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及其特殊的DNA螺旋结构,不同于正常的DNA双螺旋结构,他是一个特殊的螺旋,中间一小段是双螺旋结构,而上下两端却是从未出现过的三螺旋结构。
王博士和思博士如同小孩子发现新玩具一般趴在上面仔细的观察,既兴奋着这一新的发现又因为这反理论而怀疑,毕竟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DNA双螺旋结构,RNA也可以在DNA中相互转化,而这个三螺旋结构究竟是怎么能够翻译出生命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呢?
它不应该出现在这世界上,思博士进行了一些测验后得出的结论,因为她发现这些三螺旋结构根本没有翻译出任何蛋白质,并且它们仅有骨架,之间都未有任何碱基,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未有存储任何有效信息。
它的出现终究是无意义的。
思博士失望的摇着头,王博士也失望的放弃了研究,既然都无法存储任何信息再怎么研究也是无用的,毕竟没有储存信息的硬盘只是一个硬盘,里面的信息反而是更重要的,更何况这个硬盘还不能存储他们的信息。
看着眼前的三螺旋结构,思博士很无奈,到底是抓到一个希望却又给浇了一盆水,从天堂坠落到地狱往往是最痛苦的,不知道的痛苦反而更小。
不对!
仔细的观察后思博士发现了一些端倪,三螺旋上面的一些地方显示出一些与双螺旋结构中不同的标色物质,这是天河三号在解析过程中标记的,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地方呢?
思博士抓住了这一点推测是天河三号在解析过程中可能出错,在检查了天河三号解析过程中的数据后思博士发现,天河三号在解析过程中由三螺旋开始解析的,在一开始的十分缓慢就是因为这种物质的存在,它十分的奇特,既可以显现出三键,又可以显现出双键方式,天河三号加大了能量的输出,对它进行了更为仔细的解析过程,可是解析的精度却并未有提升,天河三号选择了长时间的提升精度,保证了能量的长时间吸收,而裸露的DNA结构不受到控制,自主的吸收着这些能量,在最后全部转化为三键,在此时天河三号的解析没有了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将三螺旋结构如实的表达出来,而中间的那些双螺旋结构则是与正常人类的一模一样,甚至连信息都一样,也没有那种特殊的物质,也很好的解析出来。
所以说天河三号解析出来的并不是江云的DNA,反而是吸收了大量能量反而转化过的三螺旋结构,而没有身体保护的DNA结构极易变异和损伤,在转化为山螺旋的过程中那些未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的碱基都出现问题,暴露在外,脱离下来。
所以说他的DNA结构并不是这样的!
思博士将自己的发现告诉王博士后,俩人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再次解析开始,这次由她们俩人完全掌控天河三号,控制能量输出,红色极限,连植物都无法用这么微弱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
这次DNA果然未有吸收能量,她们也终于得出一个略微模糊的DNA结构,毕竟能量少无法清晰的解析出来。
这次解析的结果令他们感到更加不可思议,因为这两端并不是显现出三螺旋结构,反而都是双螺旋结构,仅有一丁点部分显现出三螺旋结构,是那种含有着信息的三螺旋结构。而两段的双螺旋结构中,中间相连的并不是氢键反而是那种在先前出错的物质,因为没有足够的能量显现出双键的样子,而两条键所连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中也用氢键挂着一些断断续续的脱氧核苷酸,据思博士和王博士的推测,这些脱氧核苷酸应是连接到中间物质的第三个键位,但是由于DNA暴露在外,不受控制的吸收能量,导致氢键受到破坏,那些蕴含着信息的脱氧核苷酸掉落,只蕴含着一些信息,补上来的物质不含有正确的信息,所以在她们两人的研究后发现了它里面不含有任何的有效信息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