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起,珺曼醒得很早,也许是担心着旭炀,也许是想着星晴,所以一整晚也都睡不踏实,便早早起来去隔壁客房看星晴。她先是敲了敲门,里面没动静,便又低声叫了声星晴,结果一直都没有人答应,珺曼有些担心,便直接推门进去,发现人已经不见了,床上的被子和睡衣都叠得整整齐齐的。正当珺曼还在纳闷的时候,手里的手机突然收到了一条信息“珺曼老师,昨晚打扰您了,我先回家去了。谢谢,再见。”
珺曼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叹了口气,转身便又回到了卧室。她知道星晴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有些冷漠,又直接的女孩子,所以对于她的不告而别珺曼觉得很合理。接着珺曼便又回到卧室,一进门便看到在床上睁着一双大眼看着自己的语冰,珺曼感觉有些好奇,便走上前,只见她从被子里爬出来,一把抱住珺曼,说道“妈妈,我想你了。”珺曼也紧紧地回抱住语冰,这段时间的确是有些亏欠孩子。
所幸今天没什么要事,便由着她去吧,接着语冰便一直赖着珺曼让她陪她再睡一会儿,这一睡就睡到了快九点,珺曼赶紧起来收拾,想着保姆张姐今天要回老家,便带着语冰、接着又叫醒了阳阳起来洗漱吃早饭。等吃完饭收拾好一切后,张姐才离开,珺曼叮嘱她路上注意安全,到家给她发个信息。张姐走后,珺曼便来到旭炀卧室,看了看他还在睡,便留了早饭写了张字条,带着语冰和阳阳一起到学校去了。
至于旭炀,因为昨晚喝得太多了,所以上午一觉便睡到了十点多,醒来以后见珺曼已经不在家里,便给她打电话问自己昨晚回来的情形,珺曼逗他说昨晚不知道他是怎么回来的,自己很早就睡了,旭炀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在听到珺曼偷笑的声音后便知道了,她是在骗他,之后珺曼便将昨晚明朗送他回家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还吓唬他说,如果下次再喝那么多酒,她就要带着语冰回自己原来的房子住,反正那房子交的是一年的租金,还没到期。
旭炀听了赶忙保证,说自己以后一定悠着点,点到为止,至少不让自己失去意识,不让其他人有机可乘,说完两人便都笑着挂了电话。
好的恋爱关系应该是互相吸引,共同成长的,珺曼跟旭炀就是这样的相处方式,旭炀从没想过让珺曼为了自己而改变,而珺曼也没有要求旭炀一味地去适应自己,双方都是成年人,有着成熟的为人处世的模式,也有着一些默契的心照不宣,有些话不必说得那么清楚,有些付出也不必计较得那么尺寸。
珺曼去学校时是带着冰冰跟阳阳一块去的,因为是元旦佳节,旭炀提前好几天就交代保姆张姐给家里多买些过节吃的菜,然后她也可以回老家陪家人过个节。旭炀因为一会儿还有工作上的事情要出门应酬,所幸珺曼把两个孩子都带到学校去了,自己也能安心处理项目上的事情。
好在是放假期间,学校里并没有什么人,珺曼来到学校,先将两个孩子安顿在办公室,告诫他们不要随意动别人桌子上的东西后,便来到教室,看见有一些班干部已经在打扫教室了,她撸起袖子也跟着一块干起来了。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教室终于被打扫干净了,珺曼去校门口的超市给孩子们买了许多零食和饮料,让前来打扫卫生的同学们吃了一些,接着便让他们回家去看。珺曼让冰冰和阳阳在办公室外的一个小亭子里面玩跳棋和魔方,自己便在办公室整理了一下张老师交接过来的一些教学资料。
元旦过后的半个月当中,张老师带着珺曼将班级的班务、学生成绩及家庭情况都逐一做了熟悉和掌握,珺曼很是感激张老师的倾囊相授,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珺曼来说,能有张老师这样的详细和周全的交接,她后续的工作就不难开展了。张老师其实也是有她的考虑的,因为自己是二胎,所以想着至少要把老二带到上了幼儿园才能恢复上班,既如此何不将班级完完整整、详详细细得交到珺曼来世的手里,也算是自己善始善终了。
基于此,二人的交接和熟悉进度便异常的顺利,有了张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再加上珺曼轻松、亲切的教学和相处方式,还没到月底的时候张老师便跟教导主任提出要提前开始休产假的想法,主任在了解过班级的情况和询问过珺曼的想法后便也同意了。
想着毕竟张老师带了这个班级那么长时间,跟学生们也都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她便跟班里的班干部私底下商量,想给张老师搞一个小小的欢送仪式,一方面是感激她这些年的辛苦付出,另一方面她也觉得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正式的仪式,让她对张老师表示一下感激之情。其实还有一层意思,珺曼因为语冰的事情离开的匆忙,甚至都没有跟上一个学校的所教班级的孩子们告别,这个遗憾始终都留在了她的心里,也算是借这次的机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弥补上吧。
欢送的仪式简单而温馨,孩子们都送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好多女学生都分别上去轻轻地拥抱着张老师,珺曼在人群外用手机拍下了这感人的一幕,无论科技如何日新月异,无论人工智能如何迅速发展,有一种情感其他事物始终法无替代,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之情。
送走了张老师,珺曼也迎来了新挑战,从2月1日开始到4月30日,这是珺曼作为班主任的一个实习期,实习期间如果考核达标,珺曼将在5月1日正式晋升为高一三班的班主任,一直负责孩子们到高考结束。这是一段艰苦且温暖的陪伴,说它艰苦是因为珺曼要一直带着他们到高考前夕,其中的辛苦和压力可想而知;说它温暖是因为珺曼在其中必将付出自己百分之两百的努力和精力去照顾这些孩子们,直到他们顺利完成高中这个关键且重要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