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重生1993!

第141章 面临转型

重生1993! 苟川 2866 2021-10-04 19:49:34

  曹建军的事情,让从未有过存在感的东凰审计部,闪亮登场了一回。

  好多员工一直以为审计部就是总裁办的一个看文件的部门,哪知道充当的其实是“东厂”的角色。

  从此以后,只怕田奎的“恶名”要传遍东凰了。

  而法务部那堪称豪华的律师团队,也第一次让东凰人知道,这帮人不仅能写合同,还能打官司,而且是那种“痛打落水狗”的恶心作风。

  至少眼前,没人敢顶风作案。

  扣掉了毒瘤,整个集团运转也个更加的高效。

  “不行了不行了,你赶紧再找个人,把超市这块儿接过去。”

  晚自习后,谢兰兰直接堵在陈强的住处门口,大倒苦水。

  “现在整个集团的财务工作都在我这里,这三个月我在集团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月,你让我怎么做?”

  “能者多劳嘛,你说这一时半会儿的,我去哪里找人啊?”

  “那你也不能把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牛使吧!?你没看,我这几个月都瘦了!”

  陈强看了看谢兰兰,他是没看出来哪里瘦了。

  用唐红的话说,一般长的好看的妹子撒个娇就能搞定的事,她都是靠威胁。

  不过,唐红说的也的确是事实。

  “那你开云(中国)个人,只要有人接替你的工作就行。”陈强无奈的说。

  “人选,我倒是有一个,只是,没什么工作经验,但是学习能力挺强的,人也正派,工作更是用心。”

  “还是第一次听谢总这么夸奖一个人的。”

  “我说的是事实,这人叫郭淑芬,现在是生鲜区的主管。”

  “郭淑芬?”

  陈强皱眉,看着谢兰兰,这位姐怕不是故意的吧?

  “怎么?你知道?”

  陈强没吭气,这是他大舅家的大表姐,他能不知道?!

  “也对,现在公司这么多人,你哪能每个都认识。”见陈强没反应,谢兰兰自嘲的笑了笑,她可不认为陈强还会认识超市里的某个员工。

  陈强当时是把郭淑芬的资料直接给了白伟,让他安排到超市,先做个小主管。

  白伟自然不是个喜欢传小道消息的人。

  谢兰兰应该不清楚这其中还有故事。

  “怎么样,行不行给个准话!”

  “你谢总看上的人,我有什么好说的,不过,她如果没有工作经验,前期还是要你多带带,这么大个超市,可不能儿戏。”

  “有你这句话,就得了,我既然开云(中国)的人,她要是干砸了,我也承担相应的责任……”

  谢兰兰走后,陈强笑着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大表姐,应该算是个惊喜吧,没想到,这才多久啊,加上培训,满打满算也就四个半月,能够获得谢兰兰的力荐,至少能力上没有问题,谢总眼里可揉不进沙子。

  ……

  龙潭的淡季,却是金龙的旺季。

  入秋后,金龙农场的蔬菜就开始大量上市了。

  除了常规的各种菇类,还有今年主打的高山绿色蔬菜。

  果园这边一早采用了农学院的果园蔬菜套种。

  千亩果园,现在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

  山上温度低,又是常规种植,比山下的蔬菜生长周期要长,刚好填补了这段温室修养期的空档。

  蔬菜的生长周期虽然长了,但是种出来的品质,却更高了。

  作为独家销售,两家幸福万家超市,也将金龙的高山无公害蔬菜,作为今后几个月的主打。

  掌握了上游供应链,这种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按照现在的预估,仅高山蔬菜这个路子,每年可以为金龙带来两百万的销售额,成绩还是挺喜人的。

  现在的大棚,除了冬季供应反季节蔬菜,更像是成了金龙的实验基地。

  王晓梦这个总经理,整天跟着农学院的那帮硕士博士屁股后面搞研究,农场大部分时间都是王芳在打理。

  有什么事情,陈强也是直接找王芳,王晓梦喜欢搞研究,就由着她,反正这个总经理的位置,暂时不会变。

  至于王芳,陈强倒是有心培养一下。

  谢兰兰接手总公司财务后,各分公司的财务人员,也全部由总部派遣,财务并不归分公司管理,而是完全独立运营的。

  王芳也从会计这个职业中解脱出来,专心从事农场的管理工作。

  陈强给金龙的未来规划中,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占据了很大一块。

  从明年起,金龙就会介入江城的水果批发市场。

  先立足国内市场,再谋求进出口。

  前世陈强有个同学就是做水果批发的。

  有时候喝了酒,大家开始胡喷,说到他的老本行,那是张口就来。

  其中听得最多的就是,每年全国从全球采购了多少多少,增长率是多少。

  反正大家也都是听听,不是不信,是觉得这些压根儿跟自己没关系。

  最以后一次吹完牛,陈强就重生了。

  但是那酒桌上吹过的牛,却记得格外的清楚。

  每年进口水果800万吨、总价值100亿,美刀!

  出口400万吨、总价值50亿美刀!

  这还仅仅是水果一项目,进口的粮食,更是以亿吨去计算。

  那是多少钱,陈强很遗憾的表示,不清楚,不敢想象这究竟是一个多大市场。

  所以,这一行,大有可为就是了。

  甭管你是哪里人,“吃”永远是头等大事。

  早入局,早挣钱。

  就今年这情况,金龙不缺资金,却缺少精兵强将。

  王芳除了学历,其他各方面陈强都比较看好。

  而且金龙这么大一摊子,她一个小女孩儿,却让农场里大大小小的员工都服她,把农场管理得井井有条,这是别人没有的天赋。

  ……

  风行出租这半年时间里,成本也收回了大半,这些资金二次投入的同时,陈强又追加了一部分投资。

  现在凉城这边,已经有八十辆三轮,对于96年的凉城县城来说,已经处于饱和装状态,加上先入为主的优势,基本上是一个垄断状态。

  而硒城那边,因为投入晚,早有人跟风凉城,加上跑车的个体户较多,风行的五十辆车,只占据了半数的市场份额。

  陈强也不打算再继续投入三轮出租车市场。

  一来,三轮出租车当前在两地都处于无牌照的尴尬境地;二来,当初组建出租车公司,纯粹的是想给田奎和赵虎那帮兄弟谋个差事。

  这个行业鱼龙混杂,老实人还真做不了。

  不仅是出租车,就是现在的物流公司,也都是从出租车这边拉的人。

  相对于他名下的其他企业,风行应该是最不挣钱的企业了。

  一辆三轮进价4000,加上人员培训费用1000,总成本就是5000,最后一辆车完成了以租代售,风行只有1000块钱的利润,这还是以年来计算的。

  当然,幸福万家和龙潭这边也会支付一定的车身广告费,这个几乎可以忽律不计。

  除去员工工资后,挣的钱都不够在凉城买套房子的。

  从资本上考虑,这是一笔极为不划算的买卖。

  硒城今年已经开始出现出租汽车了,虽然不多见,但这是一个信号。

  用不了几年,县城里三轮车就会被奥拓、夏利等出租车取代。

  虽说三轮车后来又断断续续的时冷时热,但无法上牌照,对于正规公司来说,终归不合法。

  下一步,如果风行出租要继续经营,就必须要转型。

  要是再等下去,出租车牌照都落到国营企业的口袋咯。

  出租车这个行业,由于有政策、资金和地域的限制,很难做成规模。

  很多城市,国企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他们有政策,有牌照,有补贴,有身份。

  私人是很难挤进这个行业的。

  即便是像陈强这样,最早入行的私企,在未来也不会做得太大。

  公共出行这个行业,跟其他行业不一样,需要受到行政监管。

  你的经营地区、汽车保有量,都被限制得死死的。

  对企业而言,这种监管更多时候,其实是限制了发展的。

  出租车行业,一眼就能看到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家车将会逐渐普及。

  接下来的二十年,卖汽车倒是个不错的行业。

  而且随着未来4S店的兴起,汽车销售公司,尤其是那种连锁的大型汽车销售公司,手里握着大把的土地。

  只要不盲目扩张,抗风险能力也不是一般行业能够比的。

  陈强把未来的行业趋势以及自己的想法,都跟谢宇说了说,风行出租接下来怎么经营,还是要靠风行自身。

  虽然没有明确说,但是陈强短时间不会再对风行投资是肯定的。

  如果谢宇能够领导风行成功转型,那自然好。

  如果不能,现在这种以租代售的模式,陈强也不会赔钱。

苟川

新人新书,跪求鲜花,刀片也行。咖啡、钻石、豪车、豪宅也不拒绝!跪求一切支持!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