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县在汉初建县,一直沿用,至明初归属青州府。清沿明制。1948年12月全境解放,仍设魏县,辖大小十七个村,魏村是其中之一。
自建制以来,城区容貌历经沧桑,但几条主路没有改变。
由南向北共有两条主路,东西有三条主路,主路尽头是关。皆因县城原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人们习惯称之东南西北关。
可惜城门因战争全部被毁,只留下几段残垣断壁,横亘在城里,夏天来了,野草覆盖,冬季来临,荒草萋萋。
城门关口附近的大街往往是城里城外商贩们聚集的地方,天长日久,自然形成了几条商业街,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下海经商成了人们讨论并亲自尝试的热衷话题和行业,商业街日渐成熟热闹。
魏村大集的形成源于此原因。顺子物资中心也在西关大街街面上,这里距离三顺子的家和王大头的水产店比较近,有个事情也好照应。
那时,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并存,私营企业相对较少,因为政策的原因。
但已经是百花齐放的态势,魏县这个有着悠久手工业商业和制造业基础的县城,更是裹挟着改革大潮,迎风踏浪前进。
黄蕊告诉三顺子魏县要开发房地产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那个年代,还没有房地产开发这个词儿,大家俗称“盖房子”或者集资建房。
县城只有三家城建公司,或者是全民所有制,或者是村里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个人很少有参与房地产开发的。
黄蕊之所以对房地产开发感兴趣,主要是因为顺子物资中心经销的钢筋钢材,建房子少不了钢筋钢材,如果钢筋钢材销售与建房子有了关系,是个双赢的生意。
还有就是房地产市场利润高的惊人,魏县又有大片的闲置土地,这块蛋糕,黄蕊肯定要吃!
下手做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先有一班拿得出手的人马和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否则出手必露怯,出门必栽跟头,黄蕊深刻地觉察到!
三顺子这次被骗就说明了这一切,企业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相当急迫。
企业的四梁八柱必须得搭建起来,否则前方的经营之路不好走,不敢走,也没法走。
所以,她同意了三顺子学习财务管理,又对三顺子说把企业管理也学了,这两个内容缺一不可。
学习是走读方式,三顺子不耽误做生意。
三顺子经历被骗之后,内心非常震动,对社会对生意有了更新的认识,他稳当了许多,对生意来往更加谨慎了。
他时刻记着天上不会掉馅饼。
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分别是两个班,三顺子天生就对数字有浓厚的兴趣,学起财务来并不困难。
学了企业管理这门课,三顺子才知道自己拥有知识是多么浅薄。
原以为这么多年在水产店铺里和物资中心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就是做生意,这就是企业经营管理。
结果并非如此简单。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企业管理是尽可能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省、快、多、好的目标,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
讲课老师是这样说的。
办好证照往墙上一挂,两三个人坐门店,买进卖出,只能算是小生意,真正要发展成像样的企业,得需要时间和精力,得付出热情和勇气,尽管小生意也能挣钱,但味道完全不同。
三顺子这样想。
很快,就有人报名招聘财务人员,三顺子详详细细把五位人员的简历告诉了蕊姐。
物质局在改革大潮中摇摇欲坠,已经进入破产程序,而黄蕊作为经销中心的经理还得按部就班地上班,她不想落下话把子,让人说三道四,坚持到最后,她再脱身出来,全身心地经营顺子物资中心。
她不能每天到物资中心,三顺子就等她下了班再告诉蕊姐顺子物资中心一天的经营情况。
三顺子从企业管理的学习里得知企业是一个团队,而不是某个人的戏台,领导者是企业的灵魂,而组织是企业的肌体,它们有机组合,企业才能发挥巨大的能量。
面试时,三顺子和蕊姐又不厌其烦地了解了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最终确定了两人,刘小慧负责会计,张娜负责出纳。
她们俩都是魏县人,离家近,工作生活都方便。
毕竟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马虎不得。
忙乎完招聘,天色已近黄昏,西方天际云蒸霞蔚,灿烂无比。
黄蕊给三顺子倒了一杯茶,对他说:“我觉得我们还得组织一支销售队伍,让他们去开疆拓土,在市场上争取更大的份额。你我二人当好企业的指挥官,把自己从具体买卖中抽出身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三顺子脑子里闪过企业管理老师说的“战略管理”四个字。
“是的。企业发展不仅仅要立足营销,更大的方向是要有战略管理,有了营销团队,我们就可以腾出时间来专门研究制定企业战略了,四梁八柱搭建起来,其他的管理内容慢慢填充,这样顺子物资中心就有了生命和活力,更能为社会多做贡献!”三顺子激情澎湃地说道。
他想起了魏村还有好多孤寡老人、贫穷人家生活的不易,还有发小拴住和庆雨没有正式工作,靠打临工挣钱……
黄蕊被三顺子的想法感动了,她虽然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却没有想过挣钱以后的打算,今天三顺子的激情表述,她内心深处也有了一个模糊的方向,她暗暗记在心里边。
“说得好!顺子兄弟说到蕊姐心里了,把我们的生意做大了,为社会多做贡献!”黄蕊也激动地说。
王书敏一直坐在办公室里,听着他俩讨论企业发展的话题,听到二人的美好憧憬,插了一句话:“两位经理,你们要做大事情,千万别忘了我啊,我虽然现在没钱,但是以后咱的企业做大了,我就挣钱了,我也可以做贡献的。”
“不过,你们把我的工资提高了,要不做贡献没钱怎么办?”她开玩笑说道。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黄蕊说。
三顺子举起拳头,说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他们在相互鼓励着,也向往着这一天早点儿到来。
“滴滴滴,滴滴滴”,三顺子腰间的汉显传呼机叫了起来,他取下来一看,上边写着:王叔昏迷,快到医院!!!
后边三个惊叹号像三枚炸弹,在三顺子脑袋里轰然作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