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了啊!中午2点在这集合,记住是2点啊,过时不候啊。”
小时候觉得桃山镇很大、人多热闹,果然人生的积累才能知道眼界能有多宽广。
…
“早上刚摘的辣椒、青花椒喔,看看啊。”
“怎么卖的的…”
“老板二两抄手多辣。”
“再加一斤包子(比小笼包还小)”
“笛~笛”
“跟个哈戳戳样站到那搞撒子嘛,不知道后头有车迈!”
…
小时候高城司来桃山镇望着桃山水库大坝总觉得慌,总觉得那个水库大坝塌了,那下面镇子的人估计都要死球完啰。
时间证明了小时候的高城司就是瞎j八想,直到多年后高城司回来,那座大坝依然如旧坚挺。
不过最后镇子搬到水库左侧高坡上,证明他们还是不放心嘛!
…
“老板,来碗小面多加辣椒油哦!哦,对了,再加两个大肉包。”
“要得,先坐起嘛。”
山城人的清晨是从一碗面开始地,他们不喜欢清淡,讲究重油重辣,胃口巴适了,一天也有力气下地噻。
“小娃儿,你的面给你放到这啰,包子在这,慢起吃嘛!”
“要得”
现在隆美尔个头也比刚开始抱回来大了不少也很能吃,高城司将两个大肉包放在铺在地上塑料袋里拍拍它脑袋示意可以吃。
“呼呼”
高城司嗦着碗里的小面吃的满头大汗嘴角留着辣椒油吃的飞起,地上的隆美尔几口将肉包子狼吞虎咽吞进了肚子。
像是猪八戒吃人参果尝了个味就没了,隆美尔蹲坐在高城司身边“呜呜”叫个不停,不过高城司没理他。
“老板多少钱哎?”
“小面加包子一起五块。”
“你娃娃对狗好的很哦,咋个长了个尖脑壳哎!”
…
“老板,这件啷个卖的哎?”
“你先不要管多少钱嘛!先试试噻!合适的话再来嘛!”
“要嘚,这两件都拿给我试一哈。”
高城司站在镜子前转转看着觉得还不错问道:
“这两件棉袄我要了,多少钱?”
“哎呦,你个娃穿起多好看噻,两件我给你60,这我看你是个小娃出来不容易,给地最低价格啰!”
“三十”
“哎你个娃啷个回事嘛,你在消遣我迈?~五十,不能再少了,再少就亏本啰。”
“三十我就拿,不行就算了。”
高城司带着隆美尔毫不犹豫准备抬脚就走没有流露丝毫不舍。
“哎呦喂,你个死娃,哪有你啷个喊价的嘛!三十五送一双棉袜,就当是是开门红了,再低我就不让了。”
“哎呦喂,嬢嬢,我是个小孩子身上没什么钱是个穷孩子,你瞧瞧我身上穿的跟要饭地,嬢嬢你心地好,让财神爷爷保佑您发大财。”
“你个猴子嘴巴啷个甜哎!”
高城司的砍价手法是被后妈一手言传身教传授的,她的砍价手法核心思想:
看见喜欢的衣服不要流露言表,先挑衣服毛病再问价,不要被老板苦兮兮所迷惑
也不要相信老板嘴里所谓这是最低价、再低就赔钱啦一系列鬼话
尽量不要与老板在价格上过多纠缠,心里估摸一个低价然后撂下
如老板言语间对你的低价拖拖拉拉时,你什么都不要说直接转身离开,一定要果决不要流露丝毫不舍情绪
讲究的就是个速战速决,卖服装竞争激烈,我可以在你这买也可以在你隔壁买,选择太多了。商家嘴里的再低可能就亏钱了
其实你喜欢的衣服标价100出售,人家可能批发拿的十五块钱进货价,任你再怎么压也能赚你一半,早期卖服装的就是暴利行业。
这就是后世瞎侃的:你以为你在第五层,其实我tm的在大气层等着你呢。
…
“嬢嬢,谢谢您了,愿财神爷爷和观音娘娘保佑您。”
服装店老板娘目视着高城司带着狗离开的背影嘴里呢喃道:
看来这娃又是个砍价界的后起之秀,生意太难做了…
哎呦,这个狗娃,啷个跑到潘秀英屋里头买衣服哎,给你优惠了转身就跑到人家那买衣服了,这个先人板板哦。
在老板娘的目视下咧嘴骂声中,高城司带着狗进到了另一家服装店,在高城司的“砍价法典”加持下,心满意得带着件老年绣花棉袄走出服装店。
…
“你个瓜皮、方脑壳的为撒子抢我生意哎!”
“你个老壳子不要乱冒皮皮哦!人家愿意买我的菜是人家的自由,你管撒子事哦!你个老壳子咋个不去撑起(死)哎”
“狗日的老东西,喊我去撑起,你咋个不去跳水库呢,讨球闲(烦)地哈戳戳(笨蛋),给你挨球(锤)一下子。”
“老壳子我跟你拼了…”
只见两个相邻卖菜的两个大妈因为琐事而化身巴黎贵妇开始崩迪斯科。
两人对着空气一顿QQ乱舞,企图用自身气势压倒对面,巴黎贵妇们崇尚君子动口、驴子动脚…
正在扯皮打捶的中心地带围着里三层外三层当着吃瓜群众,农村生活就是那么的朴实无华,
巴黎贵妇们的比舞大会、邻里的“和睦”都是给平淡生活加点料。
高城司带着隆美尔瞄了眼就挤开人群继续采购计划。
…
“这只鸡啷个买地哎?”
“你这个冬瓜咋个卖?”
“要把撅耳根(鱼腥草),一块钱是吧。”
“白鲶多少钱一斤?给我称一条。”
“这双棉鞋多少钱一双哎?20?8块钱,不行就算了。”
“老板,拿两只牙膏牙刷,两条毛巾”
…
“给我称五斤糖,金丝猴、酥糖、红虾酥、大白兔、话梅糖、椰子糖、花生牛轧糖,一样都来点,对了再称两斤红糖块和白砂糖还有糖油粑粑。”
高城司奶奶年纪大嘴里老是发苦,索性多称几斤回去让她每天吃几块解解闷。
…
中午的天阳照在了屋檐下,高城司跑到商户那问了一下时间,离下午2点集合还有个把小时。
“老板,这钟怎么卖?我要挂在墙上的那种…”
家里没个钟表看时间是有点麻烦,高城司索性就买个圆盘表回去挂在墙上,虽然农村人对时间不咋重视,
但高城司觉得嘛这个还是有必要买的,这样有利于规划自己的生活。
高城司不想要手表,觉得没必要,然后瞧上了摆在柜台上的收音机,随即问道:
“老板这个收音机啷个卖的哎?”
“你说那个?这个迈,80,德生牌,大牌子货哦,店里卖的最好的一款,你要的话我给你75,如何!”
高城司从柜台上取下装模装样看了一下啊,瞅了眼柜台后面的老板神情,心里大概估算出了对方底线。
“钟表我原价买,这个收音机25我要了,当然我也在你这买磁带和电池,老板考虑一下?”
“唔~那要嘚嘛!你要撒子样的磁带?”
“老人的评书、或者黄梅戏的戏曲以及民谣,我拿十盘,你送我几盘可以不?”
“可以哎,你买啷个多我肯定送的噻!”
这些小商贩张嘴就是狮子大开口,然后试探你底线,这就一钓鱼手法,能骗到就骗,骗不到就算了也没啥损失。
“老板,还是你会做生意哦,这些磁盘听完了我再到你这来买!”
“要得,不过下次不要啷个哈人啰,我也要吃饭的噻。”
高城司和老板欢快告别完成交易,是赚是赔两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