
消息一传到曾月秀这里,她只是听别人在大吼大叫,说砖厂窑洞塌了,有两个工人被埋进去了。
她顿时被吓得不轻,她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急匆匆地往那边跑去。她大脑失去了思考能力,甚至不敢去想这个事情,她口中不断地念叨着:“真君主保佑,真君主保佑……”她是信奉当地的神的,只能够一遍又一遍的祈祷,祈祷丈夫平安无事。
当看到自己丈夫安然无恙后,她的一颗被提到了嗓子眼的心才稍稍放松了一些,她看到那坍塌的窑洞后又感到一阵后怕不已,这时她又开始同情起那两个工友的不幸遭遇。
后来因为这件事,砖厂老板摊上了官司,不知道要赔偿多少钱,砖厂也因此面临倒闭风险,砖厂里的人一时间又急得团团转,因为还有他们的工资没有发完,那都是他们的血汗钱啊!谁也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挣得钱就这样付之东流了,即使砖厂倒闭他们也认为要先把工资发放才对。
于是乎他们一群人又围着陆马林,毕竟他是包工头,大多数人都很信任他,相信他一定有办法,也有少数急眼的人催促着他去向老板讨要这一笔钱。
陆马林只得硬着头皮去找老板,想方设法的能让老板给足这一笔款项,但是他知道这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毕竟老板摊上了官司,他自己那边恐怕都焦头烂额了,现在又去找他要债……他心里也没有底气能将款要来。
果然他去了老板家里那边,吃了个闭门羹回来,一众工人又围着他询问着这个事情,使得他也开始忧心忡忡起来。
他看着这一群熟悉工友的面孔,其中有好些都是外地的,也有一些都是当初跟着他出来的同乡人,更有他的大姐风媂和姐夫,无形中他又感到压力倍增。
陆马林心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把他们工钱要回来才是,这可不能对不住他们,哪怕自己的工资垫了也无所谓。”
之后的好些天里头他都往老板家里头赶去,甚至有时候在他家门口待上个一整天,蹲到了夜深才回来。
可是都没有遇到老板,他心里也难免焦急了起来,那些工人也开始变得情绪暴躁不安了起来,有个别偏激的甚至扬言说:“干脆大伙都拥老板家里去,他家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拿什么,这样一直等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工钱。”
陆马林知道这种野蛮行为肯定是不行的,只会弄的一团糟,他只好不断地去劝阻他们,生怕他们生出事端来。
但是他这种行为,又不免让他们一些人心里产生了许些胡乱猜想,很快就有人私底下开始讨论起了陆马林,说他没准已经拿到了一部分钱,自己得了好处另外一边又装样子给大伙看,认为他早就和老板串通一气了……
这事情传到了曾月秀耳朵里,她又心急如焚起来,她知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些工人平日里对你还有说有笑的,可是她知道这些人都基本上都没有读什么书,可不是那么明事理的人,而且在这种节骨眼上,这种不利于自己丈夫的话一旦散播出去,指不定会发生什么,这些天他们急躁的样子,她都看在眼里,但是她现在却只能够干着急。
她的猜想是准确的,很快就有人和陆马林吵了起来,说他得了好处,不顾他们的死活,一时间也有好几个都认同这种观点,甚至还围了上去,一副要动手的架势,不过也有一些相信陆马林的,又跑过去护着他,一边劝说着那几个比较激动又粗矿的人,生怕一言不合就会动起手来。
幸好的是,那天老板来了砖厂,他的到来才使得事态开始平息下来,他确实赔了很多的款,才将这个事情解决,他也承认了砖厂要倒闭了,但是他并没有逃避责任,更没有想赖掉工人的工钱,这次他来,他特地带来了工人的血汗钱。
他吩咐着陆马林将他们的工钱一一结清,等到最后才给陆马林结算工钱,他对着陆马林这个人一直都有着不错的印象,于是特地对他说了不少表示感谢的话,他知道这几天陆马林找过他,但是他都不在家,还在外头处理棘手的事情。
等他把那边彻底处理好了,才急冲冲的赶了回来。
他有意多结算了一部分工资给陆马林,陆马林立马都察觉到了,就说他算错了,最后老板坦白告诉他,这是有意多给他的一部分,毕竟这些年来他为砖厂贡献了这么多,这是他应得的,虽然现在这个砖厂开不下去了。
不过陆马林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他认为这不是自己靠双手挣来的钱。就不应该收,况且现在砖厂都倒闭了,老板自己估计也比较艰难,所以说什么都没有收下来。
后来老板只好作罢,这令他更是欣赏起陆马林来。
于是他善意的对陆马林说:“我现在这个砖厂开不下去了,可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只能说运气使然,不过我觉得还有机会,我打算把这个砖厂变卖了,然后到时候去县城里准备开发房地产这一块,我有好些人脉关系,你也随着我做了这么多年了,我说实话我看你也不是那种只有蛮力的人,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跟我一块去做……只是前期可能要投入一部分钱,我出大份,你能出多少出多少,等哪天挣了钱我保证也有你的一份,你可以考虑考虑。”
陆马林听了之后,也是心里头一阵感激,他随着这个老板干了这些年砖厂,说实话他也有一定了解,尽管在这么艰难的时刻,大多数人都以为这个老板会逃逸不管工人死活,这类事情可是时有发生的,就当大多数人都不认为他会回来时,没想到他还是回来了,对于他的话陆马林还是比较信任的。
不过涉及到了要投钱的事情,他也没有立马答应下来,只是说:“等他回去要和自己老婆商量一下,到时候再做决定。”
后来老板也没有强求他,只是说等他考虑好了就去找他。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当陆马林和曾月秀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曾月秀是极力反对的,她不认为有这么好的事情,天上不会掉馅饼下来,即使有馅饼掉下来也不会落到他们夫妻头上。
曾月秀是一个比较实心眼的人,她认为钱只有通过脚踏实地挣到手上才是对的,并不会去想那些一夜暴富之类的,或者某种机缘巧合投资,就能够平步青云之事,她便强烈反对这个事情。
这些年来他们也攒了点钱,都是省吃俭用下来的,平日里都舍不得花,曾月秀想着自己儿子现在上了高中,花销也增加了,况且他们父母也越来越年迈了,总是要留着这些钱,以备不时之需。
陆马林最终也不得不妥协了,他确实也考虑到了这一层面,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了,倘若是自己孤身一人,倒也没什么可以牵挂的,现在中年的他思考的事情也多了起来,最终他也没有去冒这个风险。
只是后来两个人离开了砖厂,换了另外一个地方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