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苦的是百姓
“苏大人对殿下的情分,还真的是忠,殿下莫要再与苏大人生气了。”
平时苏大人恨不得前前后后的在周夜阑身旁,可是听闻自从那一日苏辰气呼呼的从东宫离开之后,他们二人便再没有什么来往。
本来就是因为什么事情吵了起来,周夜阑和苏公公二人都是意气颇盛的少年,自然都不肯向对方低头,所以才会造成今日的情景。
“苏大人虽是被折辱半生,可他有自己独自的骄傲,而且如今他也算是殿下的人了,跟在殿下身边做事,殿下也应多给他留些颜面才是。”
苏辰虽然是个阉人,但是不管他是在宫里也好,还是在圣上面前,他都并非只是个普通的人。
若是东宫真的能够把他拿下并纳入自己的手中,那可是东宫的一大助力,只要他们能够得到他,自然在受伤那边也有人能够传些话。
总不至于宫中一出了事吃亏的就永远都是周夜阑。
“你说的这件事我自然会额外考虑,如经济初衷前去打仗,你便要好好的去做一个将军该做的事,让我见一见你的实力。”
“殿下放心吧,既然您当日在陛下面前替我求情,让我当了这将军之职,我竟然不会让殿下失望,更不会让陛下觉得殿下举荐之人皆是无能之辈。”
他算是想要跟着大军出征,但是因为老将军之前留下话来,为了保证李家有那唯一的独苗,不准他上战场。
他本来已经放弃了在战场上花费自己的作用,但却不曾想过周夜阑竟然向陛下求情,并以自身姓名为担保,定然能将他安全地带回。
他有这么大的代价将自己带出来,让自己建功立业,自己也绝对不会辜负他所期待,早晚要将这将军之位坐得稳稳的。
“至于我和苏辰…”
大军已经快行至凉城边界,所以天气也不再像经中之时的那般温热。
冷风迎面而吹,像是把刀子刮在脸上,他不过是些许时日不曾带帽子,额头之处便已经出了一些红印。
听着他声音如此的沉闷,李云卿也觉得奇怪。
他可从未见过周夜阑是这般的。
“殿下与苏大人之间可是有什么臣不知道的事情,若是能够一解殿下忧愁,殿下可以同我说说。”
周夜阑摇了摇头。
时至今日,他其实都不知苏辰到底气在何处。
他身为东宫,为了国家而战本就是他该做的事情,可是苏辰却执意想要让他留在京中享受那繁华似锦的日子。
可它终究是坐在了东宫的位置上,享受欢乐只是他的一时而吃苦也是他必经的道路。
“苏大人说来十分担心殿下,而苏大人也有自己的傲气,举手投足之中自然有让天下不解之处,殿下可千万莫要怪罪苏大人。”
李江学思是出自李门,满门忠烈心思却也是个沉稳仔细的人。
他想让周夜阑利用自己的自身优势,将苏辰纳入自己的门下,好为自己所用。
自然他也会劝着自己的主子多宽慰一下下人,莫要太过于为难他。
“我知道了…你去看看大军的粮食还有多少?是否能挺到他来的那一日?”
“是。”
苏辰四时下去,安排驻扎以及粮食之事,将他一个人留在了帅账之外。
这应是他第一次来这儿,也或许是她此后的几年里长留的地方。
“这塞外的风雪,果真是与京城不同,这一路走来的风雨,才算是真正的历练。”
他本以为京都的那些明枪暗箭,早就已经将他练就铜墙铁壁。
直到它越发的踢进边界,那风雪落在自己的身上,便恨不得将自己划开一个口子,他才知道这天下之大,他还有许多事情都不曾见识过。
自己入了帅帐,脱了外面的大衣。
如今战士十分焦灼,并没有时间能够给他一个人去想着这些事情,他如今要做的不仅仅是评论,而且还想着要如何和百姓们一起过冬。
凉城的百姓因为突然发作的阵势,他们的家乡被毁,好不容易积攒的粮食也尽数被毁去。
今年的冬天,他们连容身之处都没有,更别说着御寒之法。
他必须要想出一个办法,既能够安抚着己方的军民,又能够让战事停住。
他这一入了神,在有了意识之时,李云卿便回来了。
“如何?”
“军中的粮食也能超过三四日,想来苏大人距离我们并不远,但是如今有一个问题就是那些个蛮夷,进了凉城之后,他们是直勾勾奔着食物和郁寒的东西来的,如今百姓们家里都没什么东西,可以蕴含,更没有什么东西饱腹,现在都用着军粮养着。”
如今已是入冬,就算是在这个时候想找粮食也找不到。
“每一年入冬那些蚂蚁都要闹这么一次吗?”
周夜阑转过头去看下一旁凉城的守将,看样子怕是在自己来之前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暑假的身上全都是烧杀而留下的伤痕。
“他们那些蚂蚁平时便小打小闹的抢劫一些路程人的钱财,只是为了能活着,大家都忍气吞声,但是只要入了冬,他们便一而再再而三地一起战斗,想尽了法子,却将我们过冬的东西和粮食全都拿走,主要是有一些太过分,有时我看不下去,带领着军队与其抗衡,可是却也无济于事。”
这镇守边疆的军中,却没有什么青壮年,一守便是十几年,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兵也有的身上已留下了去除不掉的伤痕。
这样一个老弱病残的军队,如何能够打得赢凉族的那些蛮夷。
“我渐渐中老弱病残的多的许多,难道朝廷不知道这边的情况不会派军队来吗?”
“陛下年年都会派军队来平乱,可那些人多半都是镜中的贵族,哪里体会得了我们这些下人的苦楚,不过是同蛮夷说了好话,滴了银两,便又离开罢了。”
最近这几年因为凉城频繁出事物,陛下自然派了人来问,可是那些都是与蛮夷沆瀣一气的。
苦的还是他们这些百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