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

水浒巫圣

第一百零五章 魔种

水浒巫圣 小象艾米粒 2022 2021-05-06 22:08:53

  宋江眼见那和尚下不去手,正要重启世界,再来一次,却发现妄境世界凝滞,自己仿佛小马拉大车,重启不动。

  此妄世万千生灵,如那花鸟鱼虫,意志虽弱,但同时聚集到自己身上,刚刚逃走的大蛇,死亡的斑斓虎,和尚以及小妇人,也同时聚“目”于自己所化大佛之上。

  上述种种,令自己法象如坠泥潭,重启不了。

  宋江这时候,也才发现,妄境之中,一花一草,一木一兽,气机流转,竟隐隐相同。

  “难道这些都是他的副人格?”

  常人一般只有一个主人格活跃,其余意志沉眠于意识深处,自己神通便是唤醒这些意志,形成副人格,但若是一个人本身就有多重人格同时活跃,自己便会这边弄巧成拙。

  梵教转生妖法,天下闻名,宋江隐隐怀疑,这岛上的一切都是那和尚转生所化,各具人格,如果真是那样,和尚怕是距离证就佛果不远了。

  法象出窍,显化妄境之中!

  一只金鸟从宋江囟门钻出,烈日如火,金鸟浴火而舞,但凡人并看不到这一切,只觉得虚空中一股威严压迫而来,使得人都喘不过气来。

  此时,他心中生出自由之感,金鸟展翅,摆脱肉身的束缚,顿生出一股大自在。

  若是大宋世界无有压制,自己法象能随意化形现世,天下之大,可任我横行。

  当然,若真没有世界压制,命运长河外近百位高道神灵,俱可影响世间,自己也不是独一份。

  既然妄境中的和尚无法改易人格,就献祭他!

  宋江毕竟已属超脱之境的巫圣,再施展这等熟练的巫术,已不需要大部分巫材。

  虚空一刀,划过只还剩下三根手指的左手,灵血漫天。

  巫神夺道。

  妄境之中,万千生灵同时萎靡,他们虽属于同一人的副人格,共享和尚的佛法境界,但本身并不具备抗衡巫神夺道的力量。

  但最为危险的神魂争锋才刚刚到来。

  春寒料峭,一个无人注意的小草便从泥土中钻了出来,晃动着它那黄绿色的尖脑袋,观望着它似曾相识的世界。

  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不几天,那嫩绿而狭长的叶子便在春风中欢舞起来,但很快,便因一场春寒而死亡。

  接着,这小草又在岛中岩缝中、沙土下、枯木旁复生,又再次因为种种苦难而亡。

  世间皆苦,众生为空。

  但宋江可不同意,自己的超脱之道,追寻的便是苦海救赎,长河外道果隔空发力,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油然而生。

  神魂争锋仍在继续,无论是在肥沃的原野,还是在贫瘠的岩缝中,草们虽然历经枯荣,但一有机会,便会生机勃勃地生长,以自己微不足道的翠绿点缀大地,使世间更加绚丽。

  此乃道之交锋,和尚失利,神魂顿时萎靡不少。

  便在即将胜利之时,宋江神魂一迷,又成为一块最普通的岩石。

  岩石表面已因风雨而剥落,斑驳不齐,上面还有植被覆盖,只能从树根盘生的空隙中,露出一点身影。

  若不出意外,千百年后,它将在无人知晓中被侵蚀一空。

  但时光荏苒,不久后这块石头就被一位路过的工匠发现了。

  他眼睛一亮,便将它抱了出来,小心擦去上面的泥土与杂物,带回家中。

  他先以雕刀笔走龙蛇,再依据石头表面纹路,精雕细琢,最终形成一幅画。

  此画似能令人漫步其间,享受自然娴静,兼之千百年自然的磨砺和风雨的剥蚀,使其深沉厚重。

  和尚神魂又是一阵萎靡。

  他眼见不敌,还欲演化,但宋江怎么还能给他机会。

  这和尚想要通过“空观”证得佛果,自己便抢先在此直接进行攻伐。

  世间万物都是虚假,沉迷于此,便永远无法看破虚妄。

  所以和尚为深悉万物,转生成草木岩石,像一棵草一块石那样去生存,从不同的角度观照天地大道。

  此法知易行难,每次转生,需彻底去除“本我”的烙印,变成另一个存在,也因此形成无数人格,至今尚未能万“我”归一。

  简单来说,便是他化生万物,却失去了“自我”。

  宋江明悟这些,虽然敬佩和尚的求道之心,却不会因此就成全他,反而生出“占有”的心思。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既是万物生成的根源,又作为万物的本体而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

  万物不是“道’,但万物都显现“道”。

  譬如日月现于众水,千水便有千日千月,但此千日千月并非日月,不过是其投影。

  “一为无量,无量显一”。

  和尚在无穷世界不断演化,或人或兽,或妖或魔,但无论他如何演化,均不得要领,总觉得心中缺了点什么。

  终于有一天,他走到一座海岛之上,在山顶见到了一位小和尚,面目依稀,见到他的一瞬间,他的心终于安稳了。

  原来他寻了这么久,却失了“自我”。

  那山顶的小和尚面黑身矮,眼如丹凤,眉似卧蚕,额阔顶平,竟是宋江的样子!

  以自己替代那和尚丢失的自我,便是他修成佛果又如何,到最后不过是成为自己的一道化身!

  他心想的好,但识海中还有一位外客。

  原来宋江在文登城屠杀百姓时,巫炼瘟疫,招来了域外天魔,虽不受迷惑,但也没有找出那一缕魔念,一直藏在识海之中。

  域外天魔虽然肉身强横,神通诡异,且数目庞大,却无法感悟大道,终成不了气候。

  但他们修行之法却有独特之处,一枚米粒大小的赤红魔种,以宋江七情六欲为养料,暗存于识海深处。

  今日得了机会,此种落到山顶小和尚的眉心,内隐约可闻无数呢喃之声。

  魔种在天外,虽能自行感应天地间的色欲之念,慢慢吸纳,壮大己身,但此法弊端显著,便是积累缓慢,甚至将天地熬到破灭,还不一定能成就无上天魔之位。

  因而域外天魔喜爱迷惑修道人士,以其道果助己修行。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