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伴着朝霞左世沂走出红楼。
“也不知餐霞饮露、御剑乘风时又是怎样的风景。”
回望身后如火般的红霞,感慨了一句,左世沂整理下衣衫,纵身前往宗务堂。
宗务堂为左氏族人日常行商、驻守等宗族任务与杂务交接处理处,是维持左氏运转的重要堂口。沧河谷地是左氏祖地所在,修建的宗务堂虽然比不上左氏驻地所在括苍平原的总堂口雄伟,但也是分驻地中数一数二的壮阔。
虽处于谷地,但是这处宗务堂却高可摘星,与两侧的峭壁平肩。巨大的红木门前是大量的灰袍族人们穿梭来往,不时还有御剑而来的修士从天而降。
不论是灰袍族人还是御剑修士,见到左世沂时都会行礼示意,不同的是,地上的灰袍族人多是躬身致意,而御剑修士多点头示意。
亮出在三小只善龟魂魄的滋养下呈现淡紫色的身份令牌后,便有一个小厮带着左世沂从侧门入,到偏厅等候了。
不多时,一个精瘦的中年纶巾儒士推门而入。
左世沂连忙放下手中清茶,躬身行礼,
“世沂见过十七叔。”
十七叔左源礼是祖地这边的宗务堂掌舵人,负责日常的维护与交接,左世沂每月的灵石便是从他手上领取的。
“行了,”
十七叔摆了摆手,走到主位坐下,笑道
“来这什么事,这月的灵石还没到呢。”
“十七叔容禀,侄儿近日有感修炼有缺,想前往灵田修习一段时日,三叔公业已同意侄儿请求。此次前来想要借族中行兽,与商队同往灵田。”
说着,把身份令牌递给了十七叔。
十七叔接过令牌看了看,稍稍收敛了下嘴角的笑意,
“善龟寻踪是族中在谱族人的标配,多的话我就不说了,在修真界善良是强者的特权。明日早间辰时来此加入庚二商队即可。”
十七叔摆了摆手,左世沂由此退下。
出宗务堂,左世沂径直回到红楼。
昨日忙着查看试用人墟策,倒是把七叔公给自己的清灵丹给放置一旁。现在无事倒是可以试试清灵丹的功效。
取出白玉小瓶,慎之又慎地倒出一粒青色丹药。扑面而来便是一股清香,有如春日新雨下的草地,清新芬芳。
这清灵丹药性柔和,有化灵聚灵之效,练气初中期皆可用,效用较一般丹药黄玲丹之流强出不少,因为较为珍贵药效持久,所以多为练气中期修士使用,以增进修为。
以左世沂练气三层地修为服用多少有点浪费,不过左世沂手上现在只有这一种丹药,所以也顾不得许多了。
静心打坐后服下丹药,左世沂只感觉有一股清凉冰水在体内流动,所过之处左世沂那如一缕发梢般的灵力纷纷溶于其中,随着那股水流在体内不断流动。
两个时辰后,左世沂吐出一口浊气。此时丹药药效持续时间基本结束了,虽然由于修为的原因,不少药效都浪费了,但是对左世沂而言,体内的灵力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如果每三天服用一粒清灵丹,那左世沂有信心不到半年可以再次破境进入炼气中期。
可惜,清灵丹十分珍贵,这一小瓶清灵丹估计需要二十灵石,现在的左世沂是万万挥霍不起的,只能留待炼气中期后在使用。
炼气期共有十三层。前三层是初期,四层到第六层是中期,第七层到第九层是后期。第十层至第十三层又被称为通脉境,也有古修士称之为小鼎境。
前九层自不必说,主要以吸收炼化灵力、启发灵根为主。炼气前九层圆满的标志就是将灵力吸收溢满于丹田,此时灵力洗刷全身,去芜存菁,普通的凡间病痛毒厄再不沾身,若更近一步迈入最后四层则岁数可加一甲子。
炼气后四层,即通脉四层则以运用灵力贯通奇经八脉为主,通脉四层的修炼多借助于外力修习通脉法门,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皆贯通,灵力运行无碍后就可以进行灵台筑基。
“琼室之中八脉通,灵台神人当中立。”琼室指的是修道之人的道体,这句谚语说尽了筑基的变化。一入筑基则修道之路始矣,从此寿元坐拥周天之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整个左氏也仅有三位筑基。若是更进一步,到达紫府境,更是朝游北海暮苍梧,得大逍遥大自在。至于紫府后的金丹真人,已是无尽东流大陆的传说了,可遇而不可求。
目前左世沂修炼的功法是《元一玄水卷》,传自先君老祖,是一门直通紫府的深奥功法,也比较契合左世沂自身的金水双灵根。这们功法的特点就是重积累,取自然河川“无尽涓涓细流,合汇汪洋大海”之真意,前期进度并不算快,也不如其他功法势大磅礴,但是利于固本培元,法力醇厚,对于修成筑基有些微帮助,据说先祖当年也是修的这门功法。
如今族中的功法多是先祖当年所留,如《元一玄水卷》等部分功法即使对比老牌筑基家族如四姓世家也毫不逊色。四姓世家是如今左氏所在的地域三山四姓之地的执牛耳者,分别是骄山赵氏,大泽李氏,沧河宁氏与南海湾牛氏。
整个三山四姓之地由括苍山、渚峻山与楚断山脉围拢而成的三角区域为主,括水自东流山脉深处冰雪消融而成,经东流山脉分支括苍山脉,受山雨汇聚,成百里大江,横穿三山围成的三角区域。北部括水、括苍山和断楚山围成的小三角区域是四姓中最强的括水宁氏的地域;西南部括水中下游河水泛滥,河网密布,称之为大泽,是大泽李氏的地域;最南端渚峻山是一片海岸山脉,其中有一段山谷于南海相接,是自然造化而成的天然良港,这片区域称为南海湾,牛氏借此发展海贸,富甲三山;最后括水南岸有一灵山,高耸云间,灵秀非凡,名骄山,骄山周边千里是赵氏的地域。
这四姓在三山之地经营逾千年,历千年而不倒底蕴远超其他家族,兼三山之地本就是这四家带头拓荒出的地域,所以又称此地为三山四姓之地。四家都由紫府修士建立,时至今日宁氏、牛氏仍有紫府坐镇,即使没有紫府的赵氏、李氏凭其底蕴再出紫府也毫不稀奇,千多年来,除了宁氏紫府未曾断绝,其他三氏都是时有时无。
三山地域广阔,除了这四姓所在区域之外,尚有大片区域为其他弱小家族所据,这些家族中比较出名的有断楚巫氏,汉城刘家,北山刘家和括苍左氏。三山地域中若是同姓有两支,则以地名前缀,并称家以示区分,比如汉城刘家与北山刘家等,若是仅有一支则称氏,如左氏、赵氏、宁氏等。
由此也可侧面看出三山地域中四姓之威,偌大地域赵李这般大姓竟无二家,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