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女儿的名字是夫妇拿着新华字典,翻了老半天起的,学名--杨伟艺。这名字有些男性化,可陈平喜欢,她好象不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娇娇柔柔的小女子,希望女儿将来有番作为。
许多父母望子女成龙成凤,这也是整个民族的风气,每一个让子女出人头地的理想,都曾是做父母前扑后继的期待,当父母的愿望没实现,生个娃来解决这个复杂的疑难问题。
杨伟艺毕竟还是个嗷嗷待哺的雏鸟,身上的羽毛未曾丰满,叫杨伟艺不符合她的身份,叫起来也不亲切,小名叫“艺儿或小艺”。
艺儿长到2岁半时,吴婆婆身体大不如从前,生了病,感觉没精力带这孩子,怕出事不好交代,所以提出不带娃了。
两岁多的孩子,正是翻坛打罐时,对什么都好奇,啥都要去摸摸、捏捏、捡捡。
稍微不注意,就会捡地上的脏东西玩或送嘴里,家里电器也喜欢去玩弄,吴婆婆怕她不注意把手放转着的电扇里去,带着她一天都是紧张的,怕稍有闪失就发生意外,孩子还喜欢到处跑,吴婆婆追得累。
陈平去幼儿园打听,2岁半的孩子可以送幼儿园了。
她就把孩子送去幼儿园,这下可省心不少,幼儿园的费用比请保姆还便宜。且离家200米,离外公家也近,不用过马路,非常安全。
陈平早上7点50就把女儿送幼儿园,小艺常是第一个到幼儿园的孩子。
如她是下午班,就叫三爸去帮她接孩子,下班再从三爸家把孩子接回家。此时孩子的一切吃喝拉撒和上学之事,几乎全是陈平一人承担。
老公的工作越来越忙,陈平有些指望不上他的感觉,有时自己也很累,但看老公一副比她还疲劳,一副爱搭不理的模样,她连喊他做的劲都不想使。
毕竟老公的工作要费心一些,经常办些案子,责任重大,又不能出啥差错,所以他眉头常是锁着的,有时工作不顺心的情绪也会带到家里来,单位也有培养这些年轻干部的意愿,他是有走上领导岗位的潜质的,他就更得努力工作。
陈平觉得,老公毕竟是家里的主心骨,顶梁柱,家里的事能自己解决的,她就不劳驾老公做了。
偶尔,夫妻俩休息时,也会带孩子去廊樵见见爷爷奶奶。有时爷爷奶奶难免会冒出句吧:“要是能再生个男孩就完美了。”
在小艺半岁后,陈平又怀起过,她有时听到公公婆婆的念叨后,回家对老公说:“你家老人还想要孙崽,要不我们再生一个?”
吓得杨正毅摇头摆手道:“莫乱来呢,哪能生?要不我俩工作就出脱,一家人岂不完蛋了。”
陈平对老公揶揄道:“不是老子生不出儿子来呢,只是政策不允许,哪能怪我啰。”
杨正毅倒没重男轻女,父母要念叨,只是农村老人思维罢了。也怪不了两位老人,谁叫他们遇到一个独特的时代呢。陈平在后面陆续怀了3个孩子,都被打掉了,后来上了环止住孕育的事。
至此,她有了把这棵独苗拿来好好培养的想法,毕竟孩子还小,想法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女儿真的是她心头肉。
在陈平家享受三口之家的温馨和乐趣时,她妹妹陈丽出落得身材高挑美丽大方,富有青春活力,在县城算大美人儿,小县城跟她年纪相仿的,认识她的男青年,都想追她,可能配得上她的没几个。
她卫校毕业后分到县卫生局上班,单位挺不错的。
她家境不错,单位又好,人也漂亮,县城象她这高挑身材的女孩没几个,她站着快要跟哥哥一般高了,眉毛如黛,一字眉,高鼻梁,眼睛不笑时特别灵气,笑起来灿烂如花,牙齿洁白整齐,鹅蛋脸,唯一就是皮肤稍黑,颧骨周围有些小雀斑,但这并不影响她的美。
她性格开朗,人也大气,不是小女孩那种娇娇柔柔造作的人。
走在街上,小伙们忍不住要对她打口哨的。
由于从小长得漂亮,父母管得严,尤其她妈妈,在县城,是那种强势的女人,要想追到她漂亮女儿,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俗话说,美女怕缠夫。有时往往很多小伙子就是输在这“缠与不缠”上。都努力很久了,就差那么临门一脚而放弃,后肠子悔青的太多了。
有个小伙就天天缠着她,像蜜蜂样恋着身边的这朵鲜花,关键他还近水楼台先得月,俩人在一个单位。
小伙长得高大威猛,身体非常壮实,就他那身板,也能吓到陈丽身边的一些追求者。小伙在县城还有一帮兄弟在外围,帮他阻截陈丽的那些追求者,他为了吓走一些不自量力的追求者,是放出一些话,谁敢和他竞争,小心他的拳头。
南方山区的人,长得高大威猛的少,这里的人普遍比较矮的。街上看去,确实也没几个打得过这小伙。
小伙家也有来头,他爸爸是军人出身,在县里当官。
最后还是在他内柔外刚的执着下,抱得美人归。
小伙名叫“姚德峰”,比陈丽大三岁。
小姚的父母自然喜欢这个美丽的姑娘作媳妇,虽然追陈丽的青年多,但她居然没跟谁谈过恋爱,小姚是她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对象。
冯老师对这个未来准女婿没话说,从家境上来说,小伙还是配她姑娘的。再说看到小伙对女儿的痴情和那种殷勤,也没话说,何况小伙对未来的老丈母,那个嘴甜得,象抹了蜜。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喜欢。”
可有个人跳出来对陈丽和小伙发难了,那就是陈丽的爸爸。是否他们家的儿女,婚姻都不会一帆风顺,总有点纰漏要发生,真应了那句老话:好事多磨。仿佛他的儿女恋情都要经过千锤百炼样。
其实他家儿女都是规规矩矩的孩子,要说朽朽爹担心的事是非常多余的。
原因就是小伙的名字出问题,原来陈平的外公也姓“姚”,老人家只是和姚德峰最后一个字不同,朽朽就认为小伙的辈份跟陈平外公一样的,在他这个迷信又非常传统的思想里,就是过不去这道坎,他就认为如果小伙和女儿结婚,就乱了辈份,这是对老祖宗大不敬。
其实小伙家跟陈平的外公家一点关系都没有,且不是一个地方的人。但是这分钟,陈丽爸爸就认这个死理,搞得陈丽骑虎难下。
好在冯老师一向来不讲究这些,她只看实质上的东西,认为未来女婿跟自己姑娘相配。
这时陈丽和小伙就只能求助于妈妈了。在家,朽朽又犟不过老婆。
然而陈丽可不是姐姐,和姐姐的地位比起来,从小她象公主样被父母宠着,要跟她有过争执或争宠的,只有她弟弟跟她决一高下过,然而大多数,还是她最得宠。
哥哥姐姐哪有她的好命,哥哥姐姐的婚姻那是斗争到白热化的。
最终哥哥姐姐都争取到胜利,何况她这点问题算什么,家里的老佛爷母亲大人都没说话,父亲的固执算得了什么。
以前红云和陈平的恋情是父母都反对得厉害,现在陈丽势均力敌,就看父母在家谁说了算。
各位看官,不用想,最终还是老婆打败丈夫,老婆说了算。
只要老妈不反对,做爹的平时在家都没啥发言权。
陈丽是打不得,骂不得,看到花容月貌的她,做父亲的也觉下不去手。更不敢象当年,拿皮带去抽打陈平样打她。
俩人最终还是成了亲,只是整过婚礼过程中,朽朽不参与策划和安排,结婚那天,他是全程黑着脸,一个人生了很久的闷气。
俩个女婿都不曾让他满意过。只不过,小女婿家比较强势,他也没办法象对待小杨那样对待小姚。
还常在街上遇见亲家,按他的思维,小女婿辈份都压他一辈,对亲家他更是不舒服,仿佛亲家的辈份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每次见笑呵呵的亲家,他脸色都难看。亲家可没和他计较这些。
但朽朽有个死规定,将来家族里,老一辈的墓碑上,要把小姚中间那个“德”字去掉,这是他一定坚持的东西,也是女儿女婿决不能违抗的。
后来陈丽给姚家生了个大胖小子,在那计划生育时代,她在姚家可真是母凭子贵,地位之高,婆家人也非常宠她。
朽朽见小女儿在婆家过得很好,一家人把女儿当宝宠溺,他也就渐渐释怀,也接纳了这个他自认比他辈份还高的女婿。
真的是幸福的人自有她的幸福,不幸的人自有她的不幸,陈丽是落在福窠窠里,而她的姐姐此时又有大麻烦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