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皋兰山下

第一百二十四章 破局

皋兰山下 魏家老七 1870 2023-08-23 20:29:58

  汪府门房内,纪纲正与另一位锦衣卫统领喝茶。那统领放下茶杯,疑惑道:“老大,段吟龙前日闯关,究竟意欲何为?”

  纪纲吹开茶沫,眼皮都未抬:“救人救火,还能为何?李玄宗是他过命的老兄弟,情急之下,匹夫一怒罢了。”

  “单枪匹马,闯出去又能如何?”

  “所以他才退了。”纪纲呷了口茶,语气平淡,“段吟龙是虎将,不是莽夫。利弊得失,他算得清。这两日不是安静了么?”

  门外有人来报,那统领起身离去。一名锦衣卫千户闪身入内,低声禀报了段、陈二人昨日的行程,从闲逛、小吃到摊贩诉苦,巨细无遗。二人在路上的交谈却不得而知,刚一靠近,便被段发现。直到二人走到驿馆门口,隐伏在驿馆的锦衣卫才听到些只言片语。

  纪纲静静听着,直到千户说到“陈公公说要去找黄公公,迫使他出面”时,火气腾地一下上来了。

  “后来呢?”

  “段吟龙似有察觉,拉陈公公入了内室,有使团卫队把守,我们的人无法靠近。”

  纪纲猛将手中茶杯摔在地上,怒道:“给了生路不走,偏要往死路上寻。把陈公公扯进来,还想逼黄公公下水……段吟龙,你这不是在救人,这是在找死。来人,备马。”

  黄公公听闻陈公公与段将军大清早就来请见,很是厌烦。待听到汪所作所为是受人指示,恐与皇子有关。黄李二人惊得面如土色。

  李公公忙道:“段将军,天大的事情,可不能胡说,你可有证据。”

  段将军道:“听闻汪与刘的图谋后,说实话,我心有不甘,便继续探查,如若真如他们所说,那卑职无话可说。不想却从汪府旧人中听到些机密。”

  黄公公道:“是哪些汪府旧人在传这个闲话,有没有说是哪位皇子有涉?”

  段将军摇头道:“汪震麟的几名近卫还关押在兰州卫,末将趁夜探查时听到的,他们并没说是谁。通天的事情,末将也不敢随口臆断。”

  黄公公怒道:“没有任何证据,还不叫臆断。”

  段将军忙解释道:“末将也知此事重大,但隐瞒不报终是不妥,便报与陈公公,陈公也不敢自专,只能请黄公公定夺。”

  黄李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恼怒,这二位分明是来甩锅的。李公公道:“即是如此,那现在就去审审那几名近卫。”

  黄公公心中埋怨,纪纲是怎么办事的,就算那几个见过血的亲卫,放不得杀不得,但最起码让他闭嘴啊。怎么扯出这种闲话来。沉吟片刻道:“不妥,万一为了活命,肆意攀扯,如何是好。”

  段将军见二人犹豫,道:“黄公公如若为难,我便六百里加急密奏京师,请圣上定夺,查是不查。”

  李公公忙道:“万万不可,如此我等就不只是失察之罪了。我有个主意,就让纪纲去汪府中搜查。如果真找到什么,那是他汪震麟倒霉,如果什么都没有,日后万一皇上问起,你我也有个说法,锦衣卫都没找到,那定然只是些闲言碎语。”

  黄公公沉吟片刻道:“也是个办法。”

  段将军道:“恐怕不妥,我在探查汪府时被纪同知撞见,他还警告我,不要多管闲事。”

  陈公公奇道:“纪纲这是何意,这件事你怎么没有报我。”

  段将军:“末将不敢臆测。”

  房内几人面面相觑,都不说话了,其实不用段将军说明,也都猜到是汉王了,汪与纪都是他的旧属,汉王的心思更是满朝皆知。但这种事情他们怎么敢掺和,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一不小心便有身家性命之忧。

  此时,外面有人来报,锦衣卫同知纪纲求见。黄公公忙道:“让纪同知稍候,我与陈公公段将军还有要事相商。”

  四人继续沉默。纪纲却在外面心急如焚。连报了三次,黄公公无奈的看了几位一眼,道:“请进来吧。”

  此时的纪纲已经怒火中烧,一进门便冲着段将军大声道:“段将军,我三番五次与你明言,有些事能管,有些事不能管。”

  陈公公哼了一声道:“纪同知,是否太过无理了。你到底想说什么。”

  纪纲急道:“公公,卑职并无不敬,只是这段吟龙太过执拗了,这件事的关键不是他汪震麟有没有错。朝野上下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怎么就你段将军不明白,就算你找到证据又能怎么样。黄公公身为内官监太监,专程从京师赶到这边陲之地,难道就为了宣个旨吗,李公公来兰州,难道就为了个刘奎吗。难道我锦衣卫都是睁眼瞎,不知道怎么回事吗。段吟龙,你是真糊涂还是在装糊涂,你到底想干什么!”

  陈公公冷笑了一声,道:“还有没有王法了,这兰州还是我大明的天下吗。”

  李公公先慌了,急道:“纪同知,万不可胡说,咱家此来兰州,是受圣上之命彻查刘奎一事,再无任何目的。黄公公您快说句话啊!”

  黄公公起身道:“咱家维护汪震麟,只因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别无目的,如果汪震麟真干了对不起圣上,不利于大明的事,咱家第一个饶不了他。段将军,请立即集合使团卫队,并我与李公公随行卫队一起,查抄汪府。”

  纪纲惊得不知所措,急道:“二位公公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就……”

  黄公公怒道:“闭嘴,纪纲,如果还念及一家老小的性命,就乖乖配合。”

  一行人径直闯入汪府,看守的锦衣卫正要阻拦,见纪纲也在其中,只能放行。那统领凑到纪纲旁,疑惑道:“什么情况?不是说黄公公是来保汪监军的吗?”

  纪纲无奈道:“还不是被段吟龙蛊惑的,也不知道黄公公是怎么想的。”

  那统领道:“没那么简单,黄公公什么人物,怎么能让段吟龙左右,我估计是上面的风向变了。”

  众人将汪府翻了个遍,除了幽闭民女的罪证,再一无所获。此时黄公公也明白过来是让人耍了,对段将军怒目而视。门外有人高呼:“我知道他的密室在哪。”

  说话之人正是潭镇海,锦衣卫乱作一团,他趁机从府中跑了出来,见他们像没头苍蝇一般寻找,便出言指导。

  段将军忙将他拉进来。潭镇海引着众人到后院的一间小屋里,东敲敲,本看看,喃喃道:“不对啊,我的密室分明就在这里。”

  段将军哪肯罢休,道:“拿来建造的工匠,他们肯定知道。”

  潭镇海惭愧道:“不瞒段将军,府邸竣工后,担心他们泄密,便全发到关西七卫,现在估计都战死了。”

  陈公公骂道:“你们这些人,造孽啊。”

  潭镇海突然灵光一闪,忙道:“快快,把我小舅子找来!他肯定知道密室在哪。唉,我这个小舅子啥本事也没有,非要我给他找个能挣钱的活干,实在被他缠得没办法,才让他包了那些人的伙食,好歹能挣点钱。”

  段将军可没工夫听他啰嗦,亲自去把他小舅子押了过来。没想到,小舅子还真知道密室的位置。按照他的指点,在后院亭子下挖出一条暗道,找到了密室所在。

  破开暗门,眼前顿时一亮,只见密室中一片金碧辉煌。无数的银块金砖码成了墙,顶级的兰绒堆积如山,各种珠宝玉器金银首饰更是不计其数。还有金盔金甲、金马鞍等皇室礼器,各种品级的官服挂了一墙。更让人惊讶的是,里面竟然还有胭脂水粉和嫔妃服饰。

  纪纲眼前一晕,心中怒骂汪震麟行事荒唐:“难怪盯嘱我一定不能让人查抄府邸,你是疯魔了吗,怎么什么东西都和顺宁王换。你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翻出来可件件都能要了你九族的性命。”

  士兵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汪震麟这是要造反啊!你看,官服都准备好了,连后宫用的东西都有,想得可真周到。”

  小舅子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嘴里嘟囔着:“我就说挖那么大坑干什么,原来真是个藏宝库。”

  黄公公惊讶他怎么也跟进来了,怒喝道:“谁让你进来的?给我滚出去!今天看到的一切,要是敢说出去半句,小心我灭了你的九族!”

  小舅子吓得脸色苍白,赶紧转身跑了。

  潭镇海看着金山银山,忍不住破口大骂:“我就知道这杂种有私藏,没想到竟然这么多!”

  仔细搜寻,找不到能牵扯其他人的证据。黄李二人长舒了一口气。

  黄公公命卫队封了暗室,后与几个高层来到汪府厅堂。潭镇海也跟着一同进来。纪纲上前请潭他回去。潭镇海却不干了,理直气壮地说道:“我是兰州卫的首脑,密室又是我发现的,凭什么要我回避?”

  无奈,只好让他坐下。黄公公率先开口:“事已至此,大家说说,该如何处置?”

  纪纲抢先表明立场:“谋逆大罪!应当立即剿杀,以正国法!”

  黄公公又盯着段将军问道:“段钦差以为如何?”心中愤恨不已:你玩的好计策,可把我也拉下水了。

  段将军道:“我同意纪同知的意见。”

  黄公公点点头。

  李公公插话道:“此等大事,我们可不能擅自做主,应当速速奏报京师,由圣上定夺。”

  黄公公赞同道:“李公公所言极是。段同知是圣上钦点的钦差,手持王命旗牌,有先斩后奏之权。就辛苦你与纪同知走一趟黑石川,解除汪逆武装,将他押解回兰州。”停顿了一下,又道:“刚才大家都看到了,汪震麟确有贪赃枉法之情事。至于是否有谋反之意图,我们不作定论,由圣上裁决。至于其它方面,我觉得既然没有实证,就不必将臆测之言上奏,列位觉得如何。”

  陈公公望了段将军一眼。段将军沉默了片刻,道:“黄公公所言极是。”

  见段将军无意将事态扩大,黄公公微微点头,又看向纪纲,问道:“纪同知,可知道为何派你一同前去?”

  纪纲忙道:“卑职明白。我与汪逆曾是旧交,公公这是给我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诸位放心,我锦衣卫只知道忠于皇上。在大义面前,没有所谓的朋友。纪某与汪逆誓不两立!”

  黄公公满意地点点头:“知道就好。事不宜迟,我们先回卫府书写奏书,即刻发往京师。”

  这时,潭镇海插话道:“那些金银财宝该如何处置?”

  黄公公诧异道:“自然是上缴国库。怎么,这里面难不成还有你的?你是想拿走一些,还是有其他打算?”

  潭镇海连忙解释道:“我搜刮的都封存在我府上,这里都是汪震麟的。但不管是他的还是我的,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应该还给兰州的百姓。”

  黄公公气得哭笑不得,道:“堂堂朝廷大员,怎么说话像个三岁稚童一般,真是不可理喻!来人,将潭指挥送回家中,好生看管起来。”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