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鞭打督邮弃官逃,举为孝廉往洛阳
安喜县位于常山东北方,距常山很近,距离涿郡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地图上的直线距离的话,有三百二十多里,当然,路不可能是直线,算上弯路差不多也在四百里左右。
要去肯定是坐马车,每天行六个时辰,从卯时到酉时,每天应该不会超过三十五里,就按照三十里计算吧,要等到第十四天的巳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不过听到这样的消息,母亲自然是很高兴的,毕竟父亲能当官,我们一家也不用这么辛苦卖草鞋了,我也能和关平有更多的时间习武了。
于是我们就等待着什么时候父亲在那边安顿好来接我们,或者派人来接我们。
大概多了二十天左右吧,之前的那个男子又传来了消息。
“夫人,玄德大人出事了!”
“什么?我夫君他出什么事了?”
母亲很焦急,我也很焦急,因为父亲是很稳重的,我相信他不会有什么大事。
那男子说道:“朝廷有令,因军功而成为官吏之人,都要被遣散,上头派督邮来遣散我们,玄德大人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但那督邮却称疾不肯见,于是玄德大人一气之下,将督邮捆绑起来,亲自持鞭打了两百多下,便与关、张两位大人弃官逃亡。”
母亲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缓缓说道:“原来如此,你一路辛苦,不如留下吃顿饭吧!”
“不了,夫人,我得快些赶回家中,今后不能再追随玄德大人了!”
说完,他就转身离去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心里倒没有那种大喜大落的情绪。
母亲倒是瞒着我哭了好几次,不过渐渐也就看淡了,虽然不知道父亲现在在哪儿,但是我想用行动来证明,我和母亲可以过得很好,等再次见到父亲的时候,我可以骄傲地对他说:“父亲,我和母亲一切安好!”
之后的几年,我们再也没有父亲他们的消息了,他们就好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光和七年改年号为中平,为中平元年。
第二年,中平二年,我八虚岁了,因为练武,我和关平也有了些肌肉,我因为有神力魔力的支持,肌肉倒是好练,而且也不会影响到身体发育,但是关平不行,我怕他太过投入会对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就跟他说要循序渐进,慢慢来,不要着急。
正常来讲的话,十六岁以上再开始也没关系,我们的确有些太早了。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中平五年,我和关平都已经十一虚岁十周岁了,张苞也已经六虚岁四周岁了。
我们三个会一起玩儿,有时会叫上其他小伙伴,我和关平会抽出一段时间来习武,并且以后也会教给张苞,毕竟这是我们父亲临走之前教给我们的。
张苞没见过张飞,毕竟他当时还那么小,没什么记忆。
中平六年,最近传来了一个噩耗,那就是圣上驾崩了。
但这与我无关,只是关平最近在说我们这些玩伴中,没有女孩子。
要什么女孩子啊?难不成你喜欢青梅竹马吗?真是的!
之后,听闻太子刘辩登基,后来又听说大将军何进要召并州牧董卓进京,我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我现在的身高比同龄的孩子要高一点,可能是神力和魔力的原因吧,我的身高有六尺七,平时也有很多人愿意依附我,对此我只能说是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和光环影响。
前世的我绝对不会有这种情况。
鉴于我的身高比其他人要高,俨然像是个青少年了,而依附我的人越来越多,我把他们都当成朋友来看待,虽然他们都比我大,有的甚至二十多岁,但都说我有父亲刘玄德之风。
而我也学着骑上了马,关平摔了好几次,不过我倒是很顺利,毕竟我有神力和魔力,前世就会骑马,现在驯服一匹马也很简单。
又过了些时日,突然有一天,县令派人请我过去。
下跪拜见之后,县令让我平身,跟我说:“你最近可是深得民意啊!”
我站起身来,说:“大人言重了,草民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县令说:“小打小闹?这得有几百人了吧?”
我问:“不知大人找草民来所为何事?”
县令笑了笑,说:“你的事情,早就惊动了上面的人,咱们涿郡的太守说你年纪虽小,但却孝顺母亲、办事廉正,要举你为孝廉,你回去准备一下吧,三日后我会亲自派人去接你的!”
“多谢大人抬举!”
“不必言谢,你快回去准备准备吧!”
“是,草民告退!”
我骑着马飞奔回家,我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让她也高兴高兴!
母亲听后也是喜出望外,说我出息了,以后能在官场混口饭吃,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然后我又去了关平家把消息告诉给了关平,听到我被举为孝廉,关平既是高兴也有些伤心,高兴是因为我要去京城了,伤心是不知道以后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我说:“放心吧,关平,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
第二天,我和关平来到了张飞的家里找张苞。
我说:“关平,张苞,说实话我能遇到你们真是三生有幸,能在那么多朋友中和你们两个最合得来也算是淘尽黄沙,始见真金,天可怜见了!”
关平问:“刘升,你到底想说什么啊?”
张苞也问:“升哥,你就直说了吧!”
我说:“我被举为孝廉,后天就要离开了,在临走之前,我愿与你们结为生死兄弟,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我早有此意!”关平笑着说道,“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咱们的父亲就亲如兄弟,但却没有结义,那我们就在桃园中三结义,如何?”
张苞说:“好!我这就叫人去准备!”
张苞叫来下人去准备了一下祭坛。
关平说:“刘升,关平我虽然年纪小,懂得也不如你多,但也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而栖,得其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能认识你,也是我的幸事!从今以后,关平之命即是你刘升之命,关平之躯即是你刘升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
张苞听了,也走过来对我抱拳,说:“俺也一样!”
关平又说:“你比我年长两个月,我便事你为兄,如今一别,再难相见,等来日相见之时,我誓与兄患难与共,终身相伴,生死相随!”
“俺也一样!”
“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
“俺也一样!”
我看了看他们两个,虽然还只是孩子,不过我觉得还不错,就说:“好!二弟,三弟!”
“大哥!”关平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张苞,叫:“三弟!”
张苞看了看我们,叫:“大哥,二哥!”
随后,我拉着他们的手走到桃园中的祭坛前,祭坛上供奉着天地。
跪在祭坛前,我说:“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
我们三人拜了一拜。
关平说:“这一拜,报过安邦志慷慨!”
我们三人又是一拜。
张苞说:“这一拜,忠肝义胆,生死不改!”
我们又第三拜。
我和关平今年十二虚岁十一周岁,张苞七虚岁五周岁。
但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今日桃园之誓!
又过了两天,县令派人驾着马车来接我。
我与母亲、兄弟告别之后,便离开了家乡。
“二位官差,不知二位贵姓?”
“我姓李。”
“我姓王。”
“原来是李兄与王兄,不知我们接下来的路程是?”
李兄说:“你可能不知道,孝廉并非一人,乃是一郡之中选出孝、廉二人,虽说都是孝廉,但你是廉,另外还有一孝,把你送到郡府太守处,太守会亲自备马车和干粮、钱财送你们去洛阳的!”
“原来如此,多谢李兄!”
第二天,我们就来到了郡府,我也见到了太守与另一名被举荐人。
那人长得十分俊美,我拜见太守之后,便去上前搭讪。
“在下刘升,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那人道:“免贵姓卫,单名一个寒字,今年十五岁。”
“原来是卫兄,在下今年十二岁!”
太守给我们安排了两个房间,说明日卯时就出发,叫我们今日早些休息。
第二天卯时,我们坐上马车,踏上了前往洛阳之路。
过了几日,卫寒跟我说:“跟你说实话,其实我不是因为孝顺,而是我父亲花钱贿赂买来的!”
“哦?”
“想我祖上乃是大将军卫青,如今也沦落到行贿才能为孝廉的地步!”
“你祖上是大将军卫青?”
“当然了!怎么?你祖上难道也是什么大人物吗?你不会是汉室宗亲吧!”
“这……我的确是汉室宗亲,只不过是远房,和当今天子已是没有任何关系了!”
的确,连近亲都不算,不,或许连远亲都不一定算。
卫寒问:“那你是哪位的后人呢?”
我说:“中山靖王刘胜第五子名为刘贞,刘贞次子名为刘昂,刘昂次子名为刘禄,刘禄长子名为刘恋,刘恋次子名为刘英,刘英长子名为刘建,刘建三子名为刘哀华,刘哀华长子名为刘宪,刘宪五子名为刘雄,刘雄长子名为刘弘,刘弘便是我的祖父,我父亲名叫刘备,算下来,我应该是汉景帝的第十四代世孙!”
卫寒听罢,一本正经地说:“不可能,你爸是刘备,你祖上应该是汉景帝之子刘胜,其后为刘贞、刘昂、刘禄、刘恋、刘英、刘建、刘哀华、刘宪、刘舒、刘谊、刘必、刘不疑、刘惠、刘雄、刘弘、以及你父亲刘备,你应该是汉景帝的第十八代世孙才对!”
啊?我看的家谱是假的?话说他怎么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