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皋兰山下

第九十章 汪震麟新政

皋兰山下 魏家老七 74 2023-05-21 16:38:40

  虽说汪震麟名义上是监督甘肃镇,但他监督的目标实则是肃王。因此,兰州才是重中之重。

  汪震麟派人将崖壁上的字改了,把“和尚头”改成“玉麦”。让工匠用大幅纸张精心拓印,向朝廷重新奏报了祥瑞,声称天降祥瑞,早已预知燕王上位。如此一来,南征便成了顺天应命之举,皇上登基自然是天命所归。

  圣心大悦,对汪震麟和兰州卫予以了诸多赏赐,同时将“玉麦”钦定为皇家贡品。恰好吴老四已死,兰州卫指挥使的位置空缺,在汪震麟的极力举荐下,潭镇海官复原职。

  然而,另一道指责李玄宗玩忽职守,致使前任指挥使惨死土匪之手,要将其撤职查办的上奏却未获批准。上头回复称,此人曾多次与燕军作战,勇猛异常,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既然他愿意效忠新朝,理应加以重用。

  信使宣读完命令后,低声道:此人乃李景隆旧将,在无重大过错的情况下,上面的意思是不可轻动。

  汪震麟亲率大军围困黑石川,数日后借口边境有事,撤围而去。同时在兰州卫黄河以北区域设立后千户所,由李玄宗担任千户,拱卫兰州,清剿土匪。又从亲信中挑出数人,填补兰州卫的空缺。陕西都指挥使司对此敢怒不敢言,可右军都督府却驳回了他的安排,并重新派遣了一批人过来。这批人到来后,潭镇海竟然发现兔哥也在其中,二人多年未见,都以为对方早已不在人世,突然重逢,禁不住抱头痛哭。

  潭镇海被潭老汉救走后,就只剩兔哥孤零零一个人,被人欺负的时候连个帮手都没有。为了防身,便到处找人学武艺。可能是有些天赋,这么东拼西凑的,竟然练了幅好身手。靖难之时,天下大乱,兔哥也被裹挟其中,凭借过人的武艺,侥幸活了下来,还被提拔为把总。只可惜因为不是燕王嫡系,靖难结束后,并未获得重用,而是被朝廷发配到这千里之外当百户。

  潭镇海激动之下,非要任命自己的好兄弟为兰州卫指挥同知,汪震麟好说歹说才制止了他的异想天开,但也将兔哥从百户提拔成千户,命为兰州卫右千户。

  除了兔哥,其他人都清楚眼下时局,纷纷投靠到汪震麟的门下。

  甘州中卫指挥使的职位,朝廷派来了一位新人,此人姓潘。此前是周王朱橚的贴身侍卫,在周王被贬至云南的那几年里,始终不离不弃,忠勇可嘉。现在燕王上位,对周王这个亲弟弟自然格外恩宠,潘也被破格提拔为三品指挥使,派往千里之外的兰州任职。

  这位潘指挥与他的旧主子一样的怪癖,整日与花鸟作伴,以草木为友。汪震麟见他如此不务正业,便渐渐不再理会。

  待人事布局完成后,汪震麟便大刀阔斧地调整边防政策。他摒弃了以往以防守为主、震慑为辅的军事策略,转而采取主动挑衅、频繁出击的方针。对边墙军堡的建设毫不关心。甚至放弃了很多边堡。若是遇到小规模的袭扰,一概不予理会;但一旦边镇被攻破,无论损失多大,也不管来者是蒙古人还是土匪,汪震麟都会派遣大军深入草原进行报复,甚至有好几次都是他亲自挂帅出征。

  甘肃镇总兵宋晟对这一战略深感困惑。

  汪震麟解释道:“以前的防守之法太过迂腐。耗时费力不说,还无法对敌人造成实质的伤害。如今看似没有防守,实则边地的粮食和人口就如同鱼饵一般,吸引着蒙古人不肯离去。如此,我们便能一点一点地消耗他们的力量,直至彻底荡平。”

  宋总兵忧心道:“此法确实杀伤了不少敌人,但我们自身的伤亡更为惨重。而且,百姓每日生活在四战之地,苦不堪言。”

  汪震麟不以为然地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大明什么都缺,唯独不缺人。就算我们两个换一个,甚至五个换一个,也能把蒙古换绝种了。”

  对于这位新崛起的朝中权贵、皇上的宠臣,宋晟也是无可奈何。他多次上书朝廷,陈述自己的看法,然而得到的回应却都是对甘肃镇“屡立战功”的嘉奖。

  在行政方面,汪震麟也是大刀阔斧。他将潭镇海之前搞的那些统统废除,让商队恢复运转,放开对小商小贩的限制,同时解散了道德纠察队。

  潭镇海对此提出了异议,汪震麟满脸不屑地说道:“放羊的老汉都知道养羊是为了剪羊毛、吃羊肉,你再瞧瞧你,堂堂三品大员,竟然要房没房,要地没地,要钱没钱。整天口号喊得震天响,有个屁用。是时候醒醒了,我的潭指挥使。”

  潭镇海虽然做了几年的一把手,但除了任性胡为之外,并没有得到多少实际利益。经汪震麟这番“点拨”,二人又瓜分了薛千户等人的田产。至此,潭镇海才真正领悟到当官的“妙处”,从此死心塌地地追随这位新“师父”,踏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各类市场全面放开,无论是过路的客商还是本地的百姓,都可以自由经营,且不限户籍。不过,需要缴纳重税。尽管负担较重,但相较于之前的完全禁绝,情况还是有所改善,因此也能接受。

  然而,百姓们开心了没几天,便又迎来了噩耗。

  为了满足朝廷的贡品需求,卫府规定所有军户的子粒都必须上交和尚头小麦。由于以前的种植面积很小,几乎没什么存货。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和尚头的价格瞬飞涨。卫府将征收来的和尚头又拿到市场上高价售卖,没有的军户只能购买后上交。如此循环往复,兰州卫从中大赚了一笔。

  兰绒的情况也是如出一辙。在贡品数额的基础上,又额外加征了数倍。汪震麟可不会白白将这些好东西拱手送人,除了满足上贡的部分,其余的都被他运往大城市,高价出售给那些达官贵人,谋取暴利。

  手中有了钱,兰州卫便在城西临河之处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花园,园中假山秀水,景致宜人。工匠们还将黄河水引入园中,人工开凿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号称“小西湖”。临湖建造了两座豪华宅园。将财宝、美人、美酒统统安置其中,汪潭二人每日潇洒快活,极尽奢靡。

  一开春,百姓们便小心翼翼地在田里播撒和尚头种子。如此金贵的东西,自然要种在最肥沃的头等水田里。老金也特意匀出了一亩地。他本想多种一些,但无奈种子价格昂贵,实在买不起。就这些,还是李玄宗从黑石川偷偷带来的。

  新来的潘指挥闲来无事,在田间四处转悠。他看到老金一遍又一遍地耖翻土地,还将土块逐一敲碎,如此精细的耕种方式,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当得知种的只是小麦时,大吃一惊,暗自思忖:这究竟是什么稀有品种?于是便伸手向老金讨要。老金虽然心中十分不舍,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给了他一把。

  播种完毕,老金正准备收工回家,潘指挥又走了过来。老金以为他又来要种子,赶忙说道:“种子已经没有了,都种到地里了。”潘指挥却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微笑着说道:“我也听说了,这种子十分金贵,可不能白拿你的。这一包是我自己收集的白菜种子,比普通的白菜更大、更耐活,就当作是还你的了。”说完,他便放下纸包转身离去。老金站在地头,心中惊讶不已。白菜种子本是稀松平常之物,但自己种菜还收集种子的官员,他还是头一次遇到。官员索要百姓之物本是稀松平常之事,但索要后又拿自己的东西来还的,在当下的兰州卫,却是非常少见。对老百姓如此客气生分的,就更罕见了。

  老金一边摇头,一边暗自思索:“真是个怪人。”收拾好东西,拉着板车回家。金夫人一见他回来,便不停的唠叨,她本来打算去看望李大嫂的,结果让老金耽搁到现了都出不了门。

  自从方生成功逃出生天,金夫人的精神状态好了许多,心中总算有了些盼头。但一想到弟弟从一个有着大好前程的举人,变成了朝不保夕的“土匪”,就忍不住长吁短叹。老金总是用一句话来开导她:“这总比关在牢里强。”

  不过,为了不让夫人伤心难过,老金并没有告诉她,为了营救方生,李大嫂被汪震麟击杀在镇远桥了。但金夫人与李大嫂关系何等亲密,多日不见,她心中隐隐感到不安。让孩子们带了几次话,都没有得到回应,于是便想进城去看看。

  老金想办法推托,但他越是阻拦,金夫人就越是起疑。无奈之下,老金只好陪着她一起进城。

  两人来到药铺门口,正好碰到老李的女儿。许久未见,这姑娘出落得越发漂亮动人。加之她小时候跟着方生读过书,又经常在药铺帮忙,有着不同于普通女子的落落大方,是兰州城出了名的俊俏姑娘,不知有多少人家想与李家结亲。其实,不光是李家姑娘,原来方生带过的那些女学生,如今个个成了大户人家争抢的目标。而小门小户却普遍不太愿意与她们结亲,觉得这些女子见过世面,定然不好管教。

  老李心中也有自己的打算,他觉得自家姑娘和天元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知根知底,如果能亲上加亲,那是再好不过。姑娘也是这个心思,当她猛然碰到老金两口子时,顿时羞得面红耳赤,不知所措,远没有小时候的那份亲近与自然,只是低声问候了一句,便匆匆躲进了里屋。金夫人看着姑娘的背影,悄悄对丈夫说:“咱们天元可真是有福气啊。”

  老李看到是老金两口子,忙迎了上来。还没等他开口说话,里屋便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是妹妹来了啊,赶紧进来,我可想死你了。”

  老金惊骇得说不出话来。大白天撞见鬼了?

  老李斜眼瞥了瞥旁边抓药的人,轻声说道:“你嫂子前些天受了风寒,你别看她平时身体硬朗,没什么毛病,可这一病就是重症,连着好些日子都下不了床。”

  金夫人赶忙走进里屋,只见李大嫂脸色苍白,毫无血色。金夫人忍不住握住她的手,心疼地抽泣起来。

  原来,那天李大嫂重伤落水后,凭着一点模糊意识,紧紧抱住一场浮桥的残骸,顺着水流漂了下去。也不知道漂了多久,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河滩上。老天保佑,自己竟然逃过了一劫。然而,她身受重伤,腹中饥饿,浑身一边力气都没有。便躺在地上缓缓深呼吸,指望能恢复点精力,尽快脱离险境。

  一个在河边玩耍的少女发现了她,引来了旁边正在干活的农妇。

  这个农妇不是别人,正是潭镇海的前妻。张二哥在什子川找了一块靠河的地方,将她们母女俩安顿了下来。此地北有黄河天堑,南是崇山峻岭,宛如世外桃源。当地的百户、旗长都知道她的来历,潭镇海也经常悄悄过来探望孩子。因此,母女俩在什子川的地位超然,活得自在安逸,与世无争。

  潭夫人和孩子将李大嫂抬上驴车,带回了家中。去找到百户,谎称自己的姐姐过来看望孩子,不小心失足跌落,受了重伤。百户自然不敢怠慢,马上派人将李大嫂送到了兰州。所幸马大夫医术精湛,妙手回春,将李大嫂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