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吗?
尤其还是个女孩子。
该责怪谁呢???
是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吗?
应该不是吧?
是吧???
。。。。。。
时光荏苒,小小的人儿啊,经过一年又一年成长,已然到了迈入学堂的年纪。
那时候还没有幼儿园,都是从学前班开始上的。
学校规定必须满七岁才可以上学前班。
而村子里还有两个与小羽织同龄的小伙伴。
于是就有了两个青梅竹马,还即将有一群同学朋友,想必是一个甚是欢乐的场景。
学校离家是有点远的,以小孩子的脚程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另外两个小朋友易小小和任志立比邓羽织住的还要远,每天早上邓羽织收拾妥当后,就乖乖等他们两个来喊她一起去学校。
等到中午放学,也约着一起回家吃饭,吃完饭又匆匆的往学校赶。
当下竟也没觉得累,应是习惯了吧。
现在再回想以前,是觉得可怜的,是有多么的不易,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一样的辛苦。
小朋友的世界是纯粹的,是干净的,连烦恼都从不过夜。
可惜的是,有些事情不是过了就过了的,它会有痕迹留下,有回忆存档。
会像牛皮糖一样,牢牢的黏在心里,任你使尽全身力气都没有办法去除。
那一天,周末放学后,老师布置了一首乐府诗《敕勒歌》给,让大家提前预习,由家长负责教会阅读,周一的时候会抽查。
回到家后邓妈妈刚好没在家,只有邓爸爸在家里忙活着,邓羽织见爸爸忙着,就直接拿着书往堂姐家去了。
邓羽织的堂姐就住在他们家后面一家,过去不到一分钟。
来到堂姐家发现两个堂姐都在忙着写作业,更是没空来教自己念书,随即就在两个堂姐间穿梭,一边撒娇道:“姐,你就教教我嘛!”拉拉这个,又拉拉那个,好一顿忙活后,可还是一场空。
这时,不知怎么得,邓爸爸突然从屋外来了,拉着个脸,气冲冲地走到邓羽织面前,像是老鹰抓小鸡似的,一把拎起邓羽织,毫不费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