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劫将至,是逢戌亥之会更替,天地之气阴晦不明,扰乱天机,诸仙群佛莫能推演,陷于不睹不闻之境,用功于无色无声之中,看不明,识不透,致使灵台蒙昧,如若凡俗。
仙道渺茫,唯入元始众妙,如来涅槃,重塑金身,造化众生,方复真身。
盛会散罢,群仙诸佛各回洞天福地。有一顶戴凤翅紫金冠,身穿黄金锁子甲,里着赫褚黄袍,脚蹬藕丝步云履的美猴王孙悟空觑见三清,如来化元光遁去,再无踪迹。那美猴王的火眼金睛便咕噜乱转,想必顽性又发了。这只石猴纵是成佛,又修得性命圆满,达混元之境也脱不的他那先天灵顽。
只见这顽猴拽住太白老儿的鹤袖,滴溜溜一转,害得这太白金星差点儿跌倒。急得金星使个定身法才稳住身形,站定打一尘拂责问道:“大圣,老汉这朽骨头可经不住你几下的,大圣你这是要去那里?”这顽猴摇晃着头,抬手跳脚,打趣道:“自有耍处!自有耍处!”
托塔天王之子李哪吒蹬青鸾火凤双轮准备回云楼宫,正巧被那顽猴看见,美猴王撇下太白金星,溜烟似的七拐八跳的去追哪吒三太子。
但观这哪吒三太子,骨秀清妍,身非凡俗相,圣莲化金身,暧暧内含光,粉雕并玉琢,眉眼蕴英气,灵元造化仙,敕封三坛海会大神。
“三太子,可有空闲儿和我去耍耍?”孙悟空跳至三太子身前挡住去路问道。
哪吒三太子见是修得大正果位的斗战胜佛,生怕他缠住自己又去比斗,随即驱使风火轮逃离道:“大圣,我有事在身,恕不奉陪,还请大圣另寻他人去罢。”
顽猴听三太子说有事,不好再叨扰,暗想另寻他耍。行不三五步,眼睛咕噜一转,猜想这太上老道儿说的众妙之门是个什么东西,自己何不进去瞅瞅。随后神思默念,半天也不见动静,猜该不会是太上老道儿胡诌的吧。如果有怎么不让老孙也去耍耍。
非是大圣不能感应,实是大圣已达混元大罗之境,无生无灭,于真空妙有大觉,不入轮回。
美猴王想着自己感应不到,何不找他人试试,使个隐身法跟着三太子去了。
哪吒三太子弃了齐天大圣直回云楼宫,是与母亲素知夫人商谈此番应劫下界之事。原来哪吒有一个小妹,姓李双字贞英,是托塔天王成仙后其妻素知夫人所出,现年八岁。李贞英生的粉雕玉琢,神清骨秀,性格却十分淘气,又得大哥二哥疼爱,行事古灵精怪,天上神仙对她是爱恨不一。
少时,三太子回到云楼宫,驾下风火轮,风火双轮却变作两个乖巧小丫头,身形不过五六岁的样子,一个踩着三太子步子紧跟着的叫青杳,另一个满身火红光艳四处蹦跳的叫凤淑。看她两个怎样打扮:一个上穿绿绸短衫,下穿绿绸百褶裙,头上梳双丫髻,用红绳扎缚,杏黄丝绦腰上系,绣苍鸾青绿鹤氅窄肩披,粉面玉琢樱桃口,百伶百俐的是青鸾。还有一个身着绛红色广袖流仙裙,头上梳双丫髻,用绿丝带扎缚,腰上系着百鸟朝凤赤丝绦,脚穿粉底红鞋,似一团熠熠的火焰,顽皮可爱的名凤淑。
三太子向母亲素知夫人问安后,询问李贞英现在哪里,素知夫人向日里百般疼爱李英莲,见哪吒问得急切,打个掩护道:“去启明宫听故事了。”
三太子遂令青杳去捉李贞英回来。
青杳嬉问道:“是请呢还是绑?”
三太子严肃道:“绑!”
不消一刻,青杳到了启明宫,直去寻太白金星。宫里找了个遍,却不见星君和小公主。急的青杳把宫里道童都问遍了,大多都摇头不语,追问再三,从后苑来个道童说在那里看见星君追着什么人大喊:“且留步!”闻声进去却不见人。
青杳见寻不到人,只好速回云楼宫禀告。
三太子坐在丹桂椅上,心思不定,起身踱步走动,几次观望门外,也不见青杳回来。
素知夫人见哪吒在屋里徘徊,安抚道:“英儿往日里常去启明宫,短则一二时辰,长则一两日,青杳才去半刻,且坐下喝杯月宫拿来的琉金茗。”
三太子回位轻呷一口郑重道:“母亲向来不过问天界之事,遂不知万劫之事。此劫又不可言说,只得自己领会。现今流传此劫有大罗之下皆为凡的说法,小妹虽得仙体,却无道心,天道无常,瞬息变换,不得不早早防备啊。”
素知夫人听得此言急切道:“那应如何应对?可有保英儿的万全之法?”
哪吒道:“道无常道,菩提也只向心觅,非亲历不得返还本元。若...”
不等哪吒说完,青杳匆匆来到门外喊道:“主人,小公主不见了!”
哪吒连忙追问什么情况,青杳把道童的话复述一遍。
哪吒默默沉思一会儿对素知夫人道:“母亲,小妹或已下界应劫去了。”
“什么!这可如何是好!快去请你父亲来!”素知夫人着急道。
凤淑早已去禀告托塔李天王,但天王有事耽搁住,上未回云楼宫。
现天机未绝,三太子还猜得一些,但又不可多说。于是上前去扶素知夫人坐下道:“母亲且安心,小妹自有道缘,不必过多担心,接下来我们应准备下界之事。”素知夫人知三太子不会哄她,心里稍安定。随后托塔李天王也到了,三人怎样筹划暂且不表。
前说大圣跟着三太子来云楼宫,忽想起李天王之女李贞英来,隐身进去寻了个遍,未曾见人。转念又去寻太白金星,翻个筋斗就到。大圣蹲在启明宫屋脊螭吻头上,手搭凉棚,看见李贞英在银杏仙树下耍顽,便跳到银杏枝头上观看。
李贞英趁着三太子赴会悄悄溜出去,一路转悠到启明宫盼着她白爷爷回来给她讲大闹天宫的故事。不成想她白爷爷不在,只好到后苑等太白金星。
李贞英闲来无事,告求树爷爷得了一根三尺三寸三厘长的银杏仙枝,在那树下胡乱挥舞,口里念道:“吾乃齐天大圣孙悟空,尔等天兵天将速速来着打!”说完耍起疯魔棍法。刹那间银杏叶翻飞,在李贞英周身流转,棍到处漫天金霞。
大圣斜坐在树杈上,看着李贞英耍起“打狗棍法”,银杏叶随之飒飒掉落翻飞,心内想,这老树儿还真配合。
随后大圣顽笑道“嘿,那李家丫头,你的打狗棍法可能降伏十万天兵天将?”
李贞英突兀听见有人问她,收了“神通”,寻声看去,却是个头戴紫金冠,身穿黄金甲的漂亮猴子,倒和白爷爷讲的齐天大圣十分相似,遂想了个主意试一试他。
李贞英抬头看着大圣傲气道:“那是当然!我这神通可是跟齐天大圣孙悟空学的,莫说十万天兵天将,就是四大天王来了也得惧我三分!”
大圣听后暗笑想,四大天王是你老子部下,那些个脓包怎不让你三分。嘿,俺老孙还未认你做徒儿,你倒认我做师傅了,那就让俺老孙仔细瞧瞧。
随即大圣翻个筋斗落在李贞英身前问:“丫头,你可知老孙是谁?猜着了俺老孙带你下界去玩玩儿。”
李贞英翻个白眼道:“还用得着猜啊,能在三界遨游,无拘无束的猴子,除了齐天大圣孙悟空还能有谁?”
大圣道:“即知俺老孙名讳,怎得不怕我?”
李贞英昂首挺胸道:“我只知无法无天,那里识什么怕字!”
大圣暗想:这丫头性格倒合我口味,且试一试她。
大圣道:“丫头,如果你能从老孙身上摘下一根毫毛,老孙就收你做徒弟,如何?”
李贞英自从听了齐天大圣大闹天空后就朝思暮想的想拜大圣为师,只恨家兄管教甚严,大圣行踪又不定,时至今日才得一见,那里会不愿意。
李贞英噗咚一身跪倒在地准备行拜师礼,大圣连忙阻止道:“丫头,你可还未通过老孙的考验呢,可行不的如此大礼!”
李贞英使劲弯腰,身子却纹丝不动,随即起身绕着大圣转,仔细勘察大圣身上有无掉落的毫毛,若是有,岂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大圣见李贞英绕着自己转过三圈,也不动手,说道:“丫头,自老孙得了仙体,身上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如今成了佛更是变化无方,神机百变,凭你一个小丫头是不可能拔下来的,”
李贞英慢慢细看,忽然发现大圣头顶上有一根金色长毛左右摇动,有挣脱离体之象,遂停在大圣身前道:“我听太白爷爷讲,法无常法,道无常道,师傅你怎么能这么肯定呢!”
说完踮起脚伸出右手把那根金色长毛轻松地拔了下来,摊在手里喊道:“师傅,你看!”
大圣眯眼看着李贞英,心里道:没想到三清那三老儿的众妙之门有些门道,自升大职正果三百年,证得混元无极,没想到依然不得大自由。既如此我可要好生去玩玩。
大圣回应道:“老孙说话算话,就认了你这个徒儿。并且教你一样好东西,丫头,你可要看仔细了。”大圣说完以指做笔在空中写下四个字。
李贞英收了毫毛跟着念道:“众--妙--之--门。”
等李贞英念完,大圣发现四周并没有变化,右手挠头道;“要不丫头你再念一遍,记住,要用心去念。”
道无常道,诸行无常。
李贞英闭眼虔心去感受,彷佛那四个字拥有引力一般,李贞英缓慢地伸出右手去抚摸,渐渐的人也跟着浮了起来,心领神会念:“众妙之门。”
刹那之间,云雾蓬生,金灿的银杏叶婉转飞舞,又隐有龙吟凤哕,仙音袅袅,自虚空中升起一道天门,天门左右各镌有一行楷书大字:师传灵明三界游,嫁衣道源天地幽。
大圣看着众妙之门显现,紧跟着李贞英准备进去,忽天灵盖被人打了一钢镚儿,从门内传来声音道:“顽猴,回你的花果山去!”
大圣飘身下地,掏出金箍棒指着天道:“三清老儿,老孙天生地养,爱去哪儿就去哪儿,用得着你管!”说完一溜烟儿不见了。
太白金星从大罗天赴会后出来与九曜星闲坐一会儿回来,远远望见自家启明宫里升起一座天门,急急赶进去,看见李贞英消失在天门里,大圣翻个筋斗走了,慌忙喊一句:“且留步”。赶到苑里,一人也无,单看见浮在空中缓慢散去的四个字,鬼使神差的念了一遍,眨眼间也不见了。
话说三清同如来与玄穹高上帝自太极殿化元光后,一起到天外天,布四象八卦无极阵。但见元始天尊掷拂尘定青龙位,灵宝天尊掷玉如意定朱雀位,道德天尊掷蒲扇定玄武位,圣佛如来掷十二品莲台定白虎位,四象归位。又摘星揽月,落定八卦十二宫,星辰流转,行运太极阴阳,往返永生,无极阵成。三清如来暂留天外天,令玄穹高上帝回凌霄宫统领天庭事务。
戌会终而亥会之初,流星群划破天际,散落四大部洲,海外仙洲三山。但见星陨如雨,火灼九天,其势胜万马奔腾,一泻千里;落地惊雷,振聋发聩,其力毁山填海,化为齑粉;火燎峻林,炎龙吐舌。砸中的烟硝云散,挨边的焦如炭灰,跑得慢的丢儿弃女,撕心裂肺,阿鼻地狱尚不过如此了。
天地遭此大劫,致使万灵涂炭,邪魔横生,世间万灵苟命求生。活命的不思进取傍名逐利,逃命的丧尽人伦烧杀抢夺,有钱的买卖红尘淫亵妻女,有势的人面兽心沐猴而冠,逐名的趋炎附势,图利的忘恩负义。天地蒙尘,万灵生机衰颓。哪知一时的富贵名利到头不过是过眼云烟,皆是一抔粪土。殊不知任意心态,皆含道数,其有生有灭,又有长有消。道境至真,攒簇五行,暗合阴阳,使无穷变化,借天地之生机得长生证金身果位。
其间有一颗流星从天外直击太和山。太和山玄岳仙宗宗主清虚元妙真君张玄素自太和殿急出殿门捻诀默念真言凌空显现九霄,右手斜握真武剑,左手捏剑指划太极,心运《玄要》,真气顷刻运转九九八十一大周天,凝集剑势,挥剑瞬击陨星。只见火星四射,碎屑万千,待天开云散,流星速度却依然不减,势如破竹般直砸太和山。太和山各峰掌座长老远观流星疾速下降心如火燎,恐万年道场毁于旦夕,好在道境深厚,刹那间心神合一临危不惧,速命各峰弟子四散开来阻击散落碎星。各峰掌座长老捻诀御佩剑电光火闪之际飞至清虚元妙真君跟前。
真君抬眼四顾,看见各峰掌座长老皆在,甚感欣慰说道:“此是我之劫难,强力不能破。你们定要护住太和山根基。”说完御剑抵天陨。
其余人御剑飞至八方,手捻太清诀,判阴阳,定五行,口念《玄要》真言,八卦图现,大五行颠倒阵成。阵成倏然间,金光霞满天,瑞气腾氤氲,阴阳双鱼齐空游,阵眼处真君更胜天仙,头戴鱼尾冠,无忧鹤氅穿。云履登足下,锦带飘腰间。皓首苍颜,颌下缀白雪,手中真武剑,势平天陨星。
陨星破开云霄速度层层递减,真君眼见不能逼停流星,还眼相看修行之地,曾经过往走马观花,不期得悟道机,神念一定,绝不能让这里毁于一旦。神君挽剑掐诀,施展《玄要》秘术燃烧肉身以地仙修为不遗余力的拦截流星。登时火光崩起,惊雷鸣响,神君以手托星,陨星终于开始缓速下降。此时离地千尺,地面上黑烟漠漠,红焰腾腾,旋即已到百尺,灼灼金蛇,烈焰彤彤。霎时陨星无声落地,真君却渺无踪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