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重生1993!

第315章 惊喜不断

重生1993! 苟川 1931 2022-01-15 17:55:39

  华夏企业收购美国企业,放在20年以后不算什么。

  但这是在1999年!

  不说经济实力了,就是这种高科技企业的收购案即便是双方签约了,一旦涉及到技术,也需要美国商务部甚至是国防的批准。

  好在此次的收购案,并不涉及到机密技术,此时高通的芯片技术,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受到重视。

  在美国,高通不过是家三流公司。

  加上高通急于变现,甩掉包袱,自然会加倍从中斡旋,所以审批的环节并没有受到太多阻碍。

  天幕网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用最醒目的标题挂在了首页。

  同时新注册的雷电电子博客,也同时确认了这一消息。

  只有一句话︓本公司已完成对美国高通公司手机制造业务的收购。

  在国外收购方为EDG,而在国内,收购方也是标明了雷电电子。

  仅仅两年的时间,雷电电子从无到有,从一文不名成为了业内顶尖,甚至是在全球都得到认可的华夏企业。

  这一发展历程,堪称传奇。

  但是雷电除了产品广告在,几乎没有通过任何的渠道宣传公司,完全靠产品实力说话。

  给外界的印象是,这就是一家真正搞研发的企业。

  谁知道,这样一家“低调”得过分的公司,不吭不哈的就放了个大招。

  雷电电子也因为这一消息,迅速的引爆了科技圈。

  一直以来,国内手机制造业务都被牢牢的把控在欧美日韩手中,即便是有国产的,用的也都是人家淘汰的流水线,淘汰的技术,还不能使用任何人家的品牌。

  被科技圈戏称“电子垃圾”。

  雷电收购高通手机制造业务,性质则完全不同。

  加上雷电产品能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从一开始,就足以让外界保持足够的期待。

  事实上,陈强也从未想过进军低端产品市场。

  CDMA本身有着专利壁垒,高昂的成本,注定了出货的价格不会低。

  所以手机业务也就注定了不会走亲民路线,大概会是同imusic pro一样的级别。

  而且CDMA手机的主要销售市场,也都不会放在国内。

  早在手机业务部门成立之前,陈强就已经有了完整的产品链设计。

  功能机时代,手机外观的优先级远高过性能。

  说白了手机就是打电话发短信,功能上大家都没有区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谁的手机更好看。

  这一点相信没有人能跑得过陈强了。

  当然也有类似诺基亚9110这样的侧翻盖可以收发邮件甚至是炒股的大砖块。

  不过,这样的手机几乎没有人会揣兜里出门,太重了。

  陈强“设计”的,就是一代经典翻盖手机,V3!

  前世摩托拖拉V3有多牛?

  这样说吧,就类似于多年后的苹果4代。

  人人羡慕,人人想要拥有。

  2003年上市的“刀锋”V3堪称史上最经典的翻盖手机绝不为过。

  其采用的超薄金属机身设计,机身厚度仅为13.9毫米。

  外壳采用航空级铝合金制成,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内部元器件,整体手感也十分不错。

  经典的激光精雕键盘,也为整体增加了美感。

  配置方面,V3主屏采用一块176×220像素,26万色彩屏。

  内置30万像素CMOS摄像头,支持4倍数码变焦,拍照模式可选择 160×120像素、320×240像素、640×480像素三种模式,并且支持拍摄视频短片。

  铃声为24和弦,支持MP3、AMR铃声,机身提供了 5MB的内存容量。

  除了这些娱乐功能之外,该机还具有300个的电话号码记录空间,支持USB数据线,支持蓝牙,内置了WAP 2.0网络浏览器。

  且通过GPRS Class 10级的全速连接,用户可以高速访问WAP网络,支持JAVA MIDP 2.0。

  可以这样说,功能机时代的翻盖手机,自V3后,都是渣渣儿。

  如果这款手机,提前到2000年发售。

  那么先不提怎么一鸣惊人。

  首先要解决几个问题。

  一是电池。

  毕竟要做到13.9毫米的厚度,最大的限制,就是来源于电池。

  二是高精度的激光蚀刻机。

  这玩意儿可不是想买就能买的,如果一旦买不到,就只能采用替代方案,将原本的金属面板改为聚碳酸酯,但是要想再做薄冰并且保持机身强度可就难了。

  三是彩屏。

  当下唯一能够拿到彩色TFT屏幕的只有RB,成本自不必说,关键是拿不拿得到的问题。

  四就是相机了。

  使用哪家的数码镜头,这个还需要技术部门去验证。

  存储,音频,这些方面雷电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

  陈强只提供外观和规格,内部的工程设计,则是硬件部门去头痛的事。

  最长不超过一年的研发周期,相信一年的时间,这块手机牌照是没跑了。

  新闻严谨,所以相对于网络来说,有些滞后。

  但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imusic2,imusic2 pro踩着春天的脚步上市,一发售,即爆单。

  难得的播放了五秒钟imusic的镜头,虽然全称并没有提及雷电,但是已经足够了。

  这里面自然少不了领导的支持。

  只是陈强没法儿出面去感谢谁,只是通过郭长江这边,口头上表达了谢意。

  同时以雷电的名义,再次向去年省内受灾的偏远山区小学,捐赠了十万套少儿经典文学书籍。

  四月底,耳东集团开始了一些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

  首先是收购了江城本地一家电池生产企业——大宇电能。

  这家电池厂算是本地一家老牌企业了,改制后,依然是经营不善,举步维艰。

  好在电存储方面,还是有几项专利技术的,否则也不会被陈强看中。

  没过几天,又收购了一家玻璃厂,这家玻璃厂的主要业务就是做眼镜镜片。

  接着又被爆出,天幕即将IPO。

  一个接一个的消息,让这个四月的科技圈,充满了惊喜。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