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榆君传

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氏七兄弟

榆君传 秦之寒 1932 2021-10-09 20:01:24

  张常海笑的像朵发黄的狗尾巴草。

  果然被他猜中了。

  闲聊了一会儿,见他们三人状态不好,精神很差,一副很久没睡觉的样子。张常海便叫人带他们回去休息,待休整好了再一同出发去府衙,他也好趁这个时间吩吩咐手下人做好验尸的准备。

  三人打着哈欠走了。

  虽说到陌生的地方查案很辛苦,但地方官员接待的条件一般都不会差。刺史府的浴室很大,房间很大,床很软,睡觉很舒服。

  三人轮流泡了个美美的澡,洗去一身疲惫,换好衣服,各自回房。

  房间里很干净,他们不在的这几日每天都有人来打扫。

  姜榆躺床上,两手枕在脑后,翘着二郎腿。眼下黑青一片,却没有一点睡意。

  他们这几天的确跟祁炎在文渊阁做了些事,忙的脚不沾地,一直没怎么睡。

  具体是什么,暂时不能说。

  总之,收获颇多。

  房间外静悄悄。

  为了让他们好好休息,张夫人给他们安排的是单独的别院,离正院有些远,很安静。除了特定的时间派人过来送东西,其他时候不允许任何人过来打扰。

  桌上放着送来的饭菜,在冒热气,是刚做好的,很香。姜榆饿了,挺想吃,但床太舒服,她懒得动。一阵思想斗争过后,她决定等什么时候饿得受不了了再过去。

  “咚咚。”有人敲门。

  懒得下床吃饭的某人自然更懒得过去开门:“进。”

  是海晏客栈的刺客朋友们。

  进来到她床前站成一排,一句话不说,齐齐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抱拳行礼:“谢大人救命之恩——”

  男子声音亮如洪钟,七个男子加起来就是配上八百倍扩音器的巨型钟。

  姜榆掏了掏耳朵,啊啊两声,确认自己没被震聋后,很想把他们七个人的脑袋拧下来。但那样得下床,她不想动。她闭了闭眼,深呼吸,控制脾气,一字一顿地,“想、死、吗?”

  七人哆哆嗦嗦:“不不不不不不,不是。”

  “你的不是我的不是?”

  “我我我我,我们的,我们的。”

  说话的是客栈老板。

  几日不见,他脸上的伤看上去恢复的挺好,被掰手指的那只手还包着,估计得养上好一阵子。

  剩下那几位,情况都还不错。

  最起码不和那天似的肿的像猪头。

  榨的辣椒油她尝过,不是特别辣,她还特意等全部凉了之后才用的。一桶下去虽然不致死,但肯定要遭罪。

  “找我有事?”

  七人再次齐声,音调降了几个度:“我们来听大人吩咐。”

  他们忠心的主子弃他们于不顾,他们要杀的人反而替他们求情。

  他们是普通人,没读过什么书,想法很简单,只知道行走江湖要讲义气。谁帮过他们,对他们好,他们就要百倍千倍的还回去。

  张大人曾对在困境中的他们施以援手,他们无以为报,情愿在他的手下为他效力。

  可几天前的事让他们心灰意冷,如今互不相欠,挨得这顿打只当还了他的恩情。

  “吩咐谈不上,互相帮助吧。”姜榆没动,“还不知道你们叫什么?”

  客栈老板:“回大人,小的叫王冲。”

  刺客一号:“回大人,小的叫王腾。”

  刺客二号:“回大人,小的叫王晓。”

  刺客三号:“回大人,小的叫王啸。”

  刺客四号:“回大人,小的——”

  “停停停!”姜榆听的头大,“你们是一家的?七胞胎?”

  “回大人,正是。”

  姜榆仔细看了看他们,这才发现他们长得很像,想了想,道,“你们长得这么像,我还脸盲,肯定记不住你们的名字。这样,我以后就叫你们王一王二王三王四王五王六王七,你们看行吗?”

  排行老七的那位松了口气。

  非常感谢他娘只给他生了六个兄长。

  门外有黑影闪过。

  姜榆眯了眯眼,说话声音陡然提高,“经过这次的事,相信你们也长了教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应该已经有数了。”

  七人垂头,脑袋点点,听懂了她的言外之意。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有些摸不着头脑。

  为啥突然说话这么大声?

  “张大人的为人你们很了解,他让你们来跟着我肯定有他的目的,肯定也是为了你们好。”姜榆指指桌子,示意他们把纸笔拿来。

  客栈老板递到她手里。

  姜榆写了四个字:【隔墙有耳】

  七人愣了下。

  这字……

  说好的字如其人呢?

  “听懂了吗?”

  “啊,懂了懂了。”

  “懂了就行,”姜榆接着低头写,“先把伤养好,查案的时候要去很多地方,还要麻烦你们给我带路。”

  说完,纸张举起:【去文渊阁,保护祁炎和他的两个朋友,暗中进行,不要让人发现】

  七人愣住,有些诧异,没想到姜榆会信任他们,还这么快就给他们派任务。

  姜榆点燃两张纸,扔到盆里烧了,又躺回去,“好好干,做事机灵点,做好了我和张大人不会亏待你们的。”

  “是,小人遵命。”

  七人走后,门外的黑影也跟着离开。

  ——

  黄州的下午,天空灰蒙蒙的。

  刺史府门前停了两辆马车,马车后站着十几个官兵。

  现下不太平,出入需要有人保护。

  姜榆三人与张常海一同出来。

  三人睡了一觉,精神好了点,和张常海在正厅聊了一会儿关于案子的事。

  到了大门口,听张常海吩咐下人准备去官府,姜榆一愣,不解地问,“去那儿做什么?”

  张常海也愣了:“大人不是要去验尸?”

  “是啊。”

  “那为何不去殓房?”张常海顿了顿,以为是姜榆不了解情况,自己也没怎么说起过,便耐心解释道,“无故死亡的尸体都会先拉到殓房由仵作进行验尸,验尸过后送还家属来安葬。大人来之前又出现了几名死者,刚巧仵作生病告假,一直放在殓房没来得及处理。所以臣已经派人把殓房收拾好,等大人过去。”

  姜榆等他说完,问了个事:“你刚刚说,殓房的尸体是在我到黄州之前送过去的?”

  “正是。”张常海不明白她的意思,“大人是有什么问题吗?”

  “有,问题大了!”姜榆道,“人在死亡后一个半时辰左右内尸体开始出现僵硬,肌肉轻度收缩,关节不能曲,开始出现尸僵,经过六到八个时辰,尸僵遍及全身,随后就会开始变软。尸僵是能推测尸体死亡时间的重要标志。尸体是我来黄州之前送来的,都过去了这么多天,尸体早就该腐烂有尸臭了,那还拿什么去判断人是什么时候死的?”

  张常海转身问侍从:“殓尸房剩下那几具尸体送来多久了?”

  “回大人,已有半月余。”

  “都半个多月了,早就烂了。”呼延卓尔讽刺道,“仵作病了这么长时间,衙门不着人先把尸体送还给家属,反而就那样在殓房放着,想什么呢。”

  不让死者入土为安,这老头不是好鸟!

  张常海像是听不出她的话外之音,连连点头,十分抱歉,语气真诚:“是是,这的确是臣的疏忽。”

  呼延卓尔哼了一声,不理他。

  一拳打在棉花上,没劲。

  张常海看姜榆:“那大人的意思是?”

  “最近可有出事的人?带我去他们家里看看吧。”

  “回大人的话,近来黄州各处看守的十分严格,百姓闭门不出,自然是没有——”

  话音未落,远处跑来一个官兵。

  “大人,大人——”

  张常海闭了闭眼,转过身,依旧面色如常,“何事如此惊慌?”

  “回大人,南街小巷有人死了。”

  “可有查明情况?”

  “还没有,属下已派人过去看守。”

  姜榆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走吧张大人,我们一同去看看。”

  “臣遵命。”

  上了马车,张常海脸上温和的表情瞬间消失。

  是他失策了,早该想到这丫头不按套路出牌。

  倒真是小瞧她了。

  随从坐在一旁道:“大人有何吩咐?”

  “把殓房的尸体处理好送回去,不要让人发现异常。”

  “刚才来报信的人,本官不想再看见他,手脚干净些。”

  “是。”

  路不平,马车有些颠簸。

  张常海闭目养神。

  他略微思索一阵,随即轻蔑一笑。

  验新尸又怎样?

  你觉得你能验成吗?

秦之寒

关于尸僵的问题,参考百度,来源未知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