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单方面停止了纸条的传递,我重新回到一个人。
我继续想方设法地拒绝别人的好,他继续削尖脑袋挤入每一个团体,我们的座位近在咫尺,内心的距离却远在天涯。
那些发生过的思想交流的事情就像南柯一梦,梦醒之后生活还得枯燥庸常地继续。
无所谓吧,反正和他交往之前我都是这么过来的,不过是被打回原形罢了,没什么好遗憾的。
高二的下学期过得飞快。
我自然选了文科,下个学期就要告别这些相处两年的伙伴,结识曾在走廊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想起来内心一点波动都没有,这就是不对任何人产生感情的好处,没有舍不得,不会留恋。
看着有些人红了眼眶,有些人写起了回忆录,我不觉得很好笑,反而很羡慕。
她们都是些可以对别人的感情产生正常反应的人,而我不行。
虽然他一直和我打着冷战,但我依然对他的选择充满好奇。
理综成绩差强人意的他大概会和我一样选择文科吧,听班主任透露,这届文科就两个班,我和他不一定能分到一起吧,就算分到一个班,再做同桌的概率也少之又少吧。
在收拾书本准备回去的前一刻,他终于对我开了口。
“我打算留下来。”
“哦,挺好。”
“你决定选文了?”
“对,我数学成绩太烂了,学理直接扑街。”
“嗯,保重。”
“保重。”
我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突然感同身受地觉得很寂寥。
假期依然是我自己在家,我决定出去独自旅行,父母轻而易举地同意,拿给我两千元,嘱咐些路上注意安全的事项,没问我要去哪,什么时候回来。
反正我已经习惯了,至少他们不会干涉我的决定。
我走到了海边。
至爱水,那般柔弱无骨,那般逝去不可挽留。
我能整日整宿坐在沙滩上看浪花拍打海岸,海鸥嬉戏天边,腥咸的海风吹得我涕泗横流,我也没打算离开。
面对海天一线的大海,心中空无一物,仿佛化身成海滩上的一粒沙,空中的一抹风,在延绵不绝的时光中永恒地存在。
回忆?我并没有太多关于他人的回忆,有时候仅仅只是想理清自己究竟在怀念什么,一天就倏忽而逝。
日升日落,只在一眨眼一展眉间,潮涨潮汐,亦毫无实感。
一个人的行走,似观看一幕舞台剧。
明明身处其间,一切却都遥不可及。
看着人们如痴如醉地堕入情网,如梦如幻地享受物质,即使只是隔岸观望,我亦觉得欢欣鼓舞。
人总是对于自己不可获取的东西过分痴迷,妄念丛生,得失之心油然。
我也摆脱不了,于是我学会了想象。
做白日梦是一件让人特别满足的事情,光是虚构一场宏大相遇的所有细节,就能耗费我整天的光景,场景更换一下,对话完善一下,人物性格变一变,这个游戏,我玩得乐此不疲。
一个人的旅行,因为有了脑海中的玩伴显得别开生面起来,就这么在陌生的大街和人群中游游荡荡,继续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别人生活的片段,构建着自我的虚拟人生。
父母给的钱花得差不多只剩了个路费,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到熟悉冷冰的家中。
简单地汇报下旅行见闻,听父母唠叨一下近来他们研究部门新出的成果,在家吃一顿他们亲自下厨的千年等一回的热饭热菜,我觉得这趟旅程已经超乎我的设想。
高三如期而至,新建立的群体不出三天就熟络了起来。
看来大家都是善于健忘的人,那些发誓非你不可的位置一旦腾出来就恨不得立马塞人进去,害怕分别仅仅是因为害怕一个人而已,只要身边重新出现了人,是谁又有什么所谓呢?
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这么薄弱,还好我拥有永远不会背叛我的同伴,那就是我自己。
高三的学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繁重,其他课程还好,认真听课做习题就行,唯独数学,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不过恶补一阵子之后,维持个中等水平虽然勉强,但也凑合。
依然有男生跑到我们班门口来堵我,但我都用学习这一借口挡住了所有的糖衣炮弹。
鲜少见到他,有时候在楼梯拐角一闪而过,有时候在操场匆匆一瞥,他也再没有来找过我。
不知道他这些日子以来怎么样呢?还是那么不揣冒昧地给周围人带来无尽的尴尬吗?还是觉得“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吗?
实话说,我对他还是有些惦念的,毕竟他是最靠近和了解我的人了。
也许是他感应到了我的脑电波,他再一次朝我递出了橄榄枝。
呓语——这是他给我俩交换日记的本子取的名字。
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同桌的美好时光,言辞犀利地抨击着看不惯的现象,毫不嘴软地嘲讽周围的某些人。
他每次都要抱怨没人听懂他的幽默,甚至没人愿意听他说话。
我安慰他说毕竟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学业和前途。
他继续对所有正常的人和事物用他特有的方式嗤之以鼻,我继续作为一个看客欣赏枯燥生活里的唯一喜剧。
他未曾再提让我退避三舍的男女朋友问题,我以为一个假期的冷静终于让他接受了这个事实,没想到我再一次低估了他执着的程度。
落荒而逃,这个词足以形容他面对面地向我表白后我的混乱举动。
接下来的三天,出奇的安静。
我暗叹一口气,看样子又要重蹈覆辙。
为什么同一个错误他要连续犯两遍?为什么我还不计前嫌地再给他一次机会?为什么我说得那么明显他却还不能接受柏拉图式的爱恋?为什么非得把一段纯洁至极的感情打上世俗的烙印?
算了,既然我想不通他为何不能接受这样的关系,他也想不通为何我不能接受他的提议,那我和他之间还有什么好谈的呢?
就这样结束吧,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但对于各执己见的我和他,反复轮回多少次结果也不会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我们都有无法妥协的底线,也没法仅仅为了对方改变自己的初衷,所以就这样结束吧,对谁都好。
我以为在碰了两次壁之后,他终于认清了现实,没想到周六下午一个电话的到来,彻底粉碎了我对他的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