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我真是有些难以解释啊。”
“老师,那....?”我有些许失望。
“不,没事的,只是在我告你之前,你要弄懂一件事,”他又拿起一根粉笔,”也算是讲课的一部分了吧。”
我感到老师要讲的事情或许很重要,不由自主的往前坐了一位,并且挺了挺腰板。
但我没有注意到,似乎我离黄昏的光又近了一点。
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在画的两个“人”框子中间画了三条横线,在最上方的横线的上面,写到:“物质与意识三大法则。”
老师也挺了挺身子,铿锵有力的说:“物质与意识三大法则,永远贯彻世界的三大法则!
法则第一条:物质与意识必须结合才能够生存,不结合且在物质里的情况下不得超过绝对距离7α!”
法则第二条:在法则一的条件下,意识不可改变物质!
法则第三条:在法则一和二成立的情况下,意识可以根据物体的绝对大小而改变数量,可为0。”
他把他说的三句话工整的写在三条横线上。而我,也似乎懂了什么。
“那么,老师,您也是一个在物质内部的意识?”
”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了,是的,我是一个意识,而且,按照顺序而言,我是一号。”
“那老师,我是...”我十分错愕,导致说话都不大自然了。
“你能描述出你闭眼时的黑暗吗?”
我很惊讶他为何要问这个毫不相干的事,但还是闭上了眼,仔细挖掘眼前的“黑”然后得出答案:“不可以,老师。”
“你当然看不清你闭眼时的黑,是因为你就是从那里来的。好了咱们继续课程吧?”
我自然不能理解老师说的什么,只得继续听课。
“那么,咱们下一个要讲的是,物质的形状,应该是你感兴趣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头一次上课这么积极,老师也积极的异常,像要给我灌输很多东西似的。
“物质的形状是任意的,是无意义的,但是物质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而我现在要给你讲一个很重要的物质形状。”他似乎狡黠的笑了笑。然后扔掉了粉笔头,拿出一张纸条,抻直它然后将一头旋转180度再和另一头粘合在一起。然后他走下讲台,走出有光的地带,将他折好的环状物体轻轻放在我的桌子上。
“喏,就是这个,它叫莫比乌斯环,这个物质的构造十分简单,但是你仔细看一这个环,你会发现,它的内部与外部是相通的!”老师搓了搓手,然后走回讲台。
我好奇的把这个叫莫比乌斯环的东西拿在手上,然后用自己的手指沿着内部滑到外部。
那如果这是洞呢?
我脑中突然出现了这个想法,我感觉很不可思议,但是结合我之前爬洞的经历,好像确实是这样,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光”的事情就可以解释了,但有太多矛盾在洞里了,只靠这一个信息就断言绝对是不可行的。
“咋么样了,想到什么了吗?”老师问到。
引导性太强了。
我心里把洞是莫比乌斯环这一概念打上了问号。不只是因为有些许的不合理性,还有老师强烈的引导也让我有些许不安。
“没关系,你可以再消化消化,这次课就上到这里吧!而且,一定要牢记三大法则哦!”老师略带愉快的说。
我的心里则更迷惑了,这次讲的时间太短了,短到有些许异常了。
我无言,只得盯着黑板上写着的三条法则发愣。
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
我是不是要再爬一次洞?
爬进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如何爬到头呢?
不论如何,我现在在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再爬一次!
而这次爬洞,我不再是漫无目的,傻乎乎的追光了,而是有两个明确的目的。
首先要弄明白洞的物质形状。
而第二件事就是,去寻找一个必定存在东西。
我看了看老师的那身被黄昏的光洒满看的破旧西服,嘴角不觉微微上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