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飞跃命运之桥
郑醇玉坦然道:“这是最快的办法,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这里什么都没有,等所有人都上来了万一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话,说不定就要团灭在这里了。”
众人内心一寒,“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可是老祖宗的金玉良言,而这么个地方什么药品都没有不说还有十几具尸体,万一有了流行病说不定就真的团灭在这里了。
宋建兴沉默了一会儿,心里对杀人凶手越发愤恨,双手握拳又松开,对众人道:“小郑说的对,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还是尽快把人都弄上来,你们不是想提纯粗盐吗?要尽快找到石灰石,防疫的问题也要尽快做了,粪便要集中处理,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能喝生水,吃东西一定要煮熟,这些尸体暂时无法处理,大家尽量都离远一点。”
大家都无言以对,这些尸体可是大传染源,但是谁也不敢去处理,那毕竟是人的尸体,不是小猫小狗的尸体。
“继续干活吧,刘默、小郑,我们先去仔细规划下怎么过桥。”任宏权见大家心情都有些沉重,开口打破沉默的气氛,“张玥琪,你和列车上联系下,我记得金教授的夫人胡女士懂得地理,你请教下,看能不能找到石灰石。”
张玥琪点头,立刻拿起对讲机联系列车,其他人也抓紧时间继续建设升降平台。
任宏权和刘默、郑醇玉绑好安全绳通过之前撘好的绳子到达寨门外的小路上。
小路建在一个缓坡上,长度大概有25米左右,宽两米多,坡度也就十几度的样子,路两侧是人都无法站立的陡坡,过了桥大约有个不到5米左右的平地。郑醇玉沿着小路来回走了几趟,又小跑了几趟,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桥对面的绳头,还伸脚在桥上尝试着踩了几下,这才对任宏权和刘默道:“可以了,你们尽量退后,不要影响我的速度。”
任宏权问道:“怎么样?有把握吗?如果你感觉有危险我们可以另外想办法,一切以你的安全为前提。”
“把握嘛,一半一半吧,”郑醇玉一边整理绳子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要么成功过去,要么失败掉下去,其他的都是虚的,说实话,这种情况对我的确是个挑战,成功了说不定我的轻身法能更进一步。”
任宏权警告道:“不要掉以轻心,我可不希望任何人受到任何伤害。”
郑醇玉笑了起来,露出八颗白牙,“放心吧,我可不会做无谓的冒险,在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以我的身手想受伤都难。”
说完就示意两人退后,然后把绳子一头绑在自己身上,另一头选好合适的长度绑桥边的石墩上,一边后退一边小心的把绳子摆好以防止影响到等会儿的动作,等退到合适长度以后开始丢掉身上多余的东西减轻重量,经过一系列热身动作以后,拿起登山镐把腕带缠绕到自己的小臂上紧紧的握住,这才深吸一口气略略俯下身体准备冲刺。
任宏权和刘默顿时紧张起来,而寨子里的人也都停下手里的活集中在高处紧张的看着郑醇玉的动作。班四娘和班小弟见大家都神情紧张的往高处集中,有些不明所以的问了李明,当得知郑醇玉要跳过去的时候也是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上。
高飞一边紧张的看着郑醇玉一边伸手握住张玥琪的手,两人同时发现对方的手都是湿漉漉的,高飞小声安慰张玥琪同时也是给自己打气道:“放心吧,他既然说了就一定有把握能过去的。”
郑醇玉小步疾速向前快速跑动起来,随着奔跑步幅越来越大,速度也一直在提高,绑在身上的绳子也随着他的奔跑快速的拖动着,眼见桥上的第一根木板就在眼前,郑醇玉一脚准确的踏在悬崖边缘用力一跃,整个人腾空而起向前冲去,任宏权和刘默在郑醇玉开始跑动的时候也迅速跑向桥边紧张的关注着郑醇玉的一举一动。
郑醇玉这一跳竟然直接跳了十八、九米的样子,落下的时候离对面的桥头已经很近了,只要再冲一步就能落到实地上,但是当他踏到桥上的木板上时就不由得暗道一声:坏菜了。
被人破坏的绳子终究承受不住强大的冲击力,当他的脚踏上木板的一瞬间“啪”的一声断裂开来,桥身也“哗”的一声掉落下去。
郑醇玉并不惊慌,在之前设计方案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桥虽然掉落但终究还是趁机借到了一点力,整个人继续向前冲出的同时双腿屈曲,右手的登山镐奋力向前挥出,“砰”的一声整个人撞在崖壁上,但是右手登山镐的鹤嘴也牢牢的挂在悬崖边缘,随即整个身体紧紧贴在崖壁上。
已经将绳子握在手中随时准备往回拉人的任宏权和刘默同时喝道:“好!”
山寨里高处的人们也沸腾起来,纷纷击掌相庆,班四娘也被大家的情绪感染,忘情的拍着手叫道:“彩、彩、彩。”(注一)班小弟更是两眼放光手舞足蹈一边高喊:“郑郎君威武!”一边跳起不知名的舞蹈来(注二)。
峡谷底下也是一片欢腾之声,在郑醇玉决定要凭一己之力跳过裂谷的时候山底列车上的人也都在为他捏着一把汗,除了什么事情都不懂的小孩子以外每个人都明白,这其实是在拿自己的生命为大家冒险,杨远帆更是直接要求上面打开对讲机实时关注着,当听到对讲机里传来欢呼声之后大家提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两天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看到获救的希望了。
自大家醒过来以后,虽然没有说,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着一个担心,峡谷两边堵的这么严重而且手机信号和无线电台都失去信号,而且所有人都困在谷底的情况下能不能获救就全看救援能不能及时赶到,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救援人员手中。而现在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打通了出山的道路,终于可以稍稍掌握一点自己的命运了!
可以说随着郑醇玉这一跃,真正跃过了大家的命运之桥!
注一: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于精彩和欣赏的事物表达喜爱的方式就是高声喊“彩”字,视精彩程度不同喊不同数量的“彩”字,这也是今天“喝彩”一词的由来。
注二:唐朝人都爱音乐、爱舞蹈到了骨子里,如今大家背诵的所有唐诗在当时都是要谱上曲子传唱,遇上什么事都要跳上一段舞蹈,所以才会在古代普遍鄙视“伎乐”和女性的情况下留下裴神符、公孙大娘、李龟年、许合子等等音乐家和舞蹈家的名字,甚至仕人阶层人人都要最少掌握一种乐器和舞蹈,这是中国其他朝代所不具有的,比较有意思的是碰到比较正式的场合和大型祭祀活动的时候都要跳舞,比如在皇帝大朝会的时候大臣觐见之前都要先跳一段舞,如果跳的不好当值御史就会弹劾,严重的会被取消觐见资格甚至被罢官;《旧唐书》列传第六十关于李光弼有段记载“(李光弼)有决死之志,城上面西拜舞,三军感动。”说的就是李光弼为了鼓舞士气而站在城墙上跳舞,而士兵们大受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