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

我有一刀斩春风

第三十七章 血性

我有一刀斩春风 下雨不想更新 2064 2021-05-31 20:33:24

  一道风刃斩出,少年只觉得自己的手好像不受控制般想要接着挥下去,一刀接着一刀,速度越来越快,到后面从出刀的瞬间就已然看不到刀的身影。

  风刃如雨倾泻的石板上,无数刀痕在上面留下痕迹,终于,石板在最后一刀挥出的瞬间,也断成了两半。

  少年双手支在膝盖上,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里不由明白了夫子那日所说达到桩功第三境的好处,体内的力量收发自如,挥洒由心。

  放在之前,自己断然不可能以如此快的速度斩出这么多刀,即使在使用疾如风的过程当中。

  那日擂台上李微尘可不止用出来这一招,可是化为三道身影一同斩敌那一招却始终不知道该如何用出来。

  心神再次沉浸在识海之中,发现“疾如风”三个字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名字:风-刃雨,想来应该就是自己刚才对着石板使用的刀法,下面还有一行字是灰暗色的,风-重楼。

  仔细想想,那日可以使出来重楼,可能和当时擂台上过量的风元素有关,现在没有解决办法,只能是暂时将其搁置到一边,不过在“疾如风”消失后,法字框又出现了第二个需要进度条解锁的条项“林”。

  令李微尘疑惑的是,自己的“林”字进度条已经走了四分之三,只剩下四分之一就可以彻底解锁,可是少年连林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填充“林”字进度条的办法了。

  好在此时桑梓珠一道信息传入脑海,林字之所以已经解锁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和自己的桩功有关,一重境对应着四分之一的进度。

  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桩功岂不是还有第四层境界,甚至连师傅也不知道。

  今天的实验下来,少年不仅没有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心中还增添了不少疑惑。

  从识海中出来,发现夫子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练武场,和孔小曼站在一起看着场上的自己,李微尘不禁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跳了下来来到夫子的身边。

  “老夫听仲由说你来到了练武场中,便不请自来了,李公子击碎石板的刀法不可谓不精彩,这还是武者境界,他日正式踏入修行,只怕全天下的修士都要忌惮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

  听到夫子的夸赞,少年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心里没说自己其实只是一个没有修道印记的普通人,只是谦虚的回应着夫子。

  夫子看着眼前的少年,眼里的欣赏意味更浓,可这越欣赏,也就越可惜李微尘不是问津书院的弟子,修行一途有天赋,其本人还天生有着别人所不具备的才气。

  夫子心里暗自感叹,“书院若有此子,可保两百年无忧。”

  可惜君子不夺人所好,收拾一下心情,向少年谈论起了正事,“你也看到了,如今书院里泱泱学子大谈风月,连这练武场都许久未曾有过一人光顾,让李公子委屈在这破破烂烂的地方,实在不是我问津书院的待客之道。

  夫子所说的,也同样是李微尘一路上所疑惑的事情,便想仔细问问其中的缘由,夫子没有隐瞒,将书院风气的变化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在最开始的时候,书院并非是如今的样子,当时各国纷争,儒家弟子站在时代的浪潮之上,在各个国家中都显露出了属于儒家的风采。

  面对妖兽入侵,这些人同样奋战在最前线,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大儒孟荀,如今的诚意关,便是当年孟荀抵抗妖族的地方。

  由于当时天下未能一统,国家之间各怀鬼胎,抵御妖族的联军也只是面对形式不得已所组成的军队,空有数量,却无战力。基本上一万兵马才会配备一个修士。

  这些修士还只有少数是官方指派,更多的都是自愿投身杀敌。

  在二十年前妖族攻势最凶猛的时候,孟荀便是一名随军的大儒修士,一日妖族入潮夜袭本部兵营,将军队人马给杀了个丢盔弃甲,死的死,伤的伤,即使侥幸逃过一劫的也毫无战斗意愿,尽数想着逃跑。

  可孟荀面对这局面却站了出来,一个人抵抗着成千上万的妖族,那日孟荀一人站在隘口,一篇篇先贤经典脱口而出,无数儒家正气形成的墨色流光杀入敌军。

  那一夜,世上的人都见识到了书生的血性,一个文弱书生身上的文气节节蹿升,从出神巅峰直接跨国入化,来到了纯青境,真可谓一剑曾当百万师!

  那日后半夜,妖族面对孟荀,心中终于产生了恐惧感,带着仅存的人马退走。孟荀由于耗费了过多的精气神,看到妖族退去,整个人直挺挺倒在了战场上,眼睛睁着,身体里还不断有正气窜出。

  这种情况持续到了第二天夜里,天上形成了一道正气长河横亘于关口,吓得妖族直到如今也不敢再次前来。这也是诚意关名字的由来。

  孟荀的儿子孟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新婚第二天便赶往诚意关,担起了守关之任。

  可这些毕竟只是往事,自从天下一统,诸子百家渐渐销声匿迹,儒家为了保全弟子,只能屈身投入秦国的怀抱。

  也正是自那时起,书院里的学生一批一批,渐渐多变成了望族子弟,终日沉浸在国家的强大之中,陷入风月不能自拔。

  近年来始皇开始派人在边境修缮关口,说要将关与关之间连接起来,组成一道高墙将妖族给隔绝在外,还给起了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叫长城。

  这下子书院里的学子们更加放心了,如此太平的环境里,修出来的正气哪有用武之地,渐渐的,书院学子随身怀正气,却再无当年孟大儒那样的血性了。

  李微尘听完,心里只觉愤懑,那些学子个个生来便有印记,修出文气却嫌弃的丢在一边不加以使用,反而是贪恋于辞藻,多少普通人在战斗力只能当作炮灰。

  多少普通人希望自己可以和那些呼风唤雨的修士一样,可是他们生下来,就没有机会。这是少年第一次如此深刻的感受到这个世界显露出来的恶意与不公。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