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开局拐走赵子龙

第151章 真话与假话

三国:开局拐走赵子龙 金原子 2112 2021-08-13 16:17:44

  “哈哈!郝帅,你这个目不识丁的大老粗,拽什么文。”

  面对郝帅的认怂,刘莽并没有抓着不放,

  此时不给郝帅面子,其实就是不给夏育面子。

  更何况,郝帅所谓的得罪,在刘莽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丢面子的是他郝帅。

  “郝将军客气了,先前郝将军带人前来迎接我,有什么得罪的呢?不过是跟我开了一场玩笑,我等军旅之人,不拘小节,郝将军不必放在心上。”

  “哈哈,好,不愧是段将军的师弟,旁的不说,光是这份气度,就有当年段将军的几分风采。”

  夏育抚须赞叹道,将此事翻篇。

  鲜卑单于檀石槐,

  十年前,在高柳县以北3 0 0多里的弹汗山建立了王庭,

  他北拒丁零,东退夫余,西击乌孙,几乎完全侵蚀了匈奴原先的地盘,鲜卑领土东西长达一万四千多里,南北宽达七千多里,

  幅员辽阔,其下兵强马壮,气势很盛。

  刘莽等人安顿了下来,赵云黄忠等人,夏育让刘莽自己安排,刘莽让他们作为自己的亲卫,融入了军队。

  刘莽再次见到夏育,是在另一个军帐内,

  军帐内十分空旷,其正中,放置了一副精心制作的沙盘。

  刘莽一进入,就被这沙盘给吸引了注意力。

  “呵呵,这是我从段将军处学来的沙盘推演之法。”

  夏育笑着解释道,以为刘莽是震惊自己为何会他们的独门秘法。

  “刘莽,你对这一次战争有什么看法?”

  军帐内只有夏育跟刘莽两人,

  显然,这是夏育对刘莽的考较,或者说提携。

  夏育若真的想要知道刘莽的看法,那么必然会在议事的时候直接提问,而不是私下里。

  私下里的提问,有很多转国的空间,

  刘莽即使回答得漏洞百出,

  夏育也可以及时指出,不让刘莽在众人面前丢脸。

  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让刘莽丢了段颖的脸。

  刘莽闻言收回目光,他的面色凝重,

  说起对此次战争的看法,

  刘莽脑海中的第一想法自然是后世的记载。

  此次对外战争,大汉可谓是元气大伤,三路大军全线崩盘,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主帅各自带着几十名随从逃出升天。

  刘莽抬头直视夏育,认真地询问道。

  “将军,您是想听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哦?假话如何,真话又如何?”

  夏育没想到刘莽的回答是这样的,顿时坐直了身体,感兴趣地问道。

  刘莽见夏育一脸期待,而不是不耐烦,

  他心中松了口气,开始侃侃而谈,

  就怕夏育是那种乾纲独断,刚愎自用的人,还好,他不是。

  “假话自然是,我大汉,武运昌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此次对鲜卑战争,必然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夏育不置可否,这都是套话,

  “那真话呢?”

  “真话就是,我其实并不看好此次的对外战争。”

  “哦?”

  夏育相当疑惑:

  “我听闻刘莽你是在洛阳的时候,是个十足的主战派,

  无论是论战太学生,还是在其他时候,你都是坚定的支持对鲜卑开战的,为何此时却如此这般?”

  刘莽后续的情报,已经在昨晚送了过来,

  因为是段颖的师弟,洛阳那边的人,给出的情报十分详尽,

  “大汉天威,不容侵犯!”

  刘莽的声音斩钉截铁。

  “对外战争是必须的,檀石槐自桓帝时期,就开始劫掠我大汉百姓,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如果继续任由鲜卑劫掠我大汉,那么长此以往,民心将尽失,军心亦不可用。

  我们必须打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让鲜卑知道,我大汉不是乌桓匈奴之流,不是他可以肆意染指的。

  当然,这是战略角度的意义,

  从这次战争来看,

  对我们来说,形势却不容乐观,

  最不容忽视的一点,那就是我大汉近年来,实力过于分散,再加上天灾不断,

  国情不稳,难以久战。

  而且,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檀石槐此人,勇敢健壮,富有谋略,

  在他的率领下,鲜卑一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没有人的成功,完全是依靠侥幸,

  即便一次两次,可以是侥幸,

  但一直都凭借侥幸,是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鲜卑在檀石槐的带领下,能够打下这么大一片疆域,

  这说明无论是他们的指挥,还是他们的兵马都足够可怕。

  而我大汉,近年来更是连年灾祸不断,后勤补给无力,输不得,

  也是输不起。

  而越是不能输的战争,往往越是容易输。”

  最后一条是刘莽的私货。

  夏育沉默不语,

  他不是很认同刘莽的观念,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一一

  墨菲定律。

  不过,

  夏育同样对这次的对外战争有很大的担忧。

  他的立足点与刘莽不同,

  刘莽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看,猜测此次战争并不会胜利,或者并不会简单地胜利。

  而夏玉则是站在微观的角度,以一个久经战场的老将的视角去看待的。

  后勤方面,对于如今的大汉,确实是个问题。

  而且初春就出征,

  对于并不适应关外严寒的大汉军队来说,本身就处于劣势。

  塞外,是游牧民族的主场。

  而鲜卑吸收了大量外族的兵力,此时兵强马壮,人数众多,并不弱于大汉此次出动的兵马。

  唯一可以操作的就是,

  此次三方出击,可以互为犄角,相互呼应。

  而且三方带队大将,又都是大汉中年一代中的佼佼者。

  这给战争胜利,加了砝码。

  军帐内安静了好一会而,夏育才重新打破沉默。

  “我想知道,既然刘莽你觉得事不可为,又为何却不劝阻陛下,反而亲自前往前线来?”

  夏育的眼神保有深意,看向刘莽问道。

  在夏育看来,

  段颖的师弟,绝对不会是一个无能之辈,

  明知必败的战争,也硬要置身其中,那岂不是白白断送自身的前途?

  夏玉相信,

  既然刘莽带着段颖的书信前来,那么赴任之前,必然就未来的战事请教过段颖,

  不然的话,刘莽也太过于蠢了,放着好好的大汉军神不用。

  以段颖的脾气,

  若是此战必败,他哪怕是冒着骂名,也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师弟以身犯险的。

  对于段颖的护犊子,夏育深有体会,

  毕竟,曾经自己也是段颖手下的牛犊子,也曾多次被段颖保护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