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我能治好你儿子的病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江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好的良心?
“好啊,这是你自己找死!”
老太太咬牙切齿,拿着刀就朝江沉冲了过来,那刀已经被她磨得很快了,寒芒闪烁,要人命只在须弥之间。
“等等!”
此刻白卿卿终于睁开了眼睛,电光火石之间她冲着老太太喊道。
“别杀他,我能治好你儿子的病!”
那老太太离江沉已经不足寸余的距离,她猛地顿住了脚,双手一颤,手里的刀“哐当”一声落在了地上。
“你说什么?”她回过头看向白卿卿。
“我说,我可以治好你儿子的病。”
“你骗人,那么多大夫都治不好,你一个小姑娘,你凭什么?”
“我说治好就能治好,你可以不信我,但是你儿子都已经病成这个样子了,你要是杀了我,我敢保证再也不会有第二个人能治好他的病。”
老太太的眼神中出现了一丝犹豫的神色。
现在她最担心的便是她儿子这个病了,若是这个姑娘真的能治好,旁的还有什么要紧呢?
“你最好别给我耍花招。”
老太太最后还是松了口。
“放心吧,现在就带我去看看你儿子吧。”
老太太还是不放心,将白卿卿的手捆了好几圈,像是牵牛一样牵到了她儿子的卧房。
此刻躺在床上的青年似乎比昨天更严重了,出气比进气还多,眼看着便要不行了。
老太太一看儿子这个样子,眼泪就包不住,她急切地催促着白卿卿:“你先去给他把脉。”
白卿卿:“我不会把脉。”
老太太一听这句话,眼睛登时睁圆了:“你耍我?”
“但是也不必把脉,因为你儿子这个根本就不是病。”
“不是病那还真能是天谴不成?”
老太太不相信这个,县里的人都说她们做了亏心事,所以老天爷要惩罚他们。
可是若是苍天真的有眼,那他们这一家人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所有苦难都落在了他们这一家人身上?
“你先告诉我,他生病之前都发生了什么?”白卿卿问道。
老太太一听这话,眼珠子转了转,却咬死了牙关怎么也不肯说。
“你要是不说,我也没办法,到时候大罗神仙也救不了他,这可是你儿子的性命,你可想清楚了?”
白卿卿威胁道。
老太太一下慌了:“我说,我说。”
“他……他们吃了朝中的官兵!”
是啊,他们不仅吃了人,吃的还是官兵,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就算是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做这样的事啊。
“当时那群官兵路过我们这儿,找到县令,要县令给他们安排住处,还要好酒好菜杀鸡杀鸭地伺候他们。
可是天灾都成这样了,我们这些老百姓饿都快饿死了,哪里还有什么好吃好的地招待他们?
伺候得不好,他们就发了火,一口一句骂我们是刁民,说是要上报朝廷,还要治我们的罪。
天地良心,我们最后一点粮食都快被他们吃完了,他们还不满足。
最后是县令发了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他们饭菜里下了迷药,就是昨天用来迷你们的那个药还是那天晚上用剩下的呢。
这些官兵实在招人恨得很,那天晚上县里的青壮年都去帮忙了,我们家柱子也去了。
后来,县里的人就开始染上了这种怪病。
他们说,是因为我们杀了人,所以是报应来了。
可是真有报应,也该报应在那些狗日的官兵身上啊,凭什么报应给我们?”
老太太是被命运逼得太狠了,最后仅剩的那点良知,在看到儿子一天天病重,成天都喊着饿的时候,彻底消磨殆尽了。
再不给他吃儿子真的就要饿死了,可是家里真的快要断粮了。
直到白卿卿和江沉送上门来的时候。
她知道,是儿子的口粮到了。
白卿卿听到这里便彻底明白了。
这下就彻底说得通了。
“难怪呢,难怪这病青壮年得的比老年人,男人得的比女人的多,得了之后一直喊着饿却总也吃不饱,那是因为感染上寄生虫了啊。”
“寄生虫?”旁边的妇人跟着念了一句。
“一定是县令那天晚上的肉没做熟,他们吃了寄生虫的卵进去。
他们所有的营养都被寄生虫吸收了,寄生虫越长越大,需要的营养就越多,可不是就越吃越多,越吃越饿吗?”
“可寄生虫是什么?”古代的人对卫生知识并没有那么了解。
“我知道。”江沉在旁边应道。
“医书上面有说,肉虫状如烂杏,赤虫如生肉,苗疆称其为蛊。”
“这你都知道?”白卿卿有些意外:“你一个武将,还要研究医书?”
江沉只笑了笑,没有说话。
当初他中状元的事被江家压下,天下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也曾饱读圣贤书,他也曾满心抱负治国平天下。
如今,那寒窗苦读,满口圣贤的人摇身一变,成了朝中最大的奸臣,想想也觉得讽刺得很。
“那现在怎么办啊?”老太太着急地问白卿卿。
“这简单,你去药店买乌梅三钱、细辛一钱、干姜一钱、黄连一钱、桂枝两钱、花椒一钱、附子一钱,打成丸药,再买半斤万年青来。”
白卿卿跟随小老头,东西学得不精但杂,恰好,这治寄生虫的法子她学过。
到了这个时候了,老太太自是将她的话奉为圣旨,刚好昨天白卿卿给她塞了一百两银子,拿着这钱便去找郎中了。
这县里的医馆虽说大多都关了门了,但是张老太太在县里多年,街里街坊,找到相熟的郎中抓点药倒是不难。
很快,老太太就把药拿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