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文已经讲到,禹在后期,忠于他的有一个庞大的民工组织。禹的影响力,地位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舜。
乃至于禹功成名就后,舜招见禹的时候,舜和禹有一段对话。那个时候舜已经决定要传位给禹。
传位给这个接班人,舜不忘再次嘱咐禹治国的基本方略。
首先呢,舜让皋陶出马,向禹来讲述先王传下的最高理念,也是帝王之道。
这个理念的核心,是一段因果关系。用八个字来浓缩一下是,信其道德,谋明辅和。
信其道德是战略方针,也是因。谋明辅和是战略目标,也是果。
通过信其道德来达到谋明和辅和。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果。
谋明,就是筹划特别的高明,就是你能实现你想要的。而且是非常的有效,经济,合适。按照我今天的话来讲,那就是万事如意,或者是心想事成。这一点实际上是非常高的一个目标,普通人,谁不想能够真正做到心想事成呢,想吃什么能吃到什么,想打谁打谁,想泡哪个妞就泡哪个妞,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去哪玩去哪玩,心想事成每一年过年的吉利话,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目标。
辅和,那就是辅佐你的人,乃至天下之人都是和和和睦睦。和谐社会。
也就是光谋明不成,既要谋明也要辅和,既要满足个人利益又要满足集体利益。
那如何达到这个至高的战略目标呢?皋陶介绍说,要通过信其道德。
这里面又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道,一个是德。
首先呢,皋陶介绍了什么是道。很多人说道是天道,是一种规律,但与皋陶认识道还是有很大区别。
皋陶说这个道是什么呢,道是慎其身修,思长,敦序九族,从明高翼,近可远远在矣。
什么意思呢?就是心以敬慎,抱着敬慎要决,来修身。
而且要绵绵不绝地,持续地,以敬慎之心来修正,完善自己。
持续做到敬慎之后,要用这种态度,用你自身来影响你的家庭成员及亲族。
然后把两类人聚集你自己的身边来辅佐你。一种是贤人,道德高尚,充满正义之。另外一种是有手段,方法能力高明高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性的人才。
要由近及远的是施加你的影响力。
以上啊,就是皋陶介绍的道。具体的方法是,由近及远,由内向外,来实现目标。
后来儒家的核心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概就源自于此。你看儒家思想并不是孔子凭空自己想出的东西,而是在孔子之前一千年以前帝王高层已经形成了这种核心的理念,
接着皋陶又介绍了什么是德。
这里的德实际上是为人处事,特别是一种说话做事的态度和方法。
德一共有九德。
具体是这么说的,始事事,宽而粟,柔而立,愿与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章其有常,吉哉!
第一德,宽而粟。指分别是对人和对事的两个方面。对人要宽容,要包容。对事呢,要谨慎,要小心。
第二德柔而立。做事把说话的方式啊要柔和,情商要高。但是对基本的原则问题,价值观问题要非常的坚定,立得住,不动摇。
第三德,愿而共。要从人的心愿,要满足一些个人私欲。同时呢,也不违反底线和道德法律,有严肃底线思维。
第四德,治而敬。这里的治呢是指处治一些人,惩罚他们时候也要尊重对手,不要侮辱他们。
第五德,扰而毅。处理事情的时候要有耐心,要顺乎时间等基本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同时要果断,该做的事立即做,不拖沓。
第六德,直而温。正直,可以指出别人的错误,同时又态度温和,聪明。
第七德,简而廉。追求简单简约,而多不耗费百姓人力财力。
第八德,刚而实。刚是内方,实是实在,实际,不浮夸。
第九德,强而义。强指意志,顽强,有韧劲。义指公正合宜,结果能广泛被接受。
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信其道德,谋明辅和。
所谓的道,就是修身,由近及远,由自已到别人,这个基本规律。
所谓的德,有九德。是为人处事的方法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