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离别总是蓄谋已久

第127章 好久不见

离别总是蓄谋已久 涯山道 2118 2021-02-01 17:00:00

  “莫逆,好久不见。”

  “安之,好久不见。”

  “最近太忙,一直没顾上给你捧场,向你道歉。”

  “咱俩什么交情,用不着说这些见外的话。怎么?最近工作很忙?”

  “嗯,换了个行业,一切重新开始,有点焦头烂额。”

  “哦?以前也没听你提起过要转行。”

  “确实犹豫了很久,毕竟做熟不做生,但下决定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好事。”

  “这么肯定?”

  “虽然所有行业我都不甚了解,但我觉得既然萌发了要离开的想法,肯定是因为干着不愉快了,那换一个环境没什么不好的。”

  “哈哈,周围人条条框框的利弊分析,反倒没有你说的这话透彻。”

  “谈不上透彻,只是一个局外人的浅显看法。”

  “吼?还自谦起来了。”

  “也不能老是自吹自擂吧,那不成王婆了?”

  “哈哈,对了,还有个事。”

  “嗯,什么?”

  “我和她分手了。”

  “这么突然。”

  “嗯,虽然总有些小矛盾,但我以为都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她会明白我的用心良苦,但我没想到的是,我关心过度反而变成了她的压力,发生了一些无法挽救的事情,最后还算和平分手吧。”

  “好事。”

  “分手也算好事?”

  “别误会,我说的是和平分手是好事,我看过太多狗急跳墙的难看局面,能平心静气地谈开了就是好的。”

  “那倒是。你呢?好像从没听过你的故事。”

  “我?没什么好说的。”

  “以我的经验,往往说没有故事的人才是最有故事的。”

  “哈哈,可惜了,我是个例外。”

  “是吗?难道在你的文章中就没有夹带私货?”

  “那你可以试着找一找,说不好就能拼凑出一个我来。”

  “太难了,我放弃。”

  “也对,有时候我都不知道那些话究竟是出自我口,还是出自人物之口。”

  “怎么会呢?不都是你写的吗?”

  “哈哈,对,写的确都是我写的。但有的时候,我明明都设计好了所有的桥段和对话,却发现有些人一旦相遇,他们的轨迹就发生了偏离,不受我控制了。事后回忆的时候,还会产生他们是有生命的这种错觉,你说好笑不好笑?”

  “虽然我不能体会这种感觉,但我听说过一个词语,叫‘失控’。”

  “嗯,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你愿意从事写作的原因吗?充满了不确定性。”

  “一部分吧。”

  “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呢?”

  “大概是满足了自我的幻想吧。”

  “嗯,我明白,毕竟很多事情只能想,不能干。”

  “对。”

  “那你……过得不好吗?”

  “无所谓好不好吧,反正人总是不会满足的。”

  “你也是吗?”

  “我也是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的人诶,无欲无求那不成仙了?”

  “不,你在我心里就是个小仙女。”

  “哈哈,你这也太抬举我了吧。但是作为好友,我提醒你一句哦,千万不要把对我文字的感情误认为对我的感情,你知道的,一个人终归是很复杂的,没有文字那么纯粹。”

  “我知道,我也给你撂个底,人和文我还是分得清的,我怎么想你,只会从和你的交谈中去感受,所以,误解是肯定的,谁叫你那么少说自己的事情,但你放心,我不会把哪个特定人物代入到你身上的。”

  “安之,你考虑得总是这么周全吗?”

  “那倒没有,只是职业习惯。”

  “哦,忘了问了,新的工作环境还适应吗?”

  “开始是千头万绪的,好在慢慢理清了。”

  “那还挺好。”

  “是,感觉像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新世界的大门。”

  “你呢?是不是每写一个故事就像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是,可惜全是想象的。”

  “那有什么不好?我还特别羡慕你呢,像我,想象力枯竭,一点幻想的乐趣都没有。”

  “脚踏实地有什么不好的啊?不比做白日梦强啊?”

  “哈哈,咱俩这是在互相吹捧吗?”

  “哈哈,我刚也想这么说来着。”

  “果然是……”

  “英雄所见略同!”

  “好吧,和你比手速我是不自量力了。”

  “哈哈,安之,谢谢你。”

  “谢什么?”

  “我这几天确实有些不顺心,和你说话心情好多了。”

  “我也一样,这些天忙得连轴转,挺闹心的,也就和你聊一会能舒畅一些。”

  “都不容易。”

  “嗯,是啊,不过总会好起来的。”

  “是的,一直发生不好的事情和一直发生好的事情一样,不科学。”

  “有道理。”

  莫梓筱熄灭了手机。

  她和安之的谈话从来都是这样,不需要直白的道别,谁都知道该在哪结束。

  距离上一次和安之这样聊天过去了多久呢?记不得了。

  最近也不知道为什么,记性变差了,回忆却变清晰了。

  是上年纪了吗?

  也许是孩子满地跑的缘故,二十六岁居然过出了三十好几的老态。

  果然还是不要太早生小孩吧。

  如果说我们都是基因的宿主,那自打我们将它延续下去的那一刻开始,我们是不是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那名为亲情的纽带,也是基因为了自身代代相传所营造的温柔假象吗?

  如果顺着这条思路想下去,生命真是太冷冰了,还谈何自我意识?

  真相?任凭科技如何发展,谁又敢说哪个知识道出了真相?

  我们所习得的知识,也许在不久远的未来就被证明是谬误;我们坚信的道理,也许在时间的更迭下变成了歪理。

  科学仿佛就像一辆不断修正方向的列车,一直在前进,却一直只是在无限地接近真相。

  只是无限接近而已。

  那我们是应该悲伤,还是欢欣?

  我们,又到底应该相信什么?

  苏廷生从来不和我聊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也许在他看来,我只是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关注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庭主妇吧。

  偏见总是这么牢不可摧,它不让你更新观念,只让你坚持以前的判断。

  这就是为什么我明明收起了所有的刺,他却依然觉得我时不时无理取闹吧。

  所以,他人对你的看法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你像捏橡皮泥一样重塑着自己,而他们看到的,依然还只是他们想看到的罢了。

  大概独善其身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