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无娘崽

第54章   把苦难踩在脚下

无娘崽 老朽已 2980 2021-06-09 22:15:47

    陈平跑摩的快一年,也不知到底赚了多少钱?有天她坐下来,在家好好想想,仔细一算,除去油钱,和一些家庭开支,也没赚多少钱。摩托车花了6500元,这大半年毛收入也就挣了1仟多一点点,心想并不是她曾经的愿景---硕果累累。

  这样下去,假如生意一直保持现状,还要不出事,比如不翻车,不撞到人,车子不维修,开摩的人不增加,她也要五六年才能把车子本钱找回来。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开摩的,也不是她预先想象的财源滚滚和前景光明。

  自己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下去,假如不跑摩的,又能做啥?

  夏天跑车时,在大太阳下,晒得皮肤“滋滋”冒油汗。没生意时,也要在街上等,皮肤完全晒黑了,脸好歹戴草帽遮挡一下太阳,还不至于象黑炭,手臂就是穿长袖,也晒得象广西甘蔗皮。

  冬天不晒,但跑起车来,那刺骨的寒风,那飘零的寒风冷雨,吹打得她又冷又木,有时即使带着手套,手还是冻得捏不稳车把手,但也不能随便松手,自己和乘客的命都很宝贵。

  尤其是女儿绝对不可能没妈照顾。想到这些,她升腾起一股强大的毅力,把所有的苦难踩在脚下。

  作为女人,谁不爱美,可生活就不让她有爱美的机会,哪个女人不想坐办公室办公。可陈平就没坐办公室的命,她是那种闲不下来的女人,坐办公室觉得不符合她爱动的性格。

  当然能叫她动起来的,肯定是钱,钱是养命之源,还有不让家里人看不起。

  她每天忙碌着,累得回家跟老公没话讲,把女儿哄睡觉后,她也困得不行,常常倒床呼呼大睡。

  每天支撑她去街上拉客的动力,就是送女儿去幼儿园时,见女儿活泼乱跳的开心的样子,特别感染她,自己不努力,将来拿什么培养女儿,还得花很多钱,吃的苦就是为了女儿,觉得靠死工资,永远没有做生意强。她跟老公交流得越来越少,基本没恋爱时的感觉。

  仍然把老公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很好,这好像不是因为特别的爱,而是成了一种习惯。成了割舍不了的家人,就像白开水,无色无味,但却不能少了它。

  有部电影里那句著名的台词:“夫妻在一起久了,二人之间的感情,就像自己的左手摸右手,没了感觉。”心沉静得自己都麻木了。

  可又不能砍掉和不理这某只手,它是生活中不可缺的存在。

  认识她的人,都说她这个检察官的女人,太能干了,也不沾老公的光,去找个好单位混混,哪怕去机关单位搞收发,做门卫也比在街上抛头露脸,日晒雨淋强。

  可陈平骨子里觉得血液里流淌着老一辈做买卖的血液。奶奶大字不识一个,就靠做小买卖养活一大家人。假如要她去搞收发或做门卫,简直是对她能力的侮辱。

  她骨子里想的是,随时关注市场,什么好做,就做。什么能赚钱,她都愿做。

  此时感到跑摩的,对她来说不好做,本身人们对她这个女司机多少有些成见,总觉坐男司机的车稳当一些,摩的也是一种技巧加力量的活,确实男人在这方面反应是要快和灵敏一些。陈平生意自然没那几个男司机好。

  认识她,知道她底细的人,不敢惹她,她又黑又瘦,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很多了。好像没人把她当女人看,很多人还把她当“汉子”看。

  她嗓门越来越大,跟男司机们横冲直撞抢生意,骂起人来也是满嘴跑火车的流言,完全没了淑女的习性。

  回家跟老公说话,也粗声粗气,没了以前的低眉娇柔。夫妻俩也会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她做生意忙得经常不按时回家,老公上一天班回来,家里是冷锅冷灶的,难免心里郁闷,他本来就有些大男子主义,认为找老婆就是做这些的,然而陈平看似柔弱的小女子,但发起火来,也是有暴躁倾向的。有时双方也动手捶对方几拳。这也是许多夫妻之间都要发生的事。

  一日,陈平跑车到油脂厂门口,见那里有些热闹,人头攒动,这里不久成立一个新兴的种子收购市场。一些人在那里收种子买,她打听到,生意不错,一些农村人把自己家种的稻米、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种子收起来,然后卖给种子公司。

  她琢磨,看这热闹行情,这生意做得,而且没风险,因为有人需要,再说粮食是一天也离不开人们的生活。

  就是先收种子,再卖给种子公司,然后种子公司也把一些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又拿给山区人种,种出来他们又来收。

  陈平想就是买了转手卖,吃些劳务费而已,实际她就是帮种子公司从农民手里把零散的种子收集起来,转手卖给种子公司,有专门的人来收她的种子。

  她很兴奋,开着摩托往家赶,生意不做了,晚上跟老公商量去收种子的事。

  老公也没阻拦她,倒是觉得这收种子的买***她跑摩的强。一个女人整天骑个摩托在街上横冲直撞的,主要怕她出事,怕害了自己不说,还连累别人。只是老婆固执,也懒得说她了。

  陈平见老公不管她,随她自己斟酌,第二天,她就把摩托车卖了,好在把车保养的好,才尽快出手,卖车算下来亏了仟把元。

  第三天,她就去种子市场观察了解情况,很快她就干起收种子的买卖。

  没做时,见别人做啥都容易或好赚钱。

  到真正干起来时,让她苦不堪言,首先要挑选,刚开始她哪里懂,一个劲的啥都收进来,许多掺有稗子的种子,她难以区分,可种子公司的人就会选择对待。

  不管是啥种子,都有良莠。光是怎样选种子,她都得学。不过她聪明,要不了多久就学会了。

  但还有一样让她受不了。每天大量收稻谷种子,要把收来的种子,装在麻袋里称好封好袋子。

  毕竟是土里长出的东西,没有尘土是不可能的。即便带了口罩,那嘴里和鼻孔全塞满灰土。每次吐痰时,吐出的就是一口泥浆,鼻孔也要时时掏一下,否则鼻孔堵得呼吸困难。

  耳朵里、头上、脖子上、鞋子里全是灰土。每天回家,象是从码头扛包子回来样,天天得洗澡,否则不敢抱孩子,也不敢上床。

  还有那些无孔不入的稻谷和麦子的芒针,脸上和身上火辣辣的让皮肤难受,又痒又痛。这些都是她在做生意之前,不曾想到会发生的事情。

  她做任何事,完全是凭一腔热忱和斗志投入进去,她从未考虑事情会不会苦?会不会累?会不会吃亏?

  不管啥,先做了再说,也许这也是生意人的特质之一。他们有旺盛的精力,做事也不瞻前顾后。

  因为有时考虑得过多,机会眨眼间也就失去了。陈平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她怕的是失去眼前的绝好机会,而让她后悔。

  虽是倒买倒卖,赚些微薄的差额,还每天脏累苦。回家不敢有怨言。因为做什么都是她自愿的。

  做着做着,还是有些吃不消,就是那灰土和芒针,让她身体越来越难受。

  可此时又没发现还有啥生意让她能做,她只有等待下一个时机。

  也是她有运气,到2000年,老公单位搬迁,在新县城的房子也得了。

  孩子下半年也进一年级,肯定是要孩子去新县城的学校读书,肯定此时要以家庭为主。为此,这在老县城收种子的事也就不干了。

  累苦半天,也挣不了多少钱,正好把这生意丢了,老公也没指望她养家,只是觉得她有事做,总比她在家闲起强。

  再说到了新城,也许还有更大的商机呢。

  可全家搬到新城后,暂时没见到啥商机,新城到处在搞建设,街道到处是烂泥塘,坑坑洼洼的灰土路,也没啥门店,只得在家老老实实做家务,伺候女儿和老公的吃喝拉撒。

  有天去买菜,遇见一熟人,知她在家闲着无聊,问她去干一项工作行不?

  当时全国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由于这项工作就是干一年左右,县城也没成立专门的人口普查机构,新县城和老县城还没完全区分开,搬迁一个县城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做的。当时新兴暂时叫“新兴管委”。新兴管委暂时监管这次人口普查。

  管委招俩三个人来做即可,这些人必须有点文化,还要嘴巴会说,会计算,会做表格,能吃苦,且工资不高。

  正好陈平在银行干过,记数没问题,她的阿拉伯数字写得规规矩矩,好辨认。

  她想了想,在家玩,不如去干事,这工作也耽误不了她做家务和管孩子。

  于是她就成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新兴办事处的人口普查员,又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