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嵘耀登场中秋琐事
对比开国辅运的几个世袭罔替的国公爵位,其中属成国公最显,英国公最尊,定国公最贵。成国公府胜在家风优良,世代人才辈出,稳居所有大家族首位,无愧第一。英国公为最高世袭公爵,国公之首,地位超然。定国公府作为世袭军事贵族,历代深耕军中,将星璀璨,深受朝廷信重。
目前罗国公位居武官正一品中军左都督,总理三大营营政。北方军区主力集中在京师京营,分为五军(营阵)、三千(三千骑兵巡哨)、神机(火器)三大营,各设提督统领,上设一武臣总理。四年前大明对瓦剌之战,罗国公有全局指挥之大功,获加正一品左柱国衔,实权在握,地位超然。比之大隐于朝成国公浩瀚,地位略胜一筹,若不论子孙繁盛这点,两国公难分伯仲。
定国公有胞弟罗宗泰一人,目前任职都察院正二品左都御史。发妻舜州郡主朱氏乃懿王嫡长女,夫妻二人也只一子。世子嵘耀与萧侯爷之子兆辉同庚,比兆辉虚大两个月。嵘耀十三岁时也曾随大军出战瓦剌,比之兆辉勇武相当,不过性格却儒雅内敛三分,不似兆辉潇洒飞扬。瓦剌大战胜利班师后,嵘耀便在家中闭门苦读,眼下已经过了院试,只等明年秋闱大显身手。
罗李两国公府素有往来,嵘耀年幼的时候,浩瀚夫妇都见过,后来多年不见嵘耀露面,印象慢慢淡去。罗宗晨夫妇一向周全谨慎,虽有很多人好奇罗世子而今如何,但都找不到机会探见。
多年未见,如今再看到嵘耀,浩瀚夫妇都不觉感叹,罗宗晨当年就是名噪一时的俊郎君,嵘耀比之其父年轻时更胜一筹,如今见这孩子年少高大,一派权臣文贞子弟气质,五官俊美鲜明,谦敬儒雅中又蕴藏一身军干之气,与其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当中,也只有兆辉可与之一较伯仲。
长春长青都熟悉战场上的嵘耀,却直到后来才知他原来是定国公世子,当年在战场上,小兄弟勇武善战与兆辉难分伯仲,只是不如兆辉以小将身份出战,所以功绩减一等,但若以将领身份出战,必成敌军攻击的主要目标,从这一点来看,嵘耀确实逊于兆辉。
每年过大节日浩瀚和家人都在家,这次连长青一家也难得回京,嵘耀便顺利的把成国公一家都认识了一遍,也如愿以偿见到了和家人在一起过节的雅俗,并在长辈的示意下相互见了礼。
虽然嵘耀心心念念,早有准备,当真见到这小妹儿,登时乱了方寸,皓如明珠的面容上嵌着一双明亮如星的大眼睛,叫人瞬间被这雪山深海般的面目摄走心魄,半天回不过神,忽然耳边听到父亲声音,嵘耀方才回过神,给妹妹问好。
浩瀚夫妇这下子算是看明白了,这父子八成有为了自家丫头来的意思,大节日贵客临门,便依礼好好接待了这父子。
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大节日,这次罗国公突然带儿子前来访友,出手甚是豪阔,不但给成国公一家都备了礼物,儿媳幼孙,包括在外赴任的长青小家,皆不曾遗漏,其中有十二匹妆花云锦,一套全是绝顶花色,罗国公特地说了给小姑娘,还有一个极大的扁木方盒,表面镶满图案复杂的鎏金配件,整体乌油油,金灿灿,罗国公又道这是老王爷当年给郡主的陪嫁,郡主特地嘱咐让带给小姑娘。
这父子俩很懂得把握时间分寸,用饭过后也不多耽搁,很快便告辞回家。
其实罗国公在雅俗很小的时候就有向成国公提亲的想法,但那时孩子年幼,不好提,也怕张夫人主意大,他媳妇虽是郡主,但是每次见到张夫人,都颇觉对方气场慑人。后来成国公子侄一代依旧如父辈那般仕途显赫,人丁兴旺,一代更比一代强,可自家是一根独苗,老二宗泰家里也就一男一女,虽说孩子都争气,但到底觉得在接班人这块儿比不了成国公,所以就越加有结亲的想法。
那年战后嵘耀随大军班师回京的那日,第一次见到前来迎接两位哥哥的雅俗,小丫头应该不足十岁,个高的豆蔻年华一般,精致的玉雕的模样,叫嵘耀顿时一眼万年,深刻于心,时常念叨。
罗国公本想那时就过来为儿子说亲,可一来雅俗比较小,不好开口,二来也怕说起学问有落差。浩瀚的子侄一代不少都有功名,雅俗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该饱读诗书。嵘耀幼时立志出将入相,本就有搏个正牌功名的想法,所以战争胜利归来后便开始闭门苦读,想那成国公府规矩严,肯定没外人能见到雅俗,先等这孩儿长大些。所以定国公这几年一直暗暗留心浩瀚家的情况,没成想萧侯爷今春回朝述职不久,就带着儿子去了浩瀚家里,后来又得知那兆辉与三友交好,浩瀚又和萧侯爷深厚往来,定国公开始憋火了,就和儿子说了一嘴,哪知道嵘耀看起来温儒,一急起来简直比荒原烈火还激奋,书也不看了,天天和父母闹着也要拜访成国公。
定国公也怕突然跑去浩瀚府上,搞得没有名目,还不如萧侯爷做事漂亮,好不容易逮着中秋节这个机会,带上儿子立刻过去了。这一趟嵘耀表现哪里都好,就是见到小姑娘跟丢了魂一样,半天回不过神,转身时一紧张还被椅子给绊了。
客人走后,张夫人取过郡主送雅俗的礼物,托在手里分量沉重。打开竟是一套巨耀眼的赤金镶红宝石首饰,细看有金钗、耳坠、项圈、项链、成套手镯、手链以及戒指,雕金图案汇集上百种西域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款款样式独特,总共镶嵌红宝石六十余颗,宝色鲜红璀璨,工艺融合西域中原两种风格精华。
据悉这一套宝石原是早期西域朝贡之宝,后来被带到王府,请了当时最有名的两班精工巧匠,分工合作设计打造而成,前后耗时几个月,不愧是无价之宝。而今外邦朝贡的宝石再难得这样纯净宝贵。
张夫人把那十二匹锦让人送去四象斋,给雅俗制衣,这套红宝石首饰太珍贵,恐另有含义,便替女儿收锁起来。还没松下神,外头就报萧侯爷一家来了。
萧侯爷带着老婆孩子从老泰山家吃了饭刚回来,就得知今早罗国公带着儿子大张旗鼓去了成国公府,以前见过嵘耀,看长的像宗晨,就问是不是他儿子,宗晨死活不承认,原以为是他哪个侄子,后来嵘耀立了战功,真实身份爆出,二人还互侃了一顿,这罗宗晨也太狡猾了,干什么事都闷声不响,就连生个能耐儿子都藏着怕人知道。
兆辉原本对未来计划的好好的,没想到嵘耀突然来和他争,其实最初也不知道嵘耀是定国公儿子,上战场时还问过他,他只说其家境平平,被迫从军,后来老底被掀了,又说是不想依仗背景才隐瞒的,这家伙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现在还黑自己头上来了,兆辉当即要求父亲带他去成国公府拜会,现在有了对手,可不能处于下风。
本来萧侯爷也想趁着中秋去看看成国公,礼物早都送过去了,只是成国公低调谨慎,按惯例阖家团圆不接待客人,据说二公子一家也回来过节,所以萧侯爷到最后就想还是不打扰成国公一家难得的团聚,今日特地去了老泰山家,哪料定国公突然不守常规,好好一个中秋节叫人家不安。
虽说马上赶去成国公府也行,可这都下午了,访客尽量上午,下午去真是非常被动,但是不去更被动,也罢,中秋是赏月节,下午就下午,权当这是寻常访友。
萧侯爷于是连忙命管家备礼,给国公府的足足拉了一车。想到二叔贵为尚书,不可轻慢,与萧家还有一份转折亲上的转折亲,所以也是一车礼物。对距离最近的三叔也不能厚此薄彼,于是让管家连备三份节礼,赶快送出去。他这边连忙带着儿子上成国公府,这次不止带着儿子,还把妻子孟夫人也带上,顺便一起拜见一下张夫人。
本来定国公一来,浩瀚一家心里都在打鼓,不想都下午了,萧侯爷一家又都来了,这下不光浩瀚夫妻俩,三对儿子儿媳都瞬间全明白了。
三友急急忙忙先过去迎兆辉,长春和长青也都紧随过去问候,请萧侯爷坐下来用茶,张夫人也迎出去接孟夫人。
国公府的当家大姑娘,对外位同长男,众人丝毫不难想象孟夫人是何等的绝代风华,绝美风流,今日一见比想象更胜。
张夫人与孟夫人在闺中时都是举世闻名的美人,二人幼时因父辈关系见过几次,不过张夫人比孟夫人大好几岁,彼此就没结交为朋友,成家以后因夫家离得远,二人也没有往来,如今时隔多年再相见,却一点来不及准备。
二位夫人彼此一眼认出对方,孟夫人先开口唤姐姐,张夫人也唤孟妹妹。浩瀚虽和萧侯爷什么关于儿女事的话都没说,但两人前不久都准备深厚交往了,可定国公今日突然前来打擂台,这下所有人都是条件反射的去迎接萧侯爷。
萧侯爷今日来的还颇是平常一般,开口不到两句,就道歉说今天去了老泰山家,才一回就过来了,原本是不想国公爷麻烦,但不来一趟不踏实。
张夫人和孟夫人还没说多少呢,这家又要告辞,而且萧侯爷和孟夫人似乎商量好了一般,萧侯爷这边一说完,孟夫人也起身对张夫人道别。浩瀚夫妻包括几个儿子,连忙留晚饭都不行。萧侯爷夫妻同心,都说访客诚心诚意,不在虚礼,中秋节是团圆节,彼此心意到了。浩瀚父子一大家,集体相送甚远。
兆辉今日来的目的太明显,三友把兆辉拉在一旁,觉得他这时候来应该什么都知道了。兆辉知道男女大防,和雅俗见面也就道一声平安,可之后就是一直忍不住偷偷看向妹妹,他们都还年少,所作所为必须在家族的监督之下。
萧侯爷夫妇准备走,可兆辉不想走,是孟夫人把儿子唤起来要走兆辉才回转过来,一路上兆辉不好回头,出了大门时忍不住借机转头看一下,差点被门槛给绊住了,萧侯爷一把将儿子稳住。
浩瀚夫妇看到今日这一前一后的两幕,倒是丝毫谈不上高兴,自己只有一个女儿,这俩孩子都是好儿郎,可最后必有一失!好好的中秋节叫人心里不安。
比起大哥家的不安,二哥家过的更不怎么样。浩然今年隆升尚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提前半个月就不断有人携礼登门拜望,陆陆续续到中秋前才闲下来,本以为该好好清闲一日,怎知当日又有人登门,来的还是他最不想见的人。
前两年瞧柴志焘还算勉强,怎么现在模样怎么偏来怎么长,依二爷的审美瞧,这还不及儿子屋里那个秀气的小书童好看,不过柴侯爷也就这样,又怎能指望他出多好的儿子,更没法忽视的是,柴志焘这孩子表情管理不到位,不知是相由心生,还是故作轻狂,一时收不回来,反正二爷就是打心里谈不上喜欢这孩子。
更让他出乎意料的是,柴家此次前来竟还抱有非同小可的目的。一直以来对柴家的意图都有思忖,所以他们夫妇都未给对方留余地。
但是对方一家却不这么想。这家一心想挑个对柴府最有利的儿媳,今年李二荣升六部第一尚书,执掌百官升免大权,都等不及想要他的小女儿,加上这半年从旁人口中听到对于李家的赞誉话题甚多,担心被别家抢了先,打算赶早议亲,这次中秋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这个。
一方是炙手可热的权臣加宠臣,资源聚拢,一方只有个日渐式微的爵位,延续自保,谁攀附谁一目了然。
当柴侯爷刚提起联姻话头,二爷一听出口音,便直接拦道:“小女年幼,先不打算。”
话说兆辉离了国公府,心里恋恋不舍,思及二叔以前训过他,雅俗妹妹又听二叔的话,担心在这块儿输给嵘耀,所以突然又想去看看二叔。萧侯爷便把车马随从让给妻子先行回府,他独自带着兆辉去尚书府。
父子俩见到李尚书时,柴侯父子还没走。
此时楚夫人也在后堂和贾夫人叙话,顺便看看雅量最近女红学的如何,瞧绣的有些章法,还算满意,如若不佳,肯定要督促多用功。如今二爷府实力上涨明显,楚夫人担心雅量仗着父兄生出骄傲之心,将来到自己家不好管,便要趁早约束规矩,调教好了。
看着这番别扭尴尬的场景,贾夫人都忍不住渐渐拉下脸来,原因不止是护女心切,其实她自己也非常排斥楚氏。上回二爷有言在先,不准柴家人再见到雅量,只是今天赶上节庆都在家,被他们逮到了机会。中秋送礼的多,但是留在上官家享受团圆家宴这份高规格礼待的却没有,除非平级之间或上级造访。
二爷碍于基本待客之礼留了饭,不过把些酒菜招待,席间并未有什么亲言热语,按说用过饭也该适时告辞,偏偏这家人再三拖延不肯走,期间二爷几次暗示让他们回去,竟然一个个无动于衷。更没想到楚氏又拦到雅量谈前扯后了半日,说什么就是不舍得放雅量走。若非贾夫人守在旁边虎视眈眈,估计她还要摆上长辈的派头。
外堂里,萧侯爷和柴侯爷意外碰面,彼此客气,不过二爷看得出来二位侯爷并不真熟,萧侯爷一身权势气息难掩风采,对比柴侯爷的倨傲附势,二者真是天差地别。萧公子和柴公子见礼都只是应个形式。
二爷见萧侯爷父子这时候来很意外,还当他们在大哥家吃了饭,又不忘自己这个二叔,所以连忙热情招待,准备留晚饭。
萧侯爷见到二爷又是一番话,趁着节日有空闲,希望李尚书不嫌叨扰。
二爷笑问:“难得侯爷记挂,这个时候来倒让我不周不备,您这是特意从家里赶来的?”
萧侯爷光明磊落道:“我与兆辉陪他母亲去老泰山家过节,刚经过浩瀚兄府上。”
二爷笑着说:“下午时间不急,何必这么赶,侯爷请用茶。”
闲话时,二爷与兆辉问东问西,一通详细交流。兆辉自小胆大不拘,与长辈说话一向顺畅明白,或许就是天生自信的好处,即便毫不相识的人,即使不看长相,也会对兆辉从容干净的谈吐印象深刻,并十分容易喜欢上他。
两盏茶一说,更加形成鲜明对比,先不说外形,就拿言语这块儿,萧兆辉内外一片自信纯然,柴志焘自言自话乏善可陈,即便二爷主动引导他,还有兆辉的良好示范在前,这孩子也是词不达意,意有所指。
萧兆辉比柴志焘大一岁,论气质气场简直胜过柴志焘千百倍,一个身经战场,少年将军,一个从头到脚故作姿态,二人坐在一起,明显天壤之别,对比之下,柴志焘越发显得荒疏猥琐。
柴侯爷见他的儿子对比萧侯爷儿子实在差太多,带累他都觉得矮人一等,加上李二一双势利眼,凭看子敬父,对萧侯爷百般客气,让他这个先到者备受冷落,渐渐积了一肚子屈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