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如意,顺福

如意,顺福

秋玥吟 著

  • 短篇

    类型
  • 2021-05-10上架
  • 4595

    已完结(字)
本书由红袖添香网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无标题章节

如意,顺福 秋玥吟 4595 2021-05-10 00:01:54

  入夜,已经是12点了。

  成都东站的风很冷,没有车辆行驶的路像是一条漆黑的远方,偶尔抬头,就能瞧见属于城市的灯光一直绵延到看不见的地平线,像是一个迷路的太阳落在地上,只照耀着一半的天空。

  小张坐在广场的花坛边上,指尖弹了弹已经快燃到底的烟灰,他几乎都没怎么抽,一支烟却燃到底了。

  “小伙子,找到住的地方没得?”一旁一个本地人熟练的开着电动车,从没几步远的地方过来问他。

  他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波过来的人了,但好像这还是第一个问他有没有地方住的人,他顺势便说道:“刚在美团订了个酒店,但是好像被退了。”

  那人熟练的指着车头处,小张这才看见,那里贴了一张不知道是哪家酒店的住宿价格表。

  “咋个就着退了?你来我这里住嘛,单间,最后一间了,我直接接你过去,很近的,就在这下面点。”那人说话速度很快,还没等他回答,又说道:“遇到这种事你直接打美团的客服举报,保准成功,要是那酒店的服务问题啊,酒店是会有惩罚的。”

  小张笑了笑,抬眼看了看那张价格表,光线暗,他还没看清楚,那人立马又开口了:“88的没得了,我那里只有一间房了,这上面写的200,我收你180,咋个样?不去就晚了,这里酒店不好找嘞,我都只收你这一单了。”

  小张犹豫了一下,摸了摸裤兜,到底狠了狠心,说道:“那也行,走吧。”

  开车那人就笑了,抬手指了指一个方向:“我车子就在那边,你跟到过来嘛,很近的。”

  确实没几步远,小张跟着走过去,就看见一辆宝马,只见那个人把电动车塞进后备箱,招呼他坐上去,系安全带时又跟他说:“你网上订的酒店,咋个就被退了?我给你说个号码,你打过去举报就行了,往后再遇到这种,直接举报就行。”

  小张本来不想这么麻烦,但是这人说话就让人觉得亲近,没有他在城市里打工遇到的人那种冷冰冰的感觉,他也就顺着他说的号码打了过去,对着电话解释了一通,对方说着一口标准的职业语气,很是礼貌的说先帮他查询一下,下文他没听清,因为酒店到了。

  那好像是个小区门口,摆摊的不少,人也很多,那人把他身份证拿去,帮他录了个脸,就帮他提着东西送他去了房间。

  一直等到那人走了,小张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这才觉得周围的一切真实起来。

  房间有点冷,惨白的灯光从房顶泄下,直照得他眼睛生疼。十几个小时的车程,一整天没有进食的胃,还有在东站忙忙碌碌奔波到半夜的腿,都让他疲惫到了极点,但他只是稍微闭了闭眼睛,就又坐了起来。

  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在这个空荡的房间里显得有些刺耳,小张沉默了一下,看到上面的陌生号码,接过电话。

  所幸,是刚才的客服,让他帮忙对本次服务做个评价——其实并没有服务到什么。

  挂断电话,小张抬头看了看窗外,圆圆的月亮挂在半空,清冷的月光洒在窗台,这一切,都将这个异乡人映得生疼。

  第二天下午,等到小张再次真真切切的踩在地上,已经是下午五点了,太阳还是很大,他往周围望了望,没见着人,就拎着行李箱和麻袋,在一旁的苹果树下乘凉。

  五年时间没回来过了,家乡却仿佛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只是路边新修了好几栋楼房,还有曾经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这些往城市发展的方向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却又明白这本来就该是这样。

  几分钟的时间,足够让他调整好长途车程带来的不适了。他左手提着行李箱,把麻袋放在行李箱上,右手稍微护着袋子,就抬脚踩上了一旁的土路,扬起的灰尘粘在他的鞋子和裤腿上,就这么伴着他踏上了归家的最后一点路途。

  远远的就能看见自家房子了,原本灰漆漆的楼房被染成了雪白色,门口似乎还种了些花花草草,他加快脚步,不一会就到了门口,朱红色的大门已经有些脱漆了,小张拿出兜里揣了好几年的钥匙,开了门。

  屋里没人,他回家的消息谁也没告诉,他也不好意思跟父亲说原委。

  原来的公司裁员,他这种没什么技术的底层员工被辞退了好几百人,大城市里本来不愁找不到工作,可那段时间他兜兜转转找了好几条街,硬是没找到合适的,后来去一家超市做营业员,一个月两千块,只是饿不死人,但也赚不到钱,老板雇钱用人,根本没拿他当人看,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一天被骂好几回,他受了半个月的气,索性心一横,直接定了车票回家。他在外闯荡五年,本来是有点积蓄的,本来想取出来拿回家,谁知道找工作时被扒手顺走了钱包,卡也一块儿丢了,报了警也还没找回来,不然他还可以在那边再混几个月,说不定也就不用回来了。

  小张把东西放进房间里,去厨房找了点吃的,就回了自己房间,铺盖一拉倒头就睡,仿佛有天大的事也叫不醒他。

  这一睡,就到了第二天早上八点,空荡荡的肚子让他浑身无力,又好像是终于轻松下来了,他动一下手指都觉得累,在被窝里翻来覆去了好久,他才翻身起来了。

  出门就听见厨房里传来声响,有人说忘记一个人最开始忘记的是她的声音,可是当他妈李顺福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小张没有一丝陌生。

  “小生,你回来啦,睡够了没啊,过来看看妈煮的猪腿肉咋样。”

  在外漂泊五年,就靠这一声嗓子,一下子给他从那个冷冰冰的城市里拉了回来,归属感这一瞬间填满了他的胸膛,满满的,像要溢出来,连带着光线都这么刺眼,叫人睁不开眼睛了。

  小张走进去,就看见自家亲妈在灶台边上盛着猪腿肉,热气腾腾的水雾从她脸上飘上屋顶,眼角的笑意是怎么都掩饰不住。

  不过半晌,一桌子好菜就整齐的摆在了大圆桌上,两个人坐在桌沿,他妈絮絮叨叨的跟他说着话,也没忘给他碗里夹菜。

  “你爸啊,前个月又包了个房子,叫了人跟你叔去整,我昨天晚上十点才到家,今天下午还得去街上上班,厨房里帮忙,一个月有3000多块钱,还好耍,不忙。”顿了一下,他妈才终于问到:“你嘞,咋个就回来了?”

  小张有一瞬的沉默,随后便将他遇到的事细说了一遍。

  这些事在李顺福这里听来,自然不算是什么大事,她只是心疼自家儿子在外闯荡了五年,心里恋得紧,也不好同小张明说,就道:“不是啥大事,你在屋里头耍两天,去这街上找个工作嘛,现在这街上工作好找得很,工资也高,你叔说这是乡村振兴,县城里面发展得快,需求大。”

  小张连连答应,心里也想着去县城里碰碰运气,从他回来时在街上瞧见的来看,这个曾经落后的小县城,如今也变得繁华起来了,说不定,他真能不用回那些大城市,就在这边找到好的工作。父母也老了,他刚才瞧着母亲的额头都好几条皱纹,如果在这里找到了工作,也就一举两得了。

  两个人吃完饭,李顺福收拾了一下,就去地里抽水浇苹果去了,小张本来想去帮忙,但李顺福说道:“插个插头就行啦,管子都铺好了,你过一会去把插头拔了,管子收回来就行了,明天换块地浇,现在都是机器操作了,用不着人守了。”

  小张也乐得清闲,回屋在手机上找了下工作,发现县城有些工作是真的不错,工资待遇都挺好的,他看中了好几个,打算明天早上去街上好好谈谈。

  一大早,小张就被自己的生物钟叫醒了,他本来打算再睡会儿,但是想着今天要去找工作,索性也就起来了,家里有点空,但是停门口的车已经不见了,想来他爸应该去工地了。

  做好早饭吃了,剩下的在锅里热着,李顺福昨晚很晚才回来,现在还没起来,小张便先把早饭给她热好,随后关好门,路边打了辆车就去了县上。

  早晨的县城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街道两边的店也都开了,人声鼎沸,路边植着好看的绿化带,行走在其中,竟让小张差点以为自己回了那座大城市,只是想着自己的家就在这里,心里那种常年在大城市的不踏实也烟消云散。

  路边有些店门口贴着招聘的广告,小张遇见一些,瞧着顺眼的,就打电话询问,不过这些普遍是底层的服务人员,他自个也不太喜欢,只是听着工资倒是不错。

  走的累了,小张便坐在街边的长椅上休息,抬头就见旁边坐着个跟他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看着侧脸眼熟,就见那人转过了脸,就这么看了几秒,那人突然道:“咦?!张小生?是你吗?”

  这么几眼,小张也认出来了,这人是他高中同寝室的,在一起玩过三年,他闻言就惊喜的笑了:“是你啊,吴成,好几年不见了,你还是没长变样啊。”

  “我是没长变啊,倒是你,去大城市漂了几年,长得我差点没认出来啊,怎么样,咱们去搓一顿?”吴成搂着他的肩膀,几年不见,两人有一大堆话要说,就这么一拍即合,吴成带路,两人就去了附近一家饭店。

  酒过三巡,这两人也是敞开了话匣,小张讲出这几年北漂的心酸,吴成连连安慰,在听到好友在找工作后,开口道:“小生啊,最近这几年,咱们这县城也发展得快了,不愁找不到工作,改天我领你去见见我们领导,咱们大学虽然不是一个,但是学的专业是一样的啊,工作这些,不用愁。”

  小张拿起酒杯一饮而尽,他北漂五年,回来却只有两袋子衣服陪着他,心里不管怎么说,还是有些放不下,闷了几天了,这时候被这热酒一冲,再听到吴成的话,心头的闷气也消了,知道自己的工作不用愁了,他伸手拍了拍吴成的肩膀,一杯酒下肚,什么话都不用说,他想表达的,都在酒里了。

  两人吃完出店的时候,已经是正午了,想着小张几年没回来,吴成便领着路,带他去县城里逛了一圈。

  小张如今再瞧见这县城,只觉着变了个大样,不仅街道宽敞,周边还新建了几栋楼房,看着是越来越繁华,路边摆摊的也没有了,全部都搬进新修的农贸市场大楼里了,他跟着吴成进去逛了逛,见里边贩卖的小商户脸上也都是笑,便知道,家乡是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等两人逛完,小张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四点多了,开门进客厅,就瞧见他爸冯如义已经在屋里坐着了,一同坐着的还有四五个同村的人,瞧见他回来,冯如义就叫他过去,几个同村的打完招呼,其中一个就开口:“老冯,这是好事啊,咱们几个一起修,准保能节约一大笔钱。”

  另外又有人说:“是啊,村上那些都已经说过了,这是国家的好政策,共产党照顾咱们呢。”

  几个人连连点头,又说了几句,就出门走了,留下一头雾水的小张。

  “爸,这是在商量什么事啊?”等冯如义送完客回来,小张立马问道。

  冯如义先在桌上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才说道:“你在外边打工没听说这个啊,国家实行的新农村建设,现在修房子啊,国家给补贴。”

  新农村建设?小张确实听说过这事,只不过他住城市里,还真不是特别了解。

  “就是把这老房子拆了,国家给补贴,让修新房子,村长前些日子说的,我早想修新房子了,刚好你也在家,我跟你伯伯他们商量了一下,说是一起修,就在水泥路边上,离这里不远。”冯如义笑得满脸皱纹,他想着修新房子,心里就高兴得不得了,农村人这辈子也没啥大的追求,就想吃得饱住得好,眼下靠着政府的帮忙,这些也就快要实现了。

  小张听着这事儿,心里也止不住的高兴,这老房子住了好几十年了,终于可以换了。

  听完这话,他又央着问了冯如义好几个问题,知道自家亲爹已经把一切都打点好了,就明白自己回来,是捡了一个好日子了。

  下午吃完饭,小张思来想去,又给自己在乡上工作的同学打了个电话,问他修房子这事,同学的回答也很肯定:“这是国家的政策,错不了,放心修,我待会儿查查补贴政策,一起发到你手机上。”

  这下,小张算是彻底放心了。

  动工的日子,就在那之后没几天,小张刚从城里问完工作的事回来,就被赶着拉去了工地上,一共六栋房子,都是村里人来帮忙修,那些人见着小张回来,都问了他好多事情,小张笑着一一作答。

  期间有人打电话过来,原来是他在城市找工作时丢的钱包找到了,那边警察让他给个地址,给他邮寄过来,小张心里最后一块石头也放下了。

  他伯伯坐在苹果树下遮阴,笑着问他:“咦,小生,你说是那大城市好啊,还是咱们这农村好啊?”

  小张笑了,露出一口的大白牙:“还是咱这农村好啊,要啥有啥,不愁吃穿。”

  听见这话,一旁来帮工的人都哄然大笑。

  头上顶着一轮炙热的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睛,小张看着烈日下缓缓拔地而起的砖墙,转眼望着阳光明媚的县城方向,那里,有他的希望和远方。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