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十里乡情

第十一章 新生

十里乡情 远凤儿 1508 2022-05-29 20:44:42

  1980年的腊月初二,杨家小二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有了一个如水一样柔软漂亮的小媳妇,没有大操大办,没有凤冠霞帔,甚至都没有婚礼,真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简单吃了个饭––菜只有一个,小笨鸡下了点干豆腐,这还是杨木林给儿子做脸,要不然门氏是连顿热乎点的都不愿端上炕桌。

  这似乎就是一个预兆,命运就这样捉弄了王雨涓,如果在旧社会,这个外柔内刚充满江南烟雨气息善睐明眸上善若水一般柔弱的书香小女儿,在老东北这个一亩打粮都不到三斤的糙地方一定会活成一个悲剧,然而新时代却换了另外一种方式重新宠爱了她,不管外面的人讲究得有多难听、门氏嗷嗷着大嗓门跟嘴碎的大妈小媳妇吵吵的如何沸反盈天匪夷所思,折腾的家里如何鸡飞狗跳清锅冷灶,杨铁都向世人展现出了大东北军汉子特有的铁骨铮铮,将这个内秀的小妻子牢牢地护在了羽翼下。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原以为一辈子最多也就能拄拐下地不至于炕拉炕尿让人伺候的杨铁很快就迎来了他的曙光,1981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第一批实惠––奥托博克假肢技术引进了中国,部队为他做了申请,杨铁成了最早的一批受惠者。这个铁骨铮铮的军汉子,在咬牙熬过最难的适应阶段后,当巧燕北飞打碗碗花再度开满松嫩平原的大地时,他像一颗苍松一样再次站了起来。

  又三个月后,土坯炕上诞下了杨家这一代的长孙––小浑河。

  这一年杨木林也到了退休的年龄,那时还讲究接班,鉴于老大杨贵和老二杨铁的实际情况,最终这个道班的工作交给了老三杨田。二十岁的杨田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就在家闲了下来,接班之后面皮更加白净更加斯文儒雅,不久就在道班和一个记录员好上了。

  随着杨木林和杨田的回归,杨家那看着宽大的砖瓦房瞬间拥挤了起来,在跟着父母嚼嘴磨牙住了大半年后,杨铁拿钱在小队那里批了个房场,起了一座三间的小屋。小浑河满月不久,他就带着王雨涓搬了过去,这一来家里倒是清净许多,外面的流言蜚语也慢慢少了,终归在锅碗瓢盆的琐碎生活中慢慢归于平静。

  有了王雨涓和这个孩子做引,尹氏便说什么也不过继老杨家的孩子,怕亲生父母在旁边养不熟,在僵持了一年多后,当小浑河开始蹒跚走路零星冒话时,尹氏的大姐和三妹给她抱回来一个女娃娃,这孩子是她们娘家那边大河屯武三儿家的闺女,孩子亲妈疯了,有时候甚至会光着屁股不遮布条的往外跑,上面还有一个四岁的姐姐,因为超生罚款,家里穷的叮当响,爸爸整天不是在找媳妇就是在找大仙儿批命中奔波,孩子一直由大伯娘养着,可她大伯娘家俩孩子也是超生罚款罚得有一顿没一顿。听说找人看了,这孩子要是不送出去,妈和孩子都剩不下,没奈何150元算是卖了这小闺女。这女娃刚到家时身上跟铁打的一样(老东北话,就是脏到了一定程度),没饥没饱,杨贵给买了点奶豆,刚能挥手的小丫头不要命的往嘴里塞,不给就哭,涨得肚子老大还是要吃,看得尹氏一颗女人心酸楚不已,杨贵这个大老爷们泪窝子浅更是抹上了眼睛。

  小老黑儿就这么留下了,不两天她的亲爸爸找上门,一来看看孩子,二来将那150元钱硬是留了下来,只道孩子爷爷说了,他们只是养不起,不是卖孩子,尹氏直接抱着孩子跑了老远,连面都没让见,如此这家人什么态度武三儿也就知道了,在那个年代用当时的思想这样完全可以理解,就只能当没这个闺女了。

  又一年开学季,支部书记刘敏亲自找上门,王雨涓就这样成了村小学的民办教师,虽然门氏依然掐半拉眼珠子看不上,但小王老师嬢嬢的语气,柔和的性格,却很快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同。

  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慢慢地渗透进了老东北的大门,杨铁敏锐的从里面悟到了商机,跟战友借钱在镇上农贸市场、医院、高中附近共买下了七间小平房,留下一间自己干起了建材商店,其他的都转租了出去。随后两年的发展证明了他眼光的毒辣,老杨家的日子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