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天降祥瑞,龙子降生
皇后被刘贵妃压制多年,受尽冷嘲热讽,想她堂堂镇国公的嫡女,竟然要看一个丫鬟出身的卑贱妃子的脸色,她早就暗恨在心。
不过张皇后不像废后那般,她喜怒行不于色,也从不与皇帝正面对抗。
她喜欢背后玩弄权术,翻云覆雨。
皇后难得有个掌权的机会,自然是要做的尽善尽美,就算皇帝不看中她,太后和镇国公张氏一族都会借此机会给她正名。
大司成直接给春喜班下达命令,何时出场,如何演出,决不允许有任何纰漏。
王辛夷暗自记在心里,准备实施计划。
很快到了作丧乐的时辰。
皇帝果然来了,不为娴妃,也为唯一的皇子。
座位设在灵堂前正厅,皇后和一众妃子也都来了。
最先进行的环节是和尚超度。
接着是奏哀乐。
最后一个轮到春喜班唱丧曲。
高座上皇后身着精致的白色宫装,这是她第一次与皇帝并肩主持大事,她才是一国之母,合该母仪天下的那一个。
“皇上,国舅特地请了京城名伶唱丧曲。娴妃妹妹生前最爱戏曲,听了定会走的安生。”
“皇后有心了。”
皇帝不咸不淡的赞了一句。
娴妃生前并不受宠,只因怀了唯一的龙嗣,才被升为妃。
皇帝看中的至始至终就是她肚子里的皇子。
这也是王辛夷要赌一把的筹码。
锣鼓响起,众人都看向台上。
只见一个穿着大红色袍子,戴着面具的小个子戏子,踩着踉跄的醉步,跳上了看台。
“放肆!”
皇帝当即勃然大怒。
皇后都惊呆了,面白如纸的看着台上红色的矮子蹦来跳去,还大声笑着。
台上的人不以为意,越跳越欢腾。
白色的面具画着笑脸,与周围的场景格格不入,十分刺眼。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天降龙子!旺我神武!”
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寂静,落叶可闻。
前来吊唁的臣子及其家属都吓得跪倒一片,大气不敢出。
疯子!疯子!不知道书中云: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人人都知道皇帝刚死了唯一的龙嗣,竟然有人胆敢当面戳皇帝的痛楚!
皇帝怒极反笑。
“好!好一个天降龙子!旺我神武!”
“朕倒要看看你是何方妖孽,竟敢触犯天威!妖言惑众!
来人!把他给我押上来!”
“皇上不可啊,此人诡异,必定是刺客,不可让他上前啊!”
大内太监总管高辛士立刻挡在皇帝面前,一副随时为皇帝去死的模样。
皇帝摆了摆手,“带上来。”
面具下的王辛夷松了口气,第一步赌赢了,皇帝果然没杀自己。
王辛夷跪在皇帝面前,太监撤了面具。
一张十岁稚童的脸便出现在皇帝面前。
皇帝大惑不解,问道:“小子,你是何人?你可知这是何处?”
王辛夷抬起头与皇帝对视,毫不怯弱的说道:“回皇上,草民是王方海王太医的嫡长子王长卿。”
皇后眼里闪过慌乱,厉声喝道:“他就是逃犯王长卿,他是来刺杀皇上的,快杀了他。”
立刻有人挥刀砍向王辛夷。
“吭!”的一声,高辛士的浮尘轻松的击退了来者的刀。
高辛士是大内武功仅次于曹三水之下的大监,一般的大内侍卫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皇上的话你们都不听了,还不快退下。”
高辛士的话成功的让周围还想动手的人停了下来。
皇后看了一眼出刀的侍卫,侍卫立刻退到一旁。
王辛夷又一次死里逃生。
“皇上,草民跳的舞叫加官。
想必皇后娘娘很熟悉“加——官——”舞吧,王辛夷卡着皇后的软肋,故意将加官两子拖得极长。
众人看向皇后,皇后白着脸怒喝,“一派胡言,本宫怎会知道这些民间不入流的舞蹈。”
皇后面色严厉,话里却少了之前致人于斯的威严。
王辛夷这是在威胁皇后,她已经知道娴妃不是死于难产,而是死于贴加官之刑。
所以,听到“加官”二字,皇后明显势弱。
皇帝这会反倒没之前那么生气了,他是天子,没人能在他眼皮底下耍花招,除非他愿意纵容他。
眼前的少年不过是想救王家而已,不过他倒要看看他能有什么办法改变天子的金口玉言。
无论他说出什么恭维的话,都不会改变他的决定,因为王方海必须死,他不死,媛媛(刘贵妃的闺名)就要受罚。
他之所以留着他的命,就是因为看到了她和皇后之间的哑谜。他要看看是否有机会将皇后拉下马,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曾允诺立媛媛为后。
“哦,朕问你,那你为何在娴妃的丧礼上跳加官。
朕虽然远在庙堂,对民间的事还是有所了解的。
这跳加官是用于喜事。”
“回皇上,草民正是为皇上贺喜。
草民昨日梦到一条五爪金龙飞落皇宫方向。正当臣好奇的时候,突然有一个端庄高贵的女子出现在草民面前,她说自己是娴妃,让草民为她接生。
草民从未见过如此高贵的女子,她沐浴在五彩的神光中,一条金龙从天而降,钻入那女子的腹中。”
“一派胡言!”皇后重重的在桌子上拍了一下,厉声说道:“娴妃已经殡天了,又怎能生出龙嗣。
就算娴妃要托梦求救,又怎会托梦给一个黄口小儿,连你父亲都治不好娴妃,你能做什么?”
这话成功引起众人的怀疑,任谁也不会相信一个小孩能医人,更别提接生了。
接生自古是产婆的事,宫里有时代培养的御用产婆,技术好,经验丰富,她们在生孩子方面的技术,比御医都专业。
“皇上,微臣也觉得王家小儿是胡言乱语,他分明是想为父亲开罪,才会诓骗陛下。”
兵部侍郎从新收到镇国公的暗示,立刻向皇帝进言。
“是啊,皇上,臣活了半百,从未听说,这……这已经去世的女子,还能生出孩子。”另一个大臣也跟着复议。
王辛夷发现皇帝脸色阴了几分,这明显是信了那些小人的话。果然哪朝哪代都小不小心怀不轨的奸臣。
她能救小皇子,难道不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他们竟为了争权夺利,见死不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