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吐然诺,五岳为倾轻。……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伴着李太白《侠客行》中侠客纵三尺青锋,行九州江湖。我的思绪仿佛化作一缕清风,融入这一片刀光剑影,快意恩仇,侠客纵横的江湖之中。侠,那是根植于我们炎黄子孙血脉深处的英雄情结。当然,我也不例外。思绪化作一缕清风。游荡于真实与幻想,过去与未来,虚幻与现实纵横交织的时空长河。去寻求侠的踪迹。
侠客之义
悠悠一缕清风。跨过时间空间的漫漫长河。幻想与现实交错,历史与未来交织。在侠客的风骨中流传了千年,不曾泯灭的侠义之火。仿佛黑夜的点点星光,纵然前路永夜,依旧为后人照亮前路。“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大丈夫一生当为国为民,方为真正的侠之大者。”在家国大义前,郭靖毅然担起了保卫襄阳的大任,而这一段掷地有声的“侠之大者”更是将侠客之义升华为家国大义。此刻我仿佛看到一位真正的大侠。他心中怀着的不仅是个人的的得失,有的更加是这天下苍生。他的明眸熠熠生辉,仿佛蕴含着浩瀚无垠的星海。我不忍打扰这位心怀天下的侠之大者,只是轻轻拂过他鬓角的一缕白发。然后我离开幻想的长廊,回到现实的阁楼。
庚子年初,一辆开往武汉的列车,一位带着靠着椅子小憩的老者,疲惫的身体却无法缓解他那前往武汉急切心情。这是一场逆行,而这位老者正是八秩不辞,临危受命,最美逆行者,钟南山院士。钟南山院士是抗疫老将,2002抗击非典功勋卓越。而今新冠疫情爆发,他更是临危逆行,前往武汉。他践行着属于一个医者的义,那就是悬壶济世,苍生在上。或许只有这崇高的义将这颗灼热的赤子心的热血充盈全身,才能做到义为重,生死次之的崇高境界吧。侠客之义在现实与虚幻中流转,不管如何变换,它永远在每一个心怀崇高之义的侠眉目间,那璀璨的义将永远流传。
侠客之勇
若要践行侠客之义,止戈之武必不可少,而行侠之义中,侠客之勇便是侠客真正的止戈之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怀着悲痛的心情,吟唱着《国殇》。在大夫的吟唱中,我这一缕清风也开始变得沉重,开始沉入历史长河,溯流而上,看见了一个个首身离兮心不惩的忠勇义土。我看见霍去病于狼居胥山金戈铁马,打破匈奴后,封狼居胥的豪气冲云天。也看见精忠报国岳飞戎马一生“待重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的气壮山河。亦见得文天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怀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肝义胆。鲁迅先生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发出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呐喊。勇者敢于直面惨淡的鲜血,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沿着历史长河顺流而下。我看见在一次次灾难中,解放军战士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一道道抗击灾难的钢铁长城。无论是撼天震地的大地震,亦或是来势汹汹的洪灾。我们总能看见这么一群人,他们用生命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在一次次危难中,他们不断前行的身影是勇气的体现。“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心存勇志,一往无前。侠客之勇,莫过于此。侠客之勇在古往与今来之间传承,纵然是时光荏苒,它依旧在不断地被传承,每一位心怀无畏之勇的侠客都舞动着手中
长剑,仗剑向前,让心中的梦星火燎原。
侠客之爱。
在经历了许久的漂泊后,我终于寻找到了侠客的源头——墨家。为何说侠起源于墨,因为我看见了那一群怀着“兼爱”伟大理想的墨者,为阻止不义之战,奔走与各国之间。昔人有云:来路风尘仆仆,毕竟神明不渡众生苦。然而这一群墨者,偏偏却要要以凡人之躯,为了实现一律平等,不分亲疏厚薄的相互关爱的“兼爱”欲要实现“天下皆白,唯我独黑。”美好愿景,度这众生疾苦。侠义便是以兼爱为核心的推广,侠客之爱是侠客之源。虽然墨家在百家争鸣中式微,但这种兼爱的精神却一直在传递。看今朝,全世界都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霾之下。然中国却以雷厉风行的防疫态度,全民戮力同心。传承那自古传承而来的兼爱,这是一段薪火,让中国人民在危难之时团结一致,对抗困难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在全国人民团结的力量下,新冠疫情得到了遏制。且看西方各国。疫情初期,欧洲各国却枉顾国民的生命利益,对病毒来袭并不重视,疫情爆发后,居然有国家采取群体免疫这种不负责任的防疫措施,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逝去。甚至有些国家一些不富裕的人连正常的医疗。都无法享受。无数生命逝去的承重打醒了他们,他们开始积极的防疫,疫情已初步得到了控制。但是生命的逝去不可挽回,倘若这些国家一开始便心怀兼爱之心,积极防疫,那么生命的逝去是否可以挽回呢?逝者已逝,但愿这兼爱之心能够流传。
无数的侠客的形象汇聚成一个伟岸的身影,他的眉宇中流传了千年的侠客之义,心中怀着无畏艰险侠客之勇,仗剑向前,传承侠客兼爱之志。我仿佛听见他他发出一声长啸,“愿这侠义的薪火永远传递。”这道侠客的的身影永远傲立在时空长河上,这侠客的薪火也将永远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