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升地球的引力阱需要海量的能量,即使核聚变已经成熟的今天,依然消耗不菲,其中最大的制约是氦三这种聚变燃料。
这种燃料地球找不到,但在月球大量存在,可即使现在,月球开采资源的成本也不低。
刘定到达太空港后才松了口气,那枚火箭虽然重复使用了三十多次,但依然可靠,送完这一趟后,它起码还能再服役一段时间。
此时的太空港人满为患,这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所有国家的人都能来,但是能发射火箭的能有几个?
在大国自顾不暇的时候,那些小国已经注定被放弃了。
太空港实际上是一个巨型太空站,方圆数十公里,功能繁多,建成已经有三十年了,每年接待无数来自地球的客人,他们大多其实都是来旅游的富人。
逃出地球的人总数不超过一百万,本国人占一半,欧美人占另外一半,其余人寥寥无几,这场灾难几乎摧毁了人类文明的根基,此时刘定所在的太空舟由一根绳子挂在太空港口的一个停泊位上,远远望去,像这样的太空舟密密麻麻,像一个个随风飘荡的芦苇,不知道未来是什么。
太空舟不是宇宙飞船,本身没有太多动力,唯一的好处就是装的人多,但食物和氧气不可能凭空产生,即使有二氧化碳逆反应装置,也不可能长时间保证所有人呼吸,更别说其他的需要的,即使食物都只有难吃的压缩饼干,勉强能吃个半饱。
刘定的活动范围只在一张一米二的床铺范围内,比火车的卧铺糟糕的多,稍微抬头都会撞到上铺的床底板,他唯一能够打发时间的只有手上的一只手机里。
幸好太空港是有独立的网络的,虽然地球上的服务器大多被摧毁了,太空港自有的网络还是可以正常登陆了,社交功能就被指望了,只能看看新闻。
此时的人类文明已经支离破碎,原本就一直在闹独立的火星分支在地球遭难的第一时间切断了联系,警戒轨道附近一切靠近的飞船,地球这边的更是绝对不允许靠近,理由是生怕有蟑螂混进来,地球这边的分析是地球遭难后,他们想做太阳系的老大,虽然这是一个发展了近百年不过几百万人口的星球。
月球分支的倒是很安分,即使地球遭难,他们的实力也远远比不上地球的,论起生存环境,月球远远不如火星,只能在有限的几个基地里存在,但他们掌握着核聚变关键燃料氦三,无论是地球人类还是火星人类都不敢得罪他们,但所有人都知道,地球人想要存活下去,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地球上如今还存活着为数不少的人口,他们大致有两类人,第一类是乘坐各类封闭的潜艇躲在大洋深处,然后注射冬眠药剂,等待有朝一日地球活动平缓下来。
还有一类是更加存粹的冬眠族,也是现在人口最多的一类,不管不顾,直接把自己装在冬眠箱里冬眠,期待有朝一日有人能够去拯救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