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一不小心成了全能王者

第三十一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一不小心成了全能王者 文火花生 2133 2021-03-30 20:30:00

  十字路口的邻居们,全都露出了充满善意的笑容。

  “老王,赶紧回去吧!”

  “就是,儿子回来了,晚上得吃顿好的!”

  “必须吃好的!”

  母亲跟邻居们笑着告别,然后就跟张一帆一起往家走。

  十字路口往西走50米,左拐向南,走20多米,右手边有个小胡同,里面第二家就是张一帆的家。

  幸福西街,28号。

  蓝底白框的门牌带着斑驳的锈迹,说起来比张一帆的年纪还大。

  两扇红色的铁皮大门,比张一帆高不了多少,上面挂着一个铁将军。

  推门而入,是一个200平左右的院子,还有4间砖混结构的房子……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农家院。

  “你先去歇会儿,看这汗多的!我去做饭。”

  “没事儿,我去洗个澡就行了。”

  说话的功夫,俩人就进了屋里。

  张一帆把背包扔到炕上,把脏衣服和换洗的床单拿出来,抱着就往外走。

  “妈,吃什么呀?”

  “饺子!猪肉大葱馅儿的,早就给你准备好了。”

  “嘿嘿~~”

  张一帆紧咬着嘴唇,扭过头来,没敢再去看老妈。

  其实,他每次回家吃到的饺子,都是老妈特地准备的……

  他用最快的速度跑到院子里,把怀里的东西一扔,然后关上大门,就脱掉衣服在院里洗起澡来。

  什么?浴室?他家没有!

  铁制的大盆放上一盆水,晒上一天,跟开水没什么区别。

  况且,三伏天也用不着热水!

  十多分钟之后,张一帆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拿了个小板凳,就坐在院子里洗起了衣服。

  “哎~你别洗了!等吃完饭我再洗吧!”

  “没事儿,我一会儿就洗完了。”

  “你能洗干净吗?”

  “肯定能啊!你可别小瞧你儿子。”

  张一帆有搓衣板,很快就把衣服洗完了。

  就在他准备洗床单的时候,他爸回来了。

  “哟,稀客呀!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没多一会儿。”

  “你妈呢?”

  “做饭呢!”

  “吃什么?”

  “饺子!”

  “哎呀呀——那我得赶紧去帮忙!”

  老爹急忙快走几步,进了堂屋。

  “我帮你擀皮!”

  “用不着,去一边去!就会帮倒忙!”

  “嘿嘿~~没事儿!我看看什么馅的?猪肉大葱啊!唉哟,这回我也沾沾那小子的光!”

  ……

  老爹在擀皮,老妈站在旁边包饺子,俩人一边忙活,一边说着话,看的张一帆眼泪不由自主的就流了下来。

  他没进孤儿院,挺好!

  为了防止被老爹老妈看出异常,他很快就把眼泪擦干了。

  等他洗完衣服,饺子也下锅了。

  “臭儿,洗手,准备吃饭。”

  “来了!”

  说起吃饭,老爹比张一帆还积极,兴奋地拿着碗筷跑到了锅边,他是试吃员。

  “地里有人吗?”

  “有!都等着收呢!估计明天就都收了。”

  听父母的对话,张一帆就知道是在说收玉米的事。

  地里的玉米熟了,该收回家了。

  “咱们明天收玉米吗?”

  “应该是,看情况。你在家好好写作业,没你的事儿!”

  “我、没作业!明天我跟你们去地里吧。”

  看着老妈鬓角的白发,还有老爹越来越弯曲的脊梁,张一帆的心里就像是堵了一块石头。

  可是,很多事他还不能说出来。

  他要干出一番成绩,活出一个人样,才能去帮父母!

  不然,只会让老爹老妈担心受怕。

  “熟了!”

  老妈掀开锅盖,捞出一个饺子放进了老爹的碗里。

  “你尝尝,咸还是淡?”

  “正好!肉也熟了。”

  老爹的腮帮子快速的咀嚼着,不时还会倒吸几口凉气,那模样儿看的张一帆和老妈全都笑了起来。

  一张二十多年的老饭桌,一家三口,吃着饺子,夕阳的余晖照进屋里,在黑暗中亮起一抹金光。

  “臭儿,你们放几天假?”

  “三天,周日下午回校。”

  “这个国庆假期越来越短了!”

  “早就改了!”

  “吃你的饭!”

  老妈没好气的瞪了老爹一眼,哪来儿的那么多废话?

  “嘿嘿~~我这不是关心一下儿子吗?”

  “那你还说放假?在学校上课不好啊?”

  “我肯定希望他好啊!小子,你成绩怎么样?”

  “额、”

  倒数第一!

  那回复他的肯定是一顿男女混合双打。

  “还行!上次月考,我语文考了128.”

  听到这个成绩,老爹老妈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也要好好学,记住,胜不骄,败不馁。”

  “知道!”

  “明天你就好好在家待着写作业吧!”

  “我们没作业!”

  “瞎说?你姐回家就开始写作业,你怎么没有啊?”

  “她是理科班,我是文科班,那不一样!”

  “真的?”

  “昂!”

  “行了!吃饭。”

  老妈开口,老爹立刻沉默下来。

  “每次从那边儿回来,都一大堆废话。

  臭儿明天想去地里,就去,干点活儿累不死他!”

  “我这不是为了他的将来嘛!”

  这场不快,都怪张一帆的堂姐。

  他的堂姐叫张文鹃,是他大伯的女儿,比张一帆大一岁。

  俩人都是高三,还在一个学校,虽说分了文理,但是也免不了一番比较。

  要是以前,俩人那是半斤八两。

  可是,张一帆不会英语和数学,就被反超了。

  这种情况,落在村里的人眼里,自然就是他比不过他姐。

  老爹是个死要面子的人,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全都写在脸上了。

  为了这事儿,老爹老妈没少争吵……

  “臭儿,喝不喝汤?”

  “来一碗!”

  “我也要!”

  “自己盛去!”

  “你看看、你看看!小帆,这就是区别对待!咱家里就我的地位最低。”

  老爹一边说着,一边笑呵呵的盛了一碗汤。

  “原汤化原食,舒坦!”

  “明天多卖力气,今天的饺子可不能白吃。”

  “知道,知道,明天看情况,人家要是用机子收,咱们也用机子。”

  老妈一阵沉默,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在她看来,用玉米收割机,是要花钱的!家里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没事,明天有我呢!”

  张一帆拍打着胸脯,逗得老爹老妈笑了起来。

  “你懂什么?就一把子力气!”

  “有劲儿就行!”

  收玉米可是体力活。

  老爹老妈没有再拒绝,表示明天会带着张一帆去地里。

  这顿饭吃了足足半个钟头,对于他们来说,算是很长了。

  夜色降临,老爹留在家里看电视,张一帆就和老妈一起出门,到外面纳凉去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