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太弱(3000)
白天刚去过医院,晚上又挂上了急诊,今天这医院是不想进也得进了。
杨璟在值班护士和华晓的搀扶下走进急诊室,医生为其左脚的大脚趾涂上碘伏,包上纱布,叮嘱道:“不能碰水,不吃腥辣,回去好好养,大概一周时间就能恢复。”
“好的,谢谢医生。”
来去不到一个小时,华晓搀扶着杨璟离开医院回到家中,从小房间里翻出一把腋下医疗拐,擦掉上面的灰尘后靠在杨璟的床头,笑道:“没想到这个东西还能用上。”
“姐,这玩意你都有?”杨璟吃惊道。
“好多年前,那个时候我学跳舞时扭伤了膝盖,你大姑爷给配的,有一次差点给扔了,当时心想说不定能用上,没想到今天让你继承了。”华晓坐在床边拍了一下杨璟小腿,“好好保存,下次伤另一只脚还能用。”
“我谢谢你啊。”杨璟苦笑。
受伤的大脚趾疼痛感逐渐减弱,杨璟逐渐睡去,第二天一早让华晓叫醒,两人在小区门口分别,杨璟向东去往一中,华晓向西赶往公司,各自叫了出租车。
一中和二中的区别很简单,一个是私办一个是公办,作为私办中学,一中的学业压力要比二中大,拔尖的也比二中多,能在一中扛住压力的学生,基本都能进入重点高中,每年中考前十,前六席大多数都是来之一中。
好生多,也避免不了有差生,作为私办,必然要考虑到盈利,花钱进一中的人也不在少数,就比如杨璟,就算他通过了摸底考,他爸也要花上一笔。
简单的小会议室,摆在杨璟面前的是三张试卷,语数外各一门,杨璟先挑了语文下手,当做完最后一张数学卷时,语文的试卷已经放在校长的办公桌上。
“语文上这篇作文字里行间太成熟,完全不像一个初一学生的笔触,虽然遣词造句没有问题,把握住了议论文的特点,按道理该给一个高分,但是……”
“我看了,确实不像一个初中生的文章,先正常打分,那英语卷子出来了吗?”
“马上。”
……
杨璟在交完数学卷子后,拄着拐杖在一中的校园里溜达,记忆中的一中仅仅因参加中考,这里是考场来过一次,当时谈了恋爱,考完试飞奔而出根本没留意过一中长什么样子。现在,细细看了一圈,确实比二中强,至少有女生愿意搀扶他上台阶。
“谢谢啊,同学。”杨璟露着大门牙笑道。
“不用谢,你要去哪里,我可以送你过去。”女生属于可爱型,说话声音都卡哇伊,比破游戏的电子萝莉音好听多了。
“哦,没事,我自己可以走,快上课了,你先去上课吧。”杨璟示意了一下手中的拐杖说道。
“那你不用上课吗?”女生问道。
“用,可能要过两天才能来。”杨璟微笑回应。
“那你自己小心点。”女生叮嘱,挥手离开。
……
正当杨璟坐在操场的树荫下乘凉,一中校长办公室此刻正因他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不能因为学生的作文笔触成熟,就不给高分吧,他的考试是由老李全程监督的,难不成他提前背过类似的文章?”
“我们给的卷子就是刚考完的期中卷,会不会他在二中时有老师已经全面讲解过了?”
“不可能,这才几天,听那边说考完出成绩的时候,这孩子就退学离校了,连年级分数排名都没公布呢。”
“我也托人去问了,这是他二中考的成绩,你们看。”
“我还听说,这孩子在二中皮的很,逃课,当全校师生面向班主任表白,追女孩谈恋爱,甚至有小道消息,公然打老师……”
“大家都停一停,不管这孩子以前有多少劣迹,有多少问题,现在他即将踏入一中的校门,那我们没有理由将这种学生往外推,所以大家摒弃掉道听途说的成见,相信自己看到的,也相信我们作为老师可以影响他,改变他。”
“这语文卷子按照正常打分,你们给打多少?”
“30,扣掉10分。”
“好,语文110,数学100,英语98,总分308,这次期中考语数外年级第一是谁,多少分?”
“20班的罗子君,305分。”
“还有什么可争论的,在你们的眼皮子底下考出个年级第一,那老贾糊涂不要,你们也跟着糊涂?”
“老李,这孩子分到你们20班,好好带,中考第一的好苗子。”
“行,我收了。”
……
太阳当空,树荫逐渐后缩,杨璟拄着拐一步一步往校外走去,此时口袋里的电话响了起来,华晓的声音传出:“杨璟,你又跑哪去了,一中的老师到处找你,电话都打到我这了,我正在开会,你赶紧回去。”
杨璟嘴边的“喂”刚出口,电话那头已经挂断了,华晓的话虽然急促,但他也听的明明白白,又但是,脚不方便的杨璟不想挪回去,还要爬楼梯,索性在出口处的花坛边坐等。
半个小时后,一名年轻的保安带着一名中年男子来到他面前。这个人杨璟熟悉,就是全程监督他做完三套卷子的老师。
“杨璟同学你好,我姓李,李东云,你可以叫李老师,欢迎你加入一中,加入我的班级。”李东云对杨璟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老师好。”杨璟起身说道。
“走,我带你办理入学手续,”李东云准备上前搀扶,让杨璟拒绝了。
因由李东云带领,除了最后的校长签字,前面的所有手续直接在一楼的教室办公室里办理完善。
二人到达五楼的校长办公室,一中校长甄亦围正翻看着一本《古汉语入门》,这可是实打实冷门书籍,现实中的杨璟曾熟读过其中一篇《曾国藩治学方法》,时至今日也忘的七七八八,仅能算记得有这类“小而可贵的书”。
“领导,这几个地方需要您签字。”李东云将杨璟的入学手续整理摆放在桌,需要签字的地方全部打上了小记号。
“好的,”甄校长提笔签字,嘴上说道:“都别站着,坐。”
甄亦围将签好字的手续递交给李东云,起身坐到杨璟的对面,“欢迎加入一中。”
“谢谢。”毕竟不熟,杨璟简单应道。
“杨璟,这个名字是谁给你起的?”甄亦围问道。
“是我父亲。”杨璟说道。
简单的四个字“是我父亲”却让一中的校长微微一愣,一名十几岁上初一的学生,怎么会在寻常的聊天中用父亲这种书面语,而不是用更亲切的爸爸这个称呼。
“好名字,”甄亦围夸奖道:“明月出海南,璟如玉彩,想必你的父亲也是一位文人墨客。”
“这您猜错了,”杨璟轻轻一笑,“他就是一个卖马桶的,可能喜欢看一些武侠小说。”
杨璟脑海里泛出小时候的记忆,家后旱厕墙洞里放着半本《书剑恩仇录》。为什么是半本?还有半本撕在坑里。
“哈哈~”甄亦围微微一愣,大笑道,“那也难怪,武侠小说大成者金庸古龙,也都是文坛泰斗,其影响深远。”
这话让他说的,杨璟都不好往下接,赤裸裸硬夸。
我爸到底塞了多少钱啊?杨璟心想。
既然你非要夸,那我也反过来捧捧你。
“可能我爸当初给我起名字都没能想这么多,刚刚校长所说‘明月出海南’的字谜可能都没听说过,估计只是翻了翻字典取了这么一个名。”杨璟继续说道:“像他这样的商人只知道售卖差价本钱,肚子里的几点墨水也都是商人之间利益,知道金庸和古龙,多数也是通过电视电影了解个大概,比之文采与境界,定然与校长、老师隔着万里鸿沟。”
“常言道,读什么书成什么人,您桌上的古汉语入门中的《曾国藩治学方法》,想必会是您最喜欢的一篇,文人风骨哪个不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格标准……”
杨璟突然停了下来,自觉得吹的有些离谱,适可而止即好(肚子里没货了)。
“你继续说。”甄亦围坐正身子饶有兴致的聆听。
“班门弄斧了,老师,明天才来上课,我想回家吃中饭了。”杨璟故作尴尬,对身旁的李东云说道。
“领导,那我送他下楼?”李东云看了一眼甄亦围问道。
待二人走后,甄亦围反手摸过桌上的《古汉语入门》,由上至下查看目录,在第一卷最后一篇,有一简版的《曾国藩治学方法》,确认过后不禁感慨,“小小年纪竟然读曾国藩,不简单啊。”
“老贾啊老贾,你这是猪油蒙了心,脑子勾了芡啊。这杨璟,教好了,两年后的中考状元我一中预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