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送女儿去怀市上学后,孩子很争气,于2004年4月中旬,获得怀市鹤城区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小学组(独唱)二等奖,(绘画)三等奖。
同月末,还被寄宿学校评得“进步生”奖。
同年五、一劳动节,参加学校演讲比赛获得优秀奖。
5月18日,参加学校春季运动会,获得女子组:立定跳远;一等奖;800米赛跑第5名。
老师打电话告诉陈平喜讯时,感到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女儿的确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寄宿学校的学生来至五湖四海,从老师反应情况和女儿表现看,这孩子适应能力强,并且还在那里生活得愉快,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
没想到女儿去到那里后,“德智体美”全面开花。
那个开心别提了,回家把喜讯告诉老公,亦是证明她当初决定的正确性。
作父母的,谁不希望孩子在学校表现好,多拿奖,既然女儿用事实证明老婆的决断方向没错,老公也没话说。
陈平晚上躺床上,兴奋得睡不着,巴不得飞到女儿身边去看看她得的这些奖状,去分享她的喜悦,此时,女儿的所有喜悦就是她的喜悦。
正好存货也快卖完,打算后天去进货,顺便看看女儿,有3个月没见了,怪想的,虽然每个月至少去一次怀市,但不便经常去看女儿,怕母女俩难舍难分,而让计划失败。
第三天一大早,带上一大笔钱,跟司机上路,到了怀市,把车停在市场,让司机盯着上货。
她去商店给女儿买了几包零食和水果,多买些,也让女儿寝室的同学分享,这样女儿能和同学们处得更融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为了让女儿从小独立,也让她从生活中,渐渐懂得这些道理。那么和同学相处,是最初的交友方式,而这方式只得靠她引导和经济实力完成。
她按着时间打的到学校,已是中午,去到孩子的寝室,她刚好在。
突然见到妈妈出现在眼前,急忙从躺着的床上跳将起来,大叫着“妈妈,你怎么会来?”扑向妈妈,太想妈妈了,怎能不激动和惊喜?
把水果零食放女儿的柜子里,让女儿分发一些给同学,寝室里孩子们叽叽喳喳欢乐不停,有的拿到急忙开包即食,有的先放自己兜里。
得到零食的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娇声嫩气道:“谢谢阿姨!谢谢阿姨......”
陈平笑着对孩子们说道:“不用谢,你们都乖,阿姨奖励你们的,大家在一起,可要互相帮助啊,要听老师话,好好学习。”
有的孩子笑着不作声,有的点着头。
寝室里8个女孩,有专门的生活老师管她们的,房间里倒也不算太凌乱。
女儿见到妈妈,自然开心,在宿舍抱着妈妈不放手,撒起娇来。
妈妈温和地问:“乖崽,想妈妈不?”
“想!想死了,还想爸爸。”女儿虽没哭,但声音里有些哭腔流露出来。
当妈的何曾不牵挂,但一想到孩子的未来,不狠心,将来孩子怎会有出息。
她把孩子抱在腿上,坐在孩子的床边,看着孩子一边剥开巧克力糖纸塞进嘴里,一边搂着妈妈肩膀,抿着甜丝丝的糖,向她娇笑。女儿有张清秀,笑颜如花的光洁脸庞,一天比一天漂亮。
陈平心里有了些莫名的酸楚,内心划过瞬间的思绪:“我是不是太狠心了?让这么小的女孩离开家。”
但瞬间又提醒自己,“坚持才会成功,今天的狠心,将是女儿明天的美好未来,我们没抛弃女儿,我们只是希望她将来生活得更好而已。”
她转移相思的话题道:“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你得了好几张奖状,拿给妈妈看看,让我也开心开心!”
“嗯,好嘛。”小艺跳下妈妈的腿,去箱子里拿奖状。这些都是妈妈最愿意看到的东西。
激动地接过那几张奖状,自己读书时,也曾梦想过的奖状,没得过,现在女儿得了,仿佛军功章里有女儿的一办半,也有她的一半,唯独她爹不能获得此荣誉。
当看到体育奖时,她再仔细打量女儿,孩子是长高一些,看她那大长腿长胳膊,得个“立定跳远”第一名,也不浪得虚名。
看到“演讲比赛的优秀奖”,心想“说明女儿有口才,这肯定是遗传我的基因,我虽学习不好,但从这几年做生意来看,不得点销售口才,生意能风生水起吗?”不觉露出不经意的得意微笑,反正女儿总算继承了自己一些优点。
绘画也得个三等奖,她有些懵了,自己可没绘画的意识和这专长,孩子爹,也没听他说喜欢画画过,她又遗传谁呢?
要不就是这学校挖掘出孩子的潜能了,看来多花些钱,效果确实不一样,一分钱一分货啊。
女儿那么优秀和努力,为娘也不能拉稀摆带,生意得更辛苦做了,等再有些钱,给她请一对一的私教,教她唱歌和画画。
要是女儿将来在这两样高雅艺术上都有建树,那这钱花得值。
陈平用做生意的眼光看待问题,反正她知道,女儿的成长,一定是要靠金钱支撑的。
她想看看女儿的画,问道:“小艺,把你得奖那画给妈妈看看,让妈妈欣赏,欣赏。”
“嗯,好嘞。”女儿见妈妈脸上抑制不住的喜色,又快乐地去箱子里翻找那幅画了。
看到孩子画的是卡通画:一个扎两羊角辫的小女孩,牵着妈妈爸爸的手,走在一条河的林荫道上,画面是春天杨柳风摆的河边。
这不是新县城那条河吗?陈平不懂艺术,但一眼看到画,让她心灵颤动了一下。
才想起,一家人从未象孩子画的那样在河边散步过。也许孩子是希望家里有这一幕温馨的画面。
自从女儿出生后,陈平和老公各忙各的,疏忽了一家人在一起活动的温情画面。
想起那些曾经当着孩子吵架的日子,她有些心痛,还吓到孩子过。
她很委屈,娘家人不喜欢老公,轻视老公,她在中间无法调解,两头受气。
她之所以今天这样狠心,就是希望女儿有出息,多读书,将来比自己过得好,比她更能解决问题。
这个时代,女孩要多学习,才有好出路,至少陈平是这样朴素地认为的。
相聚时间是短暂的,妈妈要离开了,依依不舍,眼泪还得忍着,免得大家都伤感,女儿的坚强,也遗传妈妈了。
妈妈道:“我把这些奖状拿回家保管好,以后你得的所有奖状,都会妥善保管好,将来你大了,可以留作纪念,我走了,我还要去进货,今天必须赶回去,你乖乖的,再见!”
“妈妈,下次你好久来看我?”小艺见妈妈要走,睁着水汪汪的大眼,带着期盼的神情,瞧着妈妈,有些失落地问道。
“妈妈有空会来的,走了,不和你罗嗦了,再见!宝贝!”
宿舍里孩子们都起立送阿姨,大家道:“阿姨慢走!”
陈平用一堆零食换得几张荣耀的奖状,她很欣慰。
在回家的路上,陈平还在喜悦和伤心中更替着,也没心思看车窗外的风景。司机小伟看她见一趟女儿回来后,在车上闷闷不乐。都不知道怎么跟她聊天了。
小伟也是做了父亲的人,他知道陈老板肯定是想女儿的。
到暑假,小艺才回家玩了一个星期,妈妈就把她送到怀市的亲戚家,给她报了歌唱兴趣班,由老师个对个的辅导她唱歌,以及了解一些乐理知识。
这又是一笔不菲的学费,夫妻俩宁愿勒紧裤腰带生活,也要把学费节约出来。
8月初,小艺获得8月中旬,参加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批准的,第三届中国艺术新星大赛“儿童声乐”组的比赛。
比赛在BJ举行,陈平知道后,毫不犹豫地让女儿去,哪怕没得奖,得到舞台上锻炼的机会也好,让女儿多长些见识也不错。
她决定陪女儿一起去,孩子还小,第一次出远门,不放心。
母女俩去,又是一笔不小费用,大不了自己辛苦些,多卖几块瓷砖罢了。
老公的零用钱无非再少一些。
8月10日,母女俩打点简单行装,顶着毒辣的太阳,去到BJ,母女俩第一次去。首都好大啊!而且路好平,让山区来的人走路很轻松,没爬坡上坎的气喘,走着平路好舒坦。
小丫头倒也不怯场,经过层层选拔,获得个全国总决赛优秀奖,揣着奖杯和奖状,母女俩没时间把BJ好好游玩一通,只去天安门一带看看,就打道回府了。
陈平在路上问女儿:“你觉BJ好不好?”
“好!”女儿点头道。
“那你好好学习,将来考到BJ读书,妈妈全力支持你。”
“嗯,要得。”女儿懂事点头道。
母女俩没买到卧铺票,只买得一张座位票,还是绿皮火车,没空调,车厢里又热又闷又有浓浓的熏人味儿,只得忍着。20多个小时的火车,俩人换着坐,一路辛苦回家的,身体受了苦。但心情是愉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