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跟刘定想法相同的,最终有二十多万人报名了这个方案,这意味着需要竞争,方案一的竞争更大,有五十多万人,大多数人是不想冬眠的,冬眠虽然活得更久,但对身体损伤很大,风险也很大,以现代文明的技术,一次冬眠至少有百分之十的人永远醒不过来,即使醒来的人也大多一身病,整体寿命至少缩短十年。
选拔的方式是在线考试,内容是宇宙、物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全是选择题。这是一次决定未来的考试,却没有给人太多的复习时间,也没有考试大纲,报名后的第二天便规定了一个考试时间。
题目很多,足足一千题,却要在两个小时做完,平均七八秒内做完一题才有希望全部做完,题目也是从易到难,包罗万象,即使刘定是个理科生都做得很吃力,最终也只做到八百多题,剩下一百多题全靠随机蒙。
成绩也很快就出来了,都是机器判定,效率很高,刘定最终得了五百多分,排名四万多,顺利过关,那些淘汰的或者干脆没有手机,错过考试的人,只能被迫在月球冬眠了,至于说是福是祸,百十年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万一技术爆炸呢?
因为是求生存,没有太多离别的仪式,刘定被分配到薛定谔号太空飞船。
这是一艘标准从流水线上制作的产品,没有太多特别,原本限载六十人,却硬生生塞了三百人,大部分人只能在冬眠中度过旅程。
星际旅行可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按照计划,薛定谔号的目标是16.4光年外的天鹰座a,也就是牛郎星,按照薛定谔号的性能,起码需要飞行两百年!
两百年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就好像清朝人无法想象现代社会一样。
也没有人能够保证冬眠技术能够维持人两百年不死,一切都是未知数,星空很黑暗,所有人都很迷茫。
刘定被带上薛定谔号,从远处看,他很渺小,近看却很大,空间还是比较足的,如果不考虑其他方面,单单住人的话,两千人都不在话下,可是这样一来会影响到飞船的维生系统,即使冬眠也不行,冬眠需要消耗能源,飞船供应不起。
刘定没来得及参观飞船便被带进了冬眠仓,他又不是技术人员,也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培训,只能被安排长时间冬眠。
或许是为了节约氧气,刘定刚躺下不久便被一个白衣护士注射了针剂,这种针剂药效很快,没来得及胡思乱想便觉得一阵阵天旋地转,很快陷入了睡眠。
在所有人冬眠后不久,薛定谔号身后的八台聚变发动机同时亮起,仿佛点燃了八个小太阳,在太空中十分引人注目,在它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都是相同制式的飞船,它们将各自出发,各奔前程。
薛定谔号缓缓离开了太空港,先是飞往金星,随后飞往木星,聚变发动机需要功率很大,但初期速度还是很慢,需要借助行星的加速。
无论结果如何,这一步还是顺利地迈出了。
(本篇完,起始篇章,偏平淡,好戏在后头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