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皋兰山下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洪水

皋兰山下 魏家老七 3766 2023-08-28 22:29:20

  秋老虎的肆虐终于有了些许转机,一丝微弱的凉风悠悠飘来,远处的天空中,云朵开始缓缓聚集。

  到了夜晚,厚重的乌云将天空遮蔽的严严实实。天际之处,闪电如银蛇般连连闪烁,雷声轰鸣,却只是干打雷不下雨。士兵们在酷热的折磨下,已然濒临崩溃,纷纷向着天空祈祷。

  段将军与诸位将领却心中不安。他们都是行军打仗的老手,观天象乃是必修课。大家一致认为,这将是一场罕见的大暴雨。

  段将军当机立断,将大营迁移到山坡上,各驻扎点全都往高处挪。

  一直等到黎明时分,雨点才开始稀稀落落地飘落。那些快被逼疯的人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纷纷跑到空地上,载歌载舞。锦衣卫甚至脱下衣服,就着雨水洗起澡来。

  伴随着闪电的频率不断加快,雨变得越来越密集,越来越猛烈。雨幕如帘,密不透风,视线所及之处,已经看不到十步以外的地方。

  平地开始积水,原本干涸的黑石川变成了一片泽国。石山南边的山川,多是疏松的黄土,被暴雨的冲刷出一道道小河沟。

  李玄宗在此地生活多年,也从未见过如此凶猛的暴雨。这场雨足足下了一个时辰,才渐渐停歇下来。

  隐隐约约间,一股沉闷的声音从北方的山谷传来,仿佛是一头巨大怪兽在缓缓喘息行走。那声音由远及近,慢慢变大,轰隆隆地响动,紧接着,声音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快,原本缓慢行走的怪兽仿佛突然奔跑起来。不多时,便感觉好似不断有新的怪兽加入其中,一同嘶吼着奔腾而来,脚下的大地都随着震颤不已。

  李玄宗猛然醒悟过来,脸色骤变,大声喊道:“快跑,沟里的洪水来了,快上山!”

  此时,正赶往各自守御位置的士兵们顿时慌作一团,有的朝着大营狂奔,有的则向着小山丘跑去。

  李玄宗心急如焚,再次高喊:“快,快,快,往石头山上跑!”

  他的话音刚落,洪水已经冲到了谷口。谷口地势猛然收窄,积聚起来的水头足有数丈之高,夹杂着大量的草木石块,如同猛兽出笼般喷涌而出,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

  巨浪汹涌翻滚,在宽阔的平川上左冲右突。之前开掘的引水沟显得如此不堪一击,瞬间被洪水抹平。原来大营所在的小山坡,在洪水的猛烈冲刷下,开始坍塌,最终也被卷入了洪流之中。这一幕惊得众人连忙将营地再次往山顶上迁移。

  此时已分不清到底是水还是泥浆,里面混杂着各种草木沙石,甚至有牛那么大的石块也被裹挟其中,浩浩荡荡地向前奔涌而去。

  洪水所到之处,一切阻碍被冲垮荡平。那些还在川底的士兵,瞬间便没了踪迹;而爬上小土山的人,也未能幸免于难,整个山丘在巨浪的拍打下,轰然解体。

  昨天还在渴望雨水的人们,此刻面对眼前这突然出现的汹涌大河,吓得浑身颤抖,双腿发软,一个个跌坐在泥地里。

  汪震麟这边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虽然盆地面积不小,但架不住如此大量的降雨,而且出口又太小,上游汇聚而来的水以及盆地本身积聚的雨水,无法及时排出,盆地变成了湖泊,水深竟达数丈。

  困在山上的军士惶恐不安,纷纷跪在地上祈祷:“求求方先生、方大仙,求求您收了神通吧。小的再也不敢对您不敬了。我保证、我发誓……”

  汪震麟勃然大怒,斩杀了数名,才勉强压制住。

  这次暴雨范围之广,雨量之大,远远超出了过往。不止是黑石川,周边大大小小的山川河谷皆是如此,庄浪河、大通河、吐鲁沟河、咸水河、洮河、湟水、水阜河、蔡家河……都爆发了千年一遇的大洪水。洪水冲刷着大小沟谷,扫荡了沿途村庄,摧毁了房屋田地,裹挟着一切能够裹挟的东西,浩浩荡荡地汇入黄河,向着兰州奔腾而去。

  或许是因为山峦的阻挡,雨势到达兰州时,已是强弩之末,不大不小,刚刚好,连续多日的大旱终于宣告结束。

  孩子们在雨中欢快地欢唱着:

  “天爷天爷大大地下,

  黄米麦子五十大,

  蒸下的馍馍车轱辘大。

  一点一个泡,

  一下下者鸡儿叫。

  一点一个町,

  一气下者灯点上。”

  人们便纷纷走出家门,感受着久违的清凉。有人兴致勃勃地爬上山坡查看墒情,惊喜地发现湿气竟有二尺多深,不多不少,刚刚好。等上面的土干结后,再打磨平整,来年的收成便有了希望。正欣喜间,隐隐听到一阵轰隆隆的声音,转头一看,发现黄河似乎变了颜色。再顺着河道向上游远望,就见河面上仿佛有一排怪兽在奔腾,高出河面足有一两丈。失声大喊:“发大水了!”

  城里的人也听到了隆隆的声音,纷纷跑去看热闹。还没跑到河边,就看见河桥巡检司的官兵们慌慌张张地朝他们跑来,一边跑一边大声喊叫:“快跑,发水了,发大水了!”

  人们诧异地看着他们从身边匆匆跑过,迅速逃进了西门,随后便听到城门“哐当”一声被关上了。

  再回头望去,只见河面上翻滚着许多大木头,这些木头遇到镇远桥的阻拦,只是短暂停顿了一瞬间,便将桥身撕裂。一个个大木船被高高抛向空中,翻滚了几圈后,又重重地砸入河道,加入了洪流的队伍,继续向前奔涌。

  两条大铁链坚持的时间稍长了一点,但也仅仅是一点点而已,很快便被猛烈的洪流扯断。南岸的一根将军柱直接被连根拔起,拖入了河中。

  惊讶的人们这才回过神来,顿时炸开了锅,四散奔逃。

  这时,有一队快马从西边疾驰而来,正是潭镇海和看押他的锦衣卫。他们向着逃跑的百姓大声呼喊:“赶快进城!”

  潭镇海和锦衣卫骂开了城门,与百姓们一起涌进了城里。不一会儿,城头上出现了许多士兵,个个手持铜锣,大声传讯:“大水来了,赶快进城!”

  老金一家听到信号后,赶忙收拾东西。却听外面有人用力砸门,还没来得及去开门,门就被一脚踢开了,一群士兵涌了进来,叫嚷着要找方先生。

  都吓了一跳,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又来抓人了。

  领头的赶忙拱手施礼,说道:“方先生,事态紧急,小的们失礼了,潭指挥请您去一趟。”

  说罢,他挥了挥手,士兵们上前拎起东西,拉着一家人就往外跑。

  路上挤满了进城的百姓,大家东碰西撞,好不容易才到达南门。潭镇海正在门前焦急地等候,看到方生后,迎过来将一个包裹塞到他怀里,说道:“你比我有主意,百姓也愿意听你的,现在兰州卫就由你做主了,快帮帮大家。”

  方生奇怪这包里装的是什么。

  潭镇海解释道:“这是兰州卫的大印,我刚从黄公公手里抢回来的。有了这个,你就能调动全兰州卫的士卒了。”

  方生把包裹扔还给他,说道:“我要这东西有啥用。走,去查看水情。”

  潭镇海又把包袱扔给旁边的军官,跟着方生从马道登上了城墙。

  放眼望去,城下的大河宛如一条黄色的巨龙,在大地上肆意扭转,奔腾咆哮。河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浪渣,有沟谷里垦荒时抛下堆积的柴草,有山林里砍伐下来的大树,有百姓来不及打磨的麦子,有被冲垮的房屋梁柱门窗,有那些来不及逃脱的牛羊马匹,还有人的尸体。

  浑浊的浪涛不断拍打着两岸,尤其是在阿干河口处,情况更为严重。阿干河的洪流冲进黄河,与主河道的大水交叉冲突,原本漂亮壮观的白马浪,此刻就像是无数个水怪在兴风作浪。激起的巨浪高高跃起,径直拍到北岸的山上,吓得金城关的守军仓皇逃窜。那成想,他们刚刚跑下城,便被卷入了黄河之中。

  由于阿干河的阻拦,黄河在其上游的漫堤情况十分严重,潭府和汪府已经被洪水彻底摧毁。刚爬上城楼的黄公公看到这一幕,急道:“汪府被淹了,那些赃物可怎么办呀?”

  潭镇海斜看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那鬼知道去!”

  这时,有军士前来禀报:“涌进城里的百姓太多了,城内已经拥挤不堪,而且还有大批的百姓正往这边赶来。”

  黄公公急道:“这么多人的吃喝还是小事,光屎尿就能把兰州城给淹了。把住城门,不能再让进城了,把已经进来的都赶出去!”

  军士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个命令谁敢执行?

  黄公公见军士们没有行动,顿时大怒,骂道:“还不快去,你们全副武装的,还对付不了几个小老百姓?”

  军士们假装没听见,而城下拥挤的百姓却听到了黄公公的话,纷纷怒骂城头的官员畜生不如。

  潭镇海也忍不住骂道:“现在可不是耍官威的时候,小心百姓拥上来把你活吃了。方先生,你看该怎么办才好?”

  方生正趴在城墙上观察着水情。阿干河以下的漫堤情况并不太严重,虽然河面看起来已经高出了两岸,实际上是上面的浪渣堆积所致。这些浪渣被推到两岸,反而对漫堤起到了阻拦作用,目前来看,还有时间组织转移。

  方生转头说道:“城里确实不能留这么多人。趁现在大水还没有围城,让百姓往山上转移。”

  黄公公听了,连忙说道:“那赶紧啊,潭将军,赶快下令!”

  潭镇海眼巴巴地望着方生。

  方生面向城墙下密密麻麻的人群,举起双手,大声喊道:“大家静一静,听我一言!”

  城下顿时安静了下来,无论是士卒还是百姓,都站在原地,抬头望着方生。

  方生接着说道:“现在洪水还没有漫堤,但如果浪渣把前面的峡谷阻塞了,水位肯定会回涨,到时候洪水围城,大家可就困死在城里了。”

  有人喊道:“方先生,你说该怎么办,我们都听你的!”

  众人纷纷附和。

  方生继续说道:“趁现在还有点时间,大家赶紧出城,去南边的伏龙坪、五泉山。粮食和衣服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动作能有多快就多快!”

  民众对他的话没有任何质疑,井然有序地从各门出城。方生又大声喊道:“到了山上,有亲戚的就去投亲靠友,没着落的,大家合伙搭些遮风挡雨的棚子,要做好长期被困的准备。记住,棚子要离山坡崖面尽量远一些!”

  有人回应道:“知道了,方先生!”

  方生继续喊道:“河里的脏水千万不要喝,实在没办法了,一定要把水澄清干净,烧开了再喝。河里漂过来的牛羊尸体也不要去碰。大家坚持坚持,水肯定会退下去的!”

  好多人回应道:“方先生放心,我们都知道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