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安心搞事业
“郡主,你在说什么?”
“我说,没有人要她,我要她,正好我这里缺人,我以后养着她。”
这话说出来掷地有声,但是邹老爷子却笑了。
“郡主,您现在年轻,有许多事情不懂,我若是自私一点,想要保住女儿的命兴许就答应了。
但是这会坏了整个江家的名声啊,再说了,养一个身子不干净的未婚女子在府中,您的相公也不会答应啊。
“我相公?”白卿卿笑了一声。
她吩咐身边的小北:“你去问问二少爷,我要把如茵留在身边,他同意是不同意?”
“是。”
江舟哪里有不同意的?他欺软怕硬、软弱成性,现在就连白卿卿和江沉那点儿事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小北很快就带了消息回来:“少爷说她同意。”
坐在首位的秦氏听到这话,恨得牙齿痒痒,这个死女人,才几天的时间,竟然把她的儿子吃得这么死,连这种事也能说答应就答应。
邹夫人听到这话再也控制不住了,从座位上站起来,一把朝如茵扑过来。
“不死了,不死了,咱们说什么都不死了。”
她站在如茵面前,像是一只老母鸡护住崽子一样将她护在身后。
她看着邹老爷:“她好歹是咱们的女儿,既然是郡主娘娘说要帮我们,你就放过她吧,以后是好是坏以后再说吧。
你若再逼着她,就把我们母女二人一同逼死了吧。”
邹老爷子看着这般模样,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他看着如茵:“我邹某一生清廉公正,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遇到这样两难的境况,我也没有想过,我生的女儿是这样贪生怕死之辈。”
这一句话,让如茵整颗心沉入谷底。
却又听他道:“既是你自己选择的路,这就罢了吧,往后我和你娘都管不着你了,一切都是自己的造化了。”
他说罢,转身朝着白卿卿跪了下去。
“邹某谢过郡主娘娘。”
白卿卿吓了一跳,立刻去扶邹老爷子。
他却如何不肯起来:“郡主今日大恩大德,邹某无以为报,邹某没有子女缘分,一生总共就这么一个女儿,如今受您庇佑,邹某感激不尽。
往后如茵在您跟前,还求您多费心,若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您多担待。”
说完,他头往下,磕了下去。
白卿卿看到这一幕,竟是没来由地感动。
这是一个古板的父亲,一生只读圣贤书,让他几乎一根筋,所以他指责自己的女儿贪生怕死。
但是他也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女儿,他宁可曲下膝盖,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改变一生的信仰。
所谓父爱,也不外如是了吧。
如茵大约也看懂了父亲的情感,在他们夫妻离开的时候,她泪如泉涌。
“爹,娘……”她在他们身后喊。
“女儿不孝,你们承欢二老膝下,将来,你们多保重。”
这句话像是有千斤重力一般,走在前面的邹老爷子忽然就垮下了肩膀。
他没有回头,朝着门外步步坚定地走了出去。
秦氏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又意味儿深长地看了一眼屋子中间的白卿卿和如茵。
“好歹也是耕读世家,养了这么一个不知羞耻的女儿,脏了身子也敢往家跑。
也是,跟着这样的人混在一起,能成什么好样儿。”
她的语气不阴不阳,像是刻意压低了声音一般的自言自语,却又刚好落在白卿卿的耳朵里。
白卿卿一抬头,那目光吓得秦氏猛地往后一缩。
如茵和白卿卿回了云栽院,她跪在白卿卿面前对着她磕了三个响头。
“少夫人一共救了如茵两次性命,平安县一次,现在一次,大恩大德今世难以为报,少夫人放心,请少夫人受如茵三拜。”
白卿卿赶紧扶她起来:“谁说我是真心救你了,我是真的需要你。”
“需要……我?”
如茵有些错愕。
“当然,你看到我院中的这些东西了吗?”白卿卿说的是她的那些化妆品。
如茵点了点头。
“这些东西现在有多受欢迎相信我已经不用再给你说吧。”
的确,虽然如茵不曾接触过,但是哪个女人不爱美?但凡说到胭脂水粉,谁不会第一时间想到白卿卿的珍珠玉面膏?
只是这个一盒难求,就算是宫里的娘娘们想要,还得排队呢。
“这个东西现在供不应求,光靠姣姣她们几个人做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刚好,我手上还有一些闲钱,所以打算盘下一个院子把规模阔大些。
现在就是缺一个管账的,你想想,一个识文断字有才识的女人谁愿意帮我干这些啊?所以这些活儿当然只有你能干咯。
所以你留下来,算是帮我的忙,不过不白帮,我会付你工钱的一个月五两怎么样?”
“这么多?”如茵以前当小姐的时候脂粉钱才一月二两呢。
“不多,不多,你现在可以财物总监,这点钱算什么呢,干得好,我还给你股份呢。”
如茵万万没想到,她不仅没有死,还误打误撞能靠自己挣钱了,日子竟能比从前干得更好。
“可是……”
如茵不明白:“少夫人,您现在又不缺银子花,而且郡主朝廷每年还要给俸禄呢,您何必需要抛头露面挣这些钱?”
“谁说我不缺银子了?我缺得很。”
这世上谁会嫌弃银子多呢?便宜的衣服总没那么好看,高档酒楼里的饭菜更加可口,一匹良驹千金难求。
还有她的姨娘,要让她在白家有尊严地活下去,要无忧无虑地颐养天年,钱能解决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剩下的百分之一是钱不够。
说干就干。
白卿卿第二日便买下了一座大宅院,画下图纸,叫人改造成一个一个的小隔间,然后再大量聘任,细化分工,开始流水线作业。
最后再选好铺面,店铺的匾额上写着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珍珠玉面膏”。
就这五个字就是活招牌。
开业那天,红绸一掀,宾客挤破了门槛,世家小姐们的仆人们更是从凌晨就开始排队了,队伍从街头到街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