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

我在镇魇司里混功德

【077】婚事

我在镇魇司里混功德 old杜 2100 2021-06-29 17:00:00

  赵空烈进屋后,径直在白素玉的对面坐了下来。

  “白姑娘……”

  赵空烈道:“有什么话,你现在可以说了。”

  白素玉拿起酒壶,给赵空烈倒了杯酒,道:“这是白家自酿的梅花饮,味甘醇香,赵大人请饮酒……”

  未免失礼,赵空烈举杯轻轻呷了一口,才道:“赵某不喜饮酒,且今日也不是来饮酒的,白姑娘,有话还请直说。”

  说老实话,他其实不是很适应此时的气氛。

  孤男寡女不说,还是第一次见面,这上来就喝酒,实在是有些尴尬。

  白素玉也不勉强,道:“小女子今年十八,已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赵空烈只是默默的听着,心中没有丝毫波澜。

  换成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此时恐怕就会有些其他的联想。

  但赵空烈却是毫无触动,并不觉得白素玉的话和自己有丝毫联系……

  “数月之前,太平王府的人来到白家下聘,欲与我白家联姻。”

  白素玉道:“此事一经传开,白家上下,有人乐见其成,有人强烈反对。赞成的那些人我就不说了,这反对的人当中,就包括我,以及我的父母。”

  赵空烈来之前,就已得到苏训的吩咐,因此只是默默聆听,并未开口发问。

  白素玉心中也是颇有些好奇,道:“赵大人,你就一点也不好奇,我为什么会反对么?”

  赵空烈心中不由摇头……

  我不问,难道你就不说了么?

  女人真是麻烦,别忘了,现在是你有事求我,痛痛快快把话说完不好么?

  “为什么?”

  腹诽归腹诽,面子上总要过得去,他面无表情的问了一句。

  白素玉本是个冷清的性子,但不知为什么,见到赵空烈一本正经,少年老成的样子,忍不住就想逗他多说几句话,口中便道:“你不妨猜上一猜,到底是谁想要娶我?”

  谁想娶你?

  赵空烈心中不由算了算……

  太平王府此时应是四世同堂,老王爷今年八十多了,世子今年亦有五十多,能与白素玉相配的应是第三代,年龄基本都是二三十之间。至于第四代,最大的也不过十多岁,年纪小的甚至还在吃奶……

  而白素玉乃是是白家上三房的嫡女,身份地位摆在那里,王府第三代里,能与之相配的多半就是那位小世子武安山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问道:“是武安山?”

  白素玉闻言,却是笑了笑,道:“若真是他,我也就答应了,毕竟年龄、身份都算合适。我身为白家女,自小就懂得一个道理,婚姻大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是由不得自己做主的。

  与我而言,只要能找到一个相对合适,不是那么太差的夫君,便已是一件幸事。其他的,却是不敢太过奢求。”

  不是武安山?

  赵空烈皱了皱眉,心中不由琢磨,除了武安山之外,王府第三代还有哪些合适的人选。

  随即他又想到另一种可能,若不是第三代的话,难道会是他们的父辈?

  “你不用再想了……”

  白素玉见他皱眉,却是自己揭开了谜底,轻声言道:“想娶我的,非是别人,恰是当代太平王府的当家人,那位老王爷!”

  老……老王爷?

  真是活见鬼了,这老头都八十多了,还有这花花心思?

  赵空烈脑中瞬间就闪过一句著名的诗句……

  一树梨花压海棠!

  白素玉见他愕然,便道:“你亦觉得不可思议是么?”

  这个……

  赵空烈想了想,前世古时,类似的事情其实也不少见,否则又何来这句‘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诗句?

  当然,想归想,嘴上却是不能这么说的,便道:“若此,回绝也就是了,难道他太平王府还想强娶不成?”

  “这倒不至于,他太平王府虽然强横,但我白家也不是什么软柿子,只不过我白家人心不齐,此时当家做主的又是我大伯……”

  白素玉轻轻摇头,叹道:“我大伯对此倒是颇为动心,虽未一口答应,但也没有回绝,只说婚姻大事,需要慢慢斟酌。”

  对这些深宅大院里的事,无论前世,还是此世,赵空烈都是不甚了解。

  听到这里,他也不知该如何接话。

  此外,他心中还有个疑问……

  这事与我有任何关系么?

  又或者说,与自己的那位顶头上司,又有什么关系?

  白素玉道:“此事到了这里,其实只是个开端,若是没有后面的那些事,我父母也不会托人找到苏大人那里……”

  果然还有后续,赵空烈点了点头,道:“愿闻其详。”

  白素玉道:“赵大人,你对太平王府有多少了解?”

  赵空烈摇了摇头,道:“赵某生于市井,不过草民一个,只知王府大名,却是谈不上了解。”

  白素玉道:“你那可曾听过‘太平让江山,武帝定乾坤’这句话?”

  赵空烈点了点头,道:“小时候,听父辈们讲古的时候,倒是听说过。”

  太平让江山,武帝定乾坤……

  这话说来,要追溯到大晋尚未立国之时。

  当其时,武家有四兄弟,老大武烈,老二武沛,老三武勇,老四武断。

  老大武烈便是后来的晋太祖,其人天资聪颖,胸有丘壑,起兵不久,便被很多人看好,言其有帝王之像。

  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些人的眼光,不过十数年,武烈便平定四方,建立了晋国。

  而在这其中,他的三位兄弟亦是出了大力。

  尤其是老二武沛,其人天生神力,四十五岁那年,便已至大宗师之境。

  战场之上,他虽是帅位,却常常亲自陷阵冲锋

  强绝一时的武道修为,再辅以天生神力,刀下几无一合之将。

  可以说,没有武沛在前冲锋陷阵的话,武烈很难在短短十数年内就平定四方,就更别提建立晋国了……

  是以,这便导致了一个难题。

  这大好江山打下之后,到底应该由谁来坐?

  当其时,大多数人都是看好武烈的。

  毕竟从法理来说,他才是正统。

  此外,坐江山可不是打江山,文韬武略缺一不可,并非谁的拳头大,就一定能当一个好皇帝。

  但看好武沛的人,亦不在少数。

  毕竟他是天下兵马大元帅,麾下高手如云,更兼有武卒百万。

  他若是想坐一坐皇帝的位置,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