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李教授,初步检查的结果出来了:CT显示这个人体内的血管与我们常人不同,目前血管材质未知,血管内为液态氧。血管及血管内容物约占身体体重的50%。另外,细胞取样结果显示,他细胞内的线粒体也不同,数量多、质量高,目前,还没有数据显现地球上已知的哪种生物体有这种线粒体。另外,他的皮肤呼吸效能异常,且处在动态变化中。”实验助理张丽丽拿着报告单走进实验室对实验团队说。
“这是一个转基因实验人,他的思维和正常人类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体内所有的血管被改造过了,这是一个体统且庞大的工程,要知道我们人体的主动、静脉以及毛细血管加起来约有1000亿根,重要器官中的的毛细血管密度约为2500-3000根/立方毫米!全部长度连起来超过10万千米(赤道约4万千米)!”王教授推了推他的金丝眼镜,惊诧地继续说,“其次,他体内原有的线粒体或是被替换了,他原有的线粒体细胞已全部死亡,而这种新移植进去的线粒体的细胞良好的存活了下来,让细胞保持持续更新。我们知道有些长寿的动物身上有着更多、更高质量的线粒体,例如,乌龟的肝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是我们的 10 倍,只是还不清楚这个低温液氧人身体里的线粒体是何种线粒体,这种线粒体是来自外星球,还是来自地球上某种长寿生物。”
“不,这就是个人造人,如果是我,我宁愿重新造一个身体也不会去干更换血管这么繁杂的傻事,只不过我还没弄清楚这思维模式是怎么回事。”李教授头都没回,看着仪器淡定地说。
“我只对他的防护服比较感兴趣。你们要知道,他体内温度为零下183度,没有这个防护服,他根本不能在常温下生存。哦,不,他可以在冰期不要防护服而生存,用皮肤呼吸氧气。噢,天啦!这一定是为了在冰期生存而进行的实验!天啦!我发现了什么!”实验助理罗切斯激动地手舞足蹈,王教授压下罗切斯激动的无处安放的小手,持着怀疑的眼神说:“这种防护服的材料应该是类似聚酰亚胺的透明薄膜。”(备注:聚酰亚胺薄膜是一种热化学稳定性,富有弹性、机械性能良好,可以应用于电子产品的新型生物薄膜)。
他们的对话,我在实验室都听见了,我想我大致知道了,这些人不过也只知道这些而已。当我准备撤离时,我的大脑已经准备好了3个方案及2个备用路线。
在凌晨1点30分,我按大脑预设计划1就顺利地逃了出去。刚到实验室外面,就看见了开着车赶过来的她,我无法计算出我和她一起的逃出路线,我第一次陷入了混乱。
“你呆在那干什么?快上来!”她在我身旁,一阵急刹车,灰尘蒙住了整个车身和我。
我任由她带着我一路开车奔袭,听觉给我的脑袋里输送了一些信息和数字:我们身后8辆车,56个人,3条狗。
她把我带到了发现我的湖边,“你快走,快走!”她留着泪对我说。这时她才发现我的防护服已破损,而破损处的小腿皮肤也不知什么时候有一处划伤,而我体内的蓝色液氧正从破口处慢慢向外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