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梦幻虚浮

第二十五章:贫困山村

梦幻虚浮 烟烟霄雨 2142 2020-11-18 09:44:21

  第二天清晨,李峰清醒了,以往是醉酒疼醒的,现在慢慢的改变自己,酒也戒得差不多了。

  来到了学校还没有仔细看过,于是随便在校园走走,看着这学校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

  发现从校园大门走进来,你会发现门口两侧是两幅长长的石碑画卷,记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故事。画卷用铜色的柱子做了分割,每个柱子的顶端都刻有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我们的校训“惟平惟准近知近仁”。

  意为修身力求平衡全面,立志务须明确高远,以超凡智慧和高尚品德,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允执其中,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顺畅圆满。

  真好呀!大学。

  又走进校园的教学楼里,看着错落有致的教学楼之间是层层叠叠的景观绿植。

  每个景观处都有一个雕塑,篆刻着勤勉学习的话语。每天的清晨,都有同学在这里诵读,那朗朗的读书声像是一曲和谐的交响乐,声声不息。

  校园的东南角是运动场地,彩色的塑胶跑道上,留下的是拼搏的汗水和那青春的律动。

  此时的教学楼里人声鼎沸,这里是学习热情浇筑起来的高楼,是思想自由翱翔的天堂,是漫漫书海诲人不倦。人文和底蕴并驾齐驱,造就更多的年轻人砥砺前行,共创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位清秀的女生走到了李峰面前,给了李峰一张纸,清秀女生说到:“你好同学,可以看一下嘛?给贫困的孩子帮助,奉献我们的一份爱心!”

  李峰觉得做慈善,他还没真真体会到做慈善是一种什么样的的感觉!

  所以问道:“我能不能一起去呢?”

  清秀女生点了点头说到:“没有问题,毕竟人人献出一点爱,也是对这社会的奉献嘛!只是车费的话要自交,我们社团不提供车费。”

  李峰听了以后,点了个头,回道:“行,到时候你们通知我就行了!”

  于是,两个人加了一个微信,李峰也得知道这个女生叫蔡甜甜,是一个从小收到帮助的一个贫困学生,只所以做这件事情,一是回报社会,二是感恩于每一个帮助她的人,三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其他比他更需要帮助的人。

  李峰听到这些话后,心里很不是滋味,顿时对这个女生打从心眼里敬佩。

  陈紫涵也听说了这样一个有意义的事,于是要求到去的时候也把她带上,李峰也觉得可以就答应了。

  第二天,来到了一个广场集合,每个人身上都穿上了一件背心,上面都写上了青年志愿者,李峰和陈紫涵也一人拿了一件穿上了。

  大包车来了,众人上了大巴车,车队就此出发了。

  过了好久时间,我们来到了蕲东区酉楠村的一个穷苦山村里,到了这个地方看了一下真穷啊!

  面前来了一群孩童,他们比较怕生,不敢接近我们。

  蔡甜甜:“小朋友,带我们去看看你们的学校吧!”

  于是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间间破旧的房子,一张张用木板堆起来的桌子,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一的破板凳,没有电灯,没有电脑,没有投影仪!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有的同学练习本上的字写得密密麻麻,写完了用橡皮擦掉,再用一次;有的同学的笔用得只剩手指头那么长了,还舍不得扔掉;有的同学的书包是妈妈用一些旧布头缝成的;有的同学几学期下来,书本还像新的,书角一点也没有卷起;有的同学……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坚持学习,甚至听到他们校长讲有的同学的成绩很不错,都比一般的人好的多!他们的学习精神真令我们敬佩。

  再回想下我们吧。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漂亮的书本,崭新的文具盒,功能各异的笔,一个个色彩斑斓的书包……数不胜数。还有的孩子里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里人整天都围着他们转,可他们还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好好学习,整天想着玩,看上什么就非要不可,老惹大人生气。

  在和眼前的这群小朋友比,他们幸福多了。

  李峰甚至还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了无助的眼神。他们大多数都家境非常困难,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可他们却非常想上学,渴望学到一些他们梦寐以求的知识,来改善他们的命运!

  过后通过校长了解到了一位特别困难的小女孩的事情。

  于是我们就去到了小郁的家里。

  这是个12岁的女孩,瘦瘦的,留着略显蓬乱的短发,穿着一身很久没有清洗的红裙,小脸上还淌有汗渍,一看就知道是个没有父母照顾的孩子。

  小郁迎我们进屋,室内光线极差,她的常年卧病榻前、没有行走能力的父亲正坐在炕沿。见到我们到来,这位父亲忍不住失声痛哭。

  原来,小郁的母亲也患有重病,只能爬行,为了减轻爷俩负担,在小郁这学期开学之日,看到小郁安心走进校门后,她迫于无奈弃家而去。从学校回来后的小郁,面对空荡荡的、没有了母亲温度的屋子,她失声痛哭。

  小小年纪的她不得不从此挑起了生活担子。

  旁边的陈紫涵早已伤心的痛苦流泪,真没想到一个孩子尽然要承担这样的痛苦。

  平时,她既要上学,还要照顾病榻父亲。山村上学路途遥远,一般都要住在学校,小郁就每周为父亲蒸好够吃一周的米饭,放在父亲的手可以够到的地方。然后,再去上学。好不容易熬过一周,再急急回家照顾病重的父亲。

  当我们把本次慈善的善款给到小郁手里时,她强忍眼泪不掉下来,鞠躬感谢着叔叔阿姨,并仔细叠放好这笔钱,说是够维持她和爸爸好几个月的生活和上学费用了。

  小郁的爸爸说:“日子再难,也要让小郁上学,我不能拖累孩子,这也是我唯一能留给孩子的生路。”

  就这样,春来夏往,秋去冬至,小郁奔波于学校和家里之间,小小年纪承担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沉重负荷。

  李峰也通过这件事非常的感动!决定帮一帮小郁以及类似小郁的这种事情,打算开办一个慈善基金会。

  用他的微薄之力献出一点爱,给予孩子们一点帮助,付出一份关爱,于孩子们就是一道慈光,就给了孩子们坚定走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