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皋兰山下

第五十四章 太平鼓的由来

皋兰山下 魏家老七 91 2022-11-20 10:45:30

  正月十五,各乡各里的社火队早早等在城门口,东南、东北、西北三坊的社火队在城门内集合。东边天际刚有点泛白,城中钟鼓鸣响,各门同时打开,各坊的社火队舞动起来。城外的社火队敲击应和。欢迎表演结束,社头高高举起红旗,所有人安静下来。红旗猛然落下,城内城外的太平鼓队齐声煞鼓,将还在沉睡的万物全都惊醒过来。

  煞鼓结束,社头端过酒水,与来访的贵宾洒酒祭拜天地,象征性地喝两杯,红旗左右一摆,城内队伍分开站在街道两旁,城外社火队敲打着进城。

  往年进城第一件事是去城隍庙上香,今年不同,根据肃王驾临兰州承奉处的决定,所有社火队先在县衙门口集合,向王爷拜年致敬后再去城隍庙。

  对于政府官员而言,现世的王爷自然要比往世的神仙更尊贵。虽然当初的决策者已经抓走了,但定下来的流程还是没变,于指挥刚从西安赶到,懒得折腾这种事情。除了使人砸了城外那块赞颂自己的石碑,其他都没改。

  根据进城的方向,各社火队分别在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集结待命。肃王在李景隆、于指挥的陪同下走出县衙,面南坐定,陕西布政使司参政、陕西都指挥使司同知、陕西按察使司佥事、临洮府知府、甘肃镇、兰州卫等处各级官员分列两旁。肃王身着王服,英气十足。

  桌子上除了惯常的茶点酒水,还有一大盘化好的软儿梨,肃王一到兰州便爱上此物,兰州本就天干物燥,屋里又不停烧炭,南方来的官员个个上火严重,时不时就要吃两个,尤其是酒后,更是喝两大碗软儿梨水才舒坦。

  汪震麟任现场指挥,随着他一声令下,各社火队分次进场表演。

  承奉处对这次活动的基调是既要热闹红火,又要严肃庄重,格调要高雅,绝不能出现有碍观瞻的、古怪吓人的表演。所以各社火队就只剩下竹马子和太平鼓能上场了,就连竹马子也是光跳不唱,仪式显得单调了很多。

  肃王却饶有兴趣,对太平鼓的各种阵法套路赞不绝口,只是好奇为什么每个鼓手腰间挂个碎布弹子,等他们退场时解下来打扫身上尘土才明白过来,哈哈大笑。不过对同样挂在腰间的鞋拔子就百思不得其解了。

  各支社火队伍中,最亮眼的非金县大营川的社火队莫属。与其他灶火队皆为男子的传统不同,大营川鼓队里的钹手竟然清一色的年轻女子。她们个个身姿轻盈,活泼灵动,着实引人注目。

  表演时,众女子围成一圈欢快跳跃,手中的铜钹上下翻飞,似天上的精灵在尽情舞蹈。伴随着清脆悦耳的敲击声,节奏明快而有力,尽显豪迈大气之姿,将边疆女子的飒爽英姿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几位老学究皱着眉头,面露不悦地将脸半掩,围观的百姓们皆被这精彩的表演折服,喝彩声此起彼伏。

  肃王自幼在深宫中长大,平日里所见皆是规规矩矩的宫廷礼仪,何曾见识过这般自然率真之女子。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一边大声叫好,一边用力鼓掌。

  许知县心中暗自欣喜,可又担心王爷年轻气盛,激动过度有失皇家体面。于是,赶忙上前,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起各个社火队的独特之处,诸如高中低鼓有何不同,二龙戏珠、马踏五营的奇妙阵法,以及鹞子翻身、虎跃山涧等精彩绝伦的动作招式,什么是叩天玺,什么又是三扎手。

  肃王的兴致原本正浓,却被这突如其来的讲解打断,心中不免有些不悦。但他毕竟修养良好,还是微微颔首,夸赞道:“这民间的风俗看似质朴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内涵。单单从这太平鼓的表演中,便能深切感受到此地百姓旷达豪迈的气魄,与东南各地的民风截然不同,别有一番韵味啊。”

  许知县附和:“王爷所言极是,您可知,这太平鼓和我大明开国功臣中山王还有一段渊源,正是他老人家创制的太平鼓。”

  肃王惊讶道:“我见此鼓舞阵法繁复、进退有度,每支队伍的打法又各不相同,想必经年流传才会如此,不想竟是中山王创制,如此说来这太平鼓的出现也不过二十余年而已。”

  许知县刚要继续说,于指挥轻咳一声,但许知县并未理会,自信满满道:“正是,想当年中山王亲率十万大军横扫西北,只有这兰州城久攻不下,我大明将士用尽办法,王保保就是坚守城池不来应战。中山王在黄河边观察敌情时,看到当地百姓用木桶提水,突然就有了计策。命军中工匠用木头箍成圆桶,里面装上兵器,蒙上牛皮做成筒鼓。恰逢正月十五,令军士装扮成社火队进城,里应外合,一举攻克兰州城。这也是太平鼓名称的由来,正是中山王带领明军给兰州百姓带来了太平盛世。”

  李景隆插了一句:“你刚才说守城的是谁?”

  许知县答道:“回曹国公,守城者正是元将扩廓帖木儿,人称王保保。”

  于指挥诧异地看了一眼许知县。

  肃王哈哈大笑:“看来父皇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话吓许知县一跳,自己就讲了个故事,怎么还牵扯到皇上了,惶恐地望着肃王。

  肃王也不卖关子,笑道:“父皇常夸赞王保保是位奇男子,以不能招为己用为憾。朝中凡与王保保对战过的将领均对颇为看重,如此名将却在围城之际大开城门,放任他人进城闹元宵。你这个故事如果是真的,那王保保就不只是徒有虚名了。”

  许知县不是本地人,并不知道太平鼓的由来,开会商议时有官员提到这个故事,冯景略指出这个故事寓意非常好,是兰州太平鼓最大的亮点,应该大讲特讲。他当时深以为然,没想到中间有这么大的漏洞。无奈向于指挥求救,使了半天眼色,眼珠子都翻抽筋了,人家就是没看见。

  肃王毕竟年轻,好奇心重,问道:“在座的数于老将军年长,您可知道当年的情况,是否如许知县所言。”

  于指挥本来懒得搭理,谁吹的牛皮谁自己圆去,但肃王亲自问话,就不得不回答:“兰州战役我参与了,知道一些内情。我军攻打兰州是洪武二年四月份,当时没费多少力气便打破了。同年十二月,王保保亲率大军前来,在城北城东咽喉要地修筑城堡,围困兰州达五个月。期间臣在巩昌驻守,引兵前来支援,不想在马莲滩中了埋伏,几乎全军覆灭。这个时间和许知县说的差不多,不过攻守双方搞反了,是我军在据守兰州,王保保在外面攻城。太平鼓的发明如果是为了攻城,那只能是王保保使这个计策了。但兰州并没让他攻破,守城的张将军也不可能上这个当。”

  许知县多少有些不甘心,灵机一动:“会不会是张将军用这个计策突围的,再或者是中山王解围兰州时,用这个计策攻打的王保保城也不一定。”

  于指挥笑道:“就兰州当时的兵力,没有力量突围的,我军在沈儿峪大破敌军后,王保保城的驻军就弃围逃跑了。不过我军与王保保在沈儿峪对峙时,元军龟缩不出,徐大将军为了尽快决战,派军士在敌营附近没日没夜的敲锣打鼓,搅得对方无法安睡休整,被迫出营交战,我军趁其疲惫一举击溃,这个和你讲的故事多少有些相似。”

  肃王问道:“许知县,这个故事是从哪里听来的?”

  许知县这回学乖了,老老实实回答是在会上听别人说的,民间有百姓这么传。

  王爷道:“民间故事向来牵强附会,攀附中山王也是出于对我大明将士的爱戴,既然百姓喜欢这么讲,那我们就不深究讨论了,他们怎么高兴就怎么说去。”

  左右附和道:“王爷高见。”

  这时表演画风突变,原来是黄河北的移民组团前来拜年,移民们不会本地的社火,表演形式大不相同。当先的是一条红色的长龙,随着锣鼓点,一个人持绣球在前南奔跑舞动,引得长龙上下翻腾。

  围观的百姓中有老者摇头叹息:“在兰州舞火龙,这是要招灾啊。”

  接下来的表演就有些看不懂了,十几个女子,把自己装进一个半圆的壳里,像是个大饺子,一会打开了,一会又合上,姑娘们舞来舞去。十几个小伙装成鸟的样子,绕着姑娘跑,还时不时啄那个大壳,还有几个戴草帽的老汉,在中间捣乱。

  本地百姓看得莫名其妙,南方来的移民却个个激动异常,如果不是维持秩序的兵丁阻拦,都要进去一起舞蹈。

  金夫人疑惑:“老汉是在棒打鸳鸯吗,手上也没棍子啊。”

  方生也看不明白,感觉有点像少数民族的舞蹈,有对生殖崇拜的含义,但这个感觉怎么能给姐姐说,只能推说不知道。

  潭镇海恰好在旁边,嗤笑道:“这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真不知道你是怎么读的书。”

  方生这才恍然大悟,暗笑自己刚才想多了。潭镇海自然十分得意,终于能压对手一头,为这个胜利兴奋了半个多月睡不好,有意无意地总在别人面前提起。

  大饺子退场后,上来一艘用竹子编的花船,船上满是用五颜六色的绸纸扎的花朵,各式各样的小物件。中间有个大姑娘抬着花船,一个长胡子老汉手拿船桨在前面引路,花船随着他的节奏一会前后一会左右,一会又原地打转,舞动的样子真像是河中行驶的船只。有位书生打扮的男子,口中咿呀唱着,随着花船跑来跑去。

  黄河水流激荡,跑不了这种花船,本地人很是新鲜,更是叹服:“这是谁家的姑娘,力气这么大。”等船摇近了才发现扮演船姑娘的竟是李玄宗。

  这个表演对移民震动更大,有人突破士兵阻拦冲到花船切近。

  肃王都站起身来,想近距离观赏,守卫把其他人赶走,王爷扶着花船凝视,刚要感慨,就被李玄宗的浓妆逗乐了,问道:“这是扮的贩茶船吗?”

  得到肯定答复,肃王长叹一声:“你们有心了。”吩咐左右放开百姓,让大家近距离看看,以慰思乡之情。

  尽管有王爷的允许,汪震麟还是不敢怠慢,等肃王落座后,才分批放人进来。有本地人进来凑热闹的,但大部分都是从南方来的移民,他们围在花船旁边小心地抚摸,几名女子拽着船边忍不住抹眼泪。

  激动归激动,靠近的人无一例外都让李玄宗花枝招展的扮相恶心到了。当然这并不妨碍他是今天全场最靓的仔。

  围的百姓越来越多,花船旁边的不愿意离开,外面的还在拼命挤,花船在人海中起伏飘动。

  士兵上前喝止,肃王笑道:“不必惊扰百姓,由他们闹去。”

  李玄宗实在撑不住,大喊:“别挤了,再晃船就翻了,要是喜欢上面的东西,尽管拿走就是。”

  话音未落,花船瞬间四分五裂,李玄宗变成个光杆司令,连头上的珠花都让抢夺一空。

  人们嬉笑着四处散开,只剩下身着女子戏服浓妆艳抹的李玄宗立在中央,他也不惶急,长袖一甩,踩着花旦步退场了。

  众人哄堂大笑,和他相熟的将领笑得都快岔气了,肃王笑骂道:“以后谁也不准说他是我的兵,真是个活宝,脸皮太厚了。”

  本来严肃高雅的活动,让他这么一搞,欢快了许多。只有潭镇海小声唠叨:“百姓无法无天,连当官的也这么胡闹,成何体统。”他刚才在体面与思乡之间犹豫了几秒,比别人晚了半步,连片叶子都没抢到。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