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沈浪如今就像他跃起时翻飞的衣角让人抓不住,再也不复那年傻笑着叫她姐姐的模样。
迎春坐在院中发呆,暖暖的太阳照在身上让人心情舒畅一炮扫晨间敬茶时的不快。
她难免自嘲,说不快她哪里有资格,她得了钱财得了沈浪这样一个好相公,所有人都能感到不快除了她。
今朝民风开放女子不囿于家中,既可在家相夫教子若是有几分本事的也能出来做事。
人就是这样,养成依赖的习惯总不免为自己找借口,宁愿低下身段委曲求全也不愿尝试新事物,这次无论如何只能靠自己,到达汴京后便放沈浪离去,从此山高水远,她心里默默有他便是。
有了钱如何叫钱生钱,如何能长长久久带着姥姥在汴京生存下去才是她现在最要去解决的问题。
迎春是个非常简单的人,只要她为生活找到前进的目标,就会觉得很有动力,不管当下受到何种磨炼总能快速忘记。
一阵饭菜香味飘来,是晨间叫她请安的婆子,婆媳四平八稳地端着托盘给她送早膳,迎春虽看着土气到底也是官家娘子,下人们不敢怠慢。
“来来来,小娘子饿了吧,老奴见厨下做好点心粥面,想着娘子早上请安滴水未沾便赶紧端了过来,娘子赶紧趁热吃。”
迎春暼见托盘上摆着四盘点心果子一碗粥,不由释然一笑,人吃饱饭就会胡思乱想。
当初她独自生活连日子都不过不下去想的不就是口吃食吗?
只要能吃饱饭能活下去,这世上,总该有个人能够记得她爹是位大英雄。
迎春端起碗细细品尝点心,沈浪不爱她是有些遗憾,可他的爱会如嘴里点心般沁甜能让她饱腹,让她始终安心吗?
连月来她的矫情劲儿终于过去,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才是她迎春该去想该去做的事儿。
北边不再打仗,关内老百姓日子眼瞅着越来越好。迎春用完早膳便知她公公又押了趟大单,她那继婆婆,看着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女子正娇滴滴和他诉说离情。
迎春没见过沈浪亲娘,看沈浪也知他亲娘绝不是这番做派之人,她也大概理解沈浪和他父亲之间关系并不和谐。
想到此,她抬眼忘了眼天空,四方院子四方天,他能娶自己,心里怕不是已经恨上她了吧。
“哎呦,我说姑娘你怎么还在纳鞋底啊,老爷出行你也不去门口送送!”
院里婆子倒是好心提醒,迎春微微一笑,手里一针不错地继续纳着鞋底。她去干嘛,又不是多体面的儿媳妇,她去了怕大家都尴尬。
再者说了,要请早有人来请了,何至于到门口才说,她呀,最好安安分分守着她院子,等到启程回京再出来。
婆子见她木桩似的不动,便替沈浪惋惜,到底是山庄唯一一个小少爷,娶个榆木疙瘩似的老婆怎么能过好日子?
她不敢说出来,叹口气去忙其它事儿。
迎春下定决心三日回门不去夏府,直接让人带话给夏丹青,说她提前回汴京,至于沈浪去不去,她已经不在意。
她找到灵素花了些银两搭上位茶商,他们正好有船茶叶要运往京里,有灵素牵线搭桥,所交银两不过意思意思。
“有这么急?!和你成亲一般,我早就看出你喜欢沈浪,谁知这么快你俩便成亲?真真吓我一跳。”
迎春笑笑不语,从包袱里拿出一双女鞋双手捧给她,“也没什么好送你,自认识你后帮我良多,这双鞋便是我心意,如果以后你想去汴京,我那总归有你一间房。”
这番话说得直白,灵素痴痴瞧着眼前姑娘真诚的双眼,眼圈一红突然背过身偷偷擦了擦眼角。
从来没人和她说这些,别看她现在风光,可这楼外楼一块木头也不属于她,更不是她家。
她明白迎春话里意思,如果哪天她活不下去,总归有个人在等她。
她在这世上,竟也有人惦记她……
“怎么了灵素,你不喜欢吗?我也没什么好布料,款式是不够花哨不过穿上很舒服,不信你试试。”
迎春以为她不喜欢自己做的鞋,急切地想向她展示她做得鞋穿着确实很舒服,拿起一只蹲下便要替她换上被灵素一把拉起。
“别这样!”她抢过迎春手里那只鞋,捧在手里轻轻抚摸满脸珍惜。
“我很喜欢,你等下,我也有东西送给你。”
她掀开珠帘跑进内间,不多时便出来手里多个漆黑小盒。
“拿着!”
迎春不收,灵素已经帮她很多了,她不能再收她东西。
“哎呀,叫你拿着就拿着!”
她掰开迎春左手硬塞给她,木盒里装着套金镶玉首饰。
“都是身外之物,若我年老色衰在楼外楼混不下去,我定会去汴京找你,这是我提前预付的定金!”
她调皮地朝迎春眨眨眼,又掏出个荷包递给她。
“这是你成亲的贺礼,本该你出阁前给你,你也知道,我这样身份哪里能去夏府见到你,连个可以托付的人都没有,你拿着吧,是我一番心意。”
灵素怕迎春拒绝,握着她手不放,一再交代她务必收下。
“去了汴京好好过日子,你若过得好我以后也有个依靠有个想念,迎春,定要在汴京好好度日。”
“嗯。”
迎春含泪点头,仗义每多屠狗辈,像灵素这样的人,外人看不起她嫌她出身低贱,打过交道才知她为人仗义可靠,有君子之量。
“快走吧!”
如今她嫁作商人妇再来楼外楼被人看见肯定会有闲言闲语,灵素不想连累她。
迎春依依不舍和灵素道别,一步三回头看着倚在回廊抹眼泪的她,迎春心里难受,她是在临安对自己最好的人,像姐姐般照拂她。
此去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