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显示,其中一辆自动驾驶车率先检测到高空玻璃的坠落,于是选择驶入对向车道以便躲避。
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对向车道的自动驾驶车为了避免相撞,冲向了路边的周碧池。
宁凯自己回忆,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有一辆车冲过来,因为太突然,时间也太短,他的大脑根本来不及反应。
但人的许多行为总是如此神奇,许多时候,下意识的反应是先于大脑进行的。
所以,尽管宁凯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他的身体却已经开始动作了。
这时,他身后的伊娃也随着他开始向前奔。
但终究是太突然了,伊娃想将宁凯拉回,已经是不可能。
所以伊娃选择推宁凯一把,使他避免与车辆正面撞击。
从监控画面上看到的情况判断,正是伊娃的这一推起到关键作用,否则被撞飞到橱窗里的,就得是宁凯了。
而宁凯自己的回忆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当时,前冲的他的确感受到身后有人推了自己一把。
种种迹象表明,这次事故纯粹就是个意外。
或者说,即便有人处心积虑设计了这么一场意外,他们要刺杀的目标也很有可能是周碧池同学。
毕竟那辆车原本是冲着周碧池撞去的。
宁凯这时心思烦乱,伊娃的负伤令他感到愧疚,他呆呆的望着影像,却无法静下心来去梳理事故中的破绽。
虽然他知道伊娃是机器人,但不得不承认,许多时候伊娃甚至比人更像人,这使他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一个女孩对自己这样的付出。
那边,艾达和麦芒在房间里忙了很长时间,期间麦芒数次出来拿各种设备。
一直到邻近傍晚,才总算结束了。
宁凯进来时,伊娃正躺在床上,她身上被碎玻璃刺伤的地方,大部分已经被包扎。
艾达解释;“腰部的皮肤损毁比较严重,我们做了大面积修补,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愈合。”
“会留下伤疤吗?”宁凯询问,哎?然后宁凯就觉得不对劲了,自己关注的点怎么这么奇怪?
“不会,”艾达意味深长地一笑,回答:“合成皮肤跟人类的皮肤一样的脆弱,但愈合能力要强得多,不会留下疤痕。”
“疼吗?”宁凯拂了拂伊娃头发,他是真有些心疼了,要不是伊娃,现在躺着的,就得是自己了。
“哥哥,”伊娃露出痛苦的表情,“疼,好疼。”
宁凯的心更疼了。
“咋这么能装呢?”艾达望着伊娃翻了个白眼,“你的痛觉感知模块不是已经被关了么,要不我再给你打开?”
“额?”来自宁凯和伊娃的同声惊叹。
就在伊娃正囧的无地自容时,艾达忽然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转向宁凯说道:“周碧池来了。”
这个家伙还真是积极啊,宁凯感慨一声,便说:“我去打发他。”
现在的情况还不明朗,宁凯觉得,不管刚刚的车祸是意外,还是有人蓄意为之,都应该让周碧池尽快离开这里。
最好他能回到小行星带,在那里,他父母至少能照顾好他。
就在宁凯准备出去时,艾达却拦住了他,说道:“我们需要验证周碧池的身份,危机还没有解除,宁公子你不要出面,我去处理。”
“不行,”宁凯摇头,说道:“当危险来临时,要我躲在别人身后当缩头乌龟吗?我可没那个习惯。”
“况且,我认为这次事故是个意外,你们不必紧张。”
说着便走了出去。
身后的艾达无奈摇头,不理智,易冲动,这是人类的弱点。
但她还是向麦芒使个眼色,示意她照顾伊娃,自己跟了出去。
这边宁凯刚一走到客厅,就听到急促的门铃声,他开了门,周碧池同学敏捷地一闪而进。
周碧池进来后,一把抓住宁凯,叫道:“凯子快关门,那两个智障来了。”
还不等宁凯反应过来,周碧池又闪到艾达身后,“艾达同学,那两个智障来了,但是你别怕,我保护你啊!”
宁凯向门外一望,只见王灭和麦小跑正朝这边走来。
有些人啊,大老远一看就不像个好人,王灭和麦小跑就属于这一类,难怪周碧池见了他们这么不淡定。
宁凯觉得这是打发周碧池的好时机,于是回头对周碧池说:“你赶紧走吧,他们是冲我来的。”
“嗯!”周碧池点头,便拉起艾达,“艾达同学我带你走啊,凯子会搞定他们的。”
“我不走!”艾达甩开了他的手爪。
那边王灭和麦小跑继续靠近,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周碧池看到自己后,会有这么大反应。
这边宁凯继续催促,“你赶紧走,我拖住他们,再晚一点,我也保护不了你了。”
周碧池终于反应过来,值此危机时刻,他应该挺身而出,在艾达同学面前好好表现啊。
试问哪个女孩会喜欢“逃亡主义”的男生?
周碧池同学将脖子一梗,“凯子你说什么呢,我是那种丢下兄弟和女生自己逃跑的人吗?”
“今天咱们一起对付这两个智障,保护艾达同学!”
这时,王灭和麦小跑已经走近了,一脸莫名其妙地望着几个人。
宁凯蛋疼地皱眉,还是没把周碧池给忽悠走,男人的无限勇气果然来自女人啊!
随后周碧池转身在房间里到处翻箱倒柜,想要寻找几件防身武器。
宁凯,艾达,王灭和麦小跑挤在门口,奇怪地望着满屋子暴走的碧池同学。
忽然间周碧池愣住了,他怔怔地望着客厅一角,像是见了鬼一样。
眼前的场景,确实跟见鬼差不多。
只见客厅一角的工作台上,整整齐齐码放着五具被白布覆盖的尸体。
那原本是五台机器人的遗骸,伊娃和艾达出门时,总是习惯用白布盖上。
你脑补那场面啊,明晃晃的客厅里,摆着五具白布覆盖的尸体,秒变太平间的感觉。
不是碧池同学胆小,而是这样的场面确实有够惊悚,谁见了都会心惊胆战。
周碧池脸色惨白地回望一眼宁凯等人,噗通一声,直接晕倒了。
望着倒地的周碧池,几个人默默地围拢上来。
艾达询问:“要不要再补个强电流,防止他一会儿苏醒?”
宁凯摇头带耸肩,“你们看着办吧,这家伙落在你们手里也真是够倒霉的。”
在肌肉痉挛的应激反应中,周碧池再次被丢到某一个房间里。
随后,王灭和麦小跑照例在外面警戒。
宁凯,伊娃,艾达,尖尖草草和麦芒坐在客厅里,开始分析刚刚发生的事故。
全息影像中,一遍遍地播放着事故的全过程。
不考虑高空玻璃的坠落是否存在人为因素,两辆自动驾驶车都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首先,事故发生地点是在学校附近,属于人流密集区域,但两辆自动车都以最大限速行驶,这就很有问题了。
要知道,在任何情况下,当路况较复杂,或路边有行人时,自动驾驶车辆都会减至安全速度行驶。
其次,在玻璃坠落时,实际上两辆自动驾驶车都面临着“电车难题”。
所谓“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的著名思想实验之一。
也就是当发生事故或灾难时,在现有条件不允许所有人都得到救援的情况下,是牺牲少数人而拯救大多数人,还是牺牲多数人而拯救少数人。
那辆冲到对向车道的自动车,它的右侧路边也正有一群人,事发时它面临着向人群改道或者向对向车道改道的选择。
但它选择了后者。
当然,它也可以原地停止,或者加速向前,但根据现场情况判断,这两种方式都会使它不可避免地被玻璃砸中。
而第二辆自动车则面临两个选择,是冲向周碧池,从而拯救两辆车上的人命;还是选择两车相撞,接受更大的损失。
很明显,第二辆车选择了前者。
这样的“电车难题”由于在道德和伦理上的难以抉择,实际上至今仍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自动车的开发者往往对类似的问题避而不谈。
但这种情况总会遇到,一旦遇到了,车辆必定要做出选择。
眼下就是个很值得推究的实例。
实际上自动驾驶车辆没有情感,也不存在应激反应,它们的所有选择都是基于各种数据得出的最优解。
几个人认真推敲后发现,第二辆车选择撞向周碧池,避免两车相撞,可以归类于牺牲少数人拯救多数人,这在逻辑上能说得通。
而第一辆车选择驶入对向车道,对于这辆车来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则是个未知数。
这种情况属于为了拯救多数人(也可能是少数人),而选择未知。
这样的行为是不符合自动驾驶逻辑的。
实际上,基于“电车难题”的选择逻辑,第一辆车的正确选择只有两个:冲向路边的人群,或者停下来被玻璃砸中。
通过长时间的讨论和推理,几个人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
第一:高空玻璃的坠落是否属于意外,这一点需要调查。
第二:两辆自动车的速度过高,存在疑点。
第三:第一辆车的行为更加可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