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鱼龙台,乾坤阁
鱼龙台是猎妖寺的实力鉴定机构,取“鲤鱼跃龙门”之意。凡是在鱼龙台鉴定实力以后,都会按照实力等级授爵,从一级翼士直到二十级万户侯,每个等级都享受不同的食邑。帝国采用这样的方式,将天下修士几乎尽数掌握在手中。
当然,也有修行门派超然世外,尽管实力不俗,却并不参与等级评定。因为修行者一旦受爵位,那么当需要北上抗击魔族时,就必须立刻响应征召。修行门派并不热衷这些,因为即便这大胤江山支离破碎,他们依然能凭借自身实力,重新找到一片可供栖身之地。
换句话说,修行门派就是大胤的客民。
双手按在两块墨玉般的宝石上,在鱼龙台令点头下,姜夏把全身真气尽数灌入。宝石绽放出亮光,光芒如有实质般淌入面前一个如同日晷的物体上并且填充刻度,最终光芒在三点半的位置一触即收,真气又流入体内。
台令耷拉着眼皮,提笔在姜夏的档案上写明:玉髓境·初段。
本以为是平平无常的一次鉴定,直到台令看了一眼姜夏上次的实力鉴定。
“咦?上个月你还是易筋境?”台令一下子瞌睡醒了大半。
姜夏挠了挠脑袋,有些腼腆地笑道:“是啊,最近找到点窍门了。”
台令胡子都吹起来了,眼睛一瞪,大声道:“荒唐!什么窍门能一个月从易筋境冲到玉髓境?”
这句话声音不小,院子里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全部汇聚到了姜夏身上,众人议论纷纷。
“什么?一个月易筋冲玉髓?”
“这不可能!”
“吃了药吧……”
“不可能,要有这种药,二殿下会给咱们人手一颗,甚至会再找三万人,一个月就能制造一批玉髓境大军……”
……
台令蹭的一下跳到桌子上,揪住姜夏的衣领,问道:“你有何奇遇,仔细说来。”
这一跳,姜夏才发现,这台令是侏儒,留了一部长胡子,有点像是《神雕》里面的樊一翁。此刻他激动的脸都红了,胡子一颤一颤。仔细观察了一下,姜夏忽然明白了,这台令已经一大把年纪,目前境界还是卡在通脉后阶,只差一步就能迈入玉髓境,但这一步,不知道他挣扎了多少年。
不说也不行,姜夏只好说道:“我易筋境的时候,杀了一只通脉境的猪妖。生死关头,领悟了力量运用的法门。”
“嘶——”
围观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甚至屏住了呼吸。
要知道同境界的妖族都往往能吊打人族,而姜夏居然越级杀了皮糙肉厚的猪妖,这简直是怪物中的怪物!
姜夏这句话半真半假,用来应付台令已经足够了。
果然,老头子松开了手,颓然坐在桌子上。过了一会,他抬头说道:“小子,这下你入了玉髓境,即便是在这猎妖寺,也算是小小的一号人物了。你才二十岁,将来前途无量,恐怕会修行到气海境甚至结丹境……不过谁说得准呢,当初我也二十岁就摸到了通脉境的门槛,谁知道就在这通脉境呆了一辈子……”
既然已经归了档案,姜夏也没必要在鱼龙台多待,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转身离开,毕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办。
其实这一世的前身算不上有太多修炼天赋,一套【百兵决胜抄】就从十三岁练到二十岁还停留在第二层。好在前身练功很刻苦,自身的修炼等级被日夜苦练到了易筋中段,回顾那时候的记忆,每天几乎只睡四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除了吃喝拉撒,都是在刻苦练功。
幸好,每个人修炼天赋觉醒的时间都不一样,有的人生下来就展现出了惊人的修炼天赋,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修炼到了较高的等级,但后来未必肯再下苦功,以至于会多年停滞不前,鱼龙台令恐怕就是这一类人。而有的人天赋觉醒很迟,最终却未必不能在修炼一途有所成就,这就叫做大器晚成。各种各样的例子都有,以至于大家并不特别奇怪为什么姜夏忽然飞速进步,只当做他终于觉醒了自己的修炼天赋。
而姜夏以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两三年甚至二三十年才能完成的修炼进度,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但这个时候,就暴露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所熟练的武技和功法太少了。上次斩杀猪妖,系统直接在未经询问的前提下开启了【万妖熔炉】功法,额外的玄阶功法奖励也没有了。因此,姜夏决定要多找几本合适的功法,有系统任务点帮助提升功法等级,相信学起来不会太慢。
拿到最新的实力鉴定徽章,出了鱼龙台,姜夏直奔乾坤阁。
乾坤阁即是猎妖寺的藏书所在,于修行之人而言,功法武技就意味着全部,亦即天地乾坤。
乾坤阁的看守几乎是猎妖寺的最高战力,从进入乾坤阁开始,姜夏就总有一种被人在后面注视的感觉。但回头看,又什么人都没有。走到看守面前,看守仍然和往常没有区别,整个人完全隐藏在阴影中,头上戴着铁盔并覆盖面甲,一双眼睛漆黑如墨。姜夏将徽章佩戴好,看守微微颔首,姜夏径直步入乾坤阁。
乾坤阁按照功法等级分为“天、地、玄、黄”四大门类,分别位于不同的楼层,据说在第四层天字号功法之上还有一层,但这种说法在猎妖寺内由来已久,像姜夏这种等级的内卫,根本没有资格上去验证。
在一层逛了一圈,姜夏本以为这里不可能有看得入眼的功法,毕竟这一层都是黄字号功法,比【百兵决胜抄】都要低一等。但走到一个角落的时候,姜夏却被一本功法吸引了注意力。
那是一本灰尘很厚的功法,这在乾坤阁很不正常,这里收录的功法就算再低等,也总有闲人拿出来试着翻越修习一下。毕竟技多不压身,功法简单意味着修习容易,临敌之际也多一分保命的本事,在修行境界长年累月无法提升的情况下,多修一门武技毫无疑问要更实用。
因此尽管黄字号功法等级低,还是有许多通脉境甚至气海境的强者来修习。而楼层越往上,意味着功法修习难度越大,修行者在选择功法的时候反而会更谨慎,毕竟一个不小心选错了,可能三五年就耗进去了。
这本功法如此厚的灰尘,按理说只该出现在第二层甚至第三层,却没料到出现在第一层,成了人人嫌弃的存在。
姜夏把功法从架子上取下来,吹落上面的灰尘,露出三个篆体大字:龙寿经。
翻开第一页,姜夏立刻就明白为什么没人愿意学了。
只见上面写着:此功人人可练,唯耗费时日,一龙之寿修一层龙寿经,九龙之寿方得圆满,故名龙寿经。
凭借着本世的部分了解,龙众寿命虽远低于诸天,但一龙之寿也有数千年之久,若是龙王,寿数便可达到数万年。这龙寿经修习圆满需九龙之寿,人族就不可能有人能修习完成。
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