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重生1993!

第340章 成功申领

重生1993! 苟川 2105 2022-02-21 23:02:54

  以三年十亿的总投资,换取市里省里出手,帮助雷电争取到手机牌照,同时雷电保证三年内江城工厂的手机产能不低于总产能的30%。

  这就是陈强所付出的“代价”。

  但是这十亿的投资,没有指明具体的行业,也没有说明一定会是江城,只要是投资在省内,就不算违背约定。

  没有具体的方案,也没有签订说明协议,完全是通过郭长江对陈强的信任。

  要是陈强并没有履行承诺,对郭长江而言,压力就太大了。

  说不好听,这可是郭长江拿他的政治生涯担的保。

  从年初到现在,耳东集团已经在江城投资近三亿,这可是真金白银砸进来的。

  要不是有这三亿打底,换谁也不敢给陈强背书。

  ……

  手机牌照的成功申领,代表着雷电的手机上市正式进入倒计时。

  “以前总觉得这东西简单,最多不过是比imusic更强大的芯片,增加了通话功能而已,但现在真的入手了,才知道这是个多么庞大的系统工程。对咱们来说,之前在MP3上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能够使用的相当有限。”林山说起手机研发,也是愁容满面。

  “高通的技术能够吃下来多少?”陈强问。

  “拿过来的的确是整套的手机集成电路技术,也包括通讯模块,甚至有完整的操作系统,但是核心的SOC技术,在人家手里,我们只能用,连自己生产都做不到。通讯方面,受制于专利,可以说,完全就是在帮高通生产CDMA制式手机,咱们自己,就搞了个壳子。”说道技术,那是林山最看重的领域,也是最能让他产生挫败感的地方。

  这些其实陈强一早就清楚,别说是雷电了,当前整个国内,都没有一家能够解决手机芯片和无线通讯模块的公司。

  “当初我们做MP3,一样是什么都不会,两眼一抹黑,但是imusic如今已经成了全球最顶级的音乐播放器。现在除了芯片和存储,其他的我们也都可以独立研发生产了。而且刚才也说了,明年我们就可以自产上一代解码芯片,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边做边学,边学边研发。盘古实验室那边,已经设立了独立的芯片部门和通讯部门,雷电这边也需要成立相同的部门,尽快的消化高通的技术,拿出我们自己的全套手机解决方案。”

  陈强不懂技术,但是知道有些东西,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太清楚国内手机发展的惨痛教训了,手里没有技术,也不愿意投入研发经费,把钱拿去做广告,挣快钱,刚开始的确帮助企业迅猛增长。

  可是一旦国际巨头涌入国内市场,那等待国产手机产业的,往往都是覆顶之灾。

  波导、金立都是在这中技术较量中,从第一做到消失的企业。

  “现成的技术要用,尽快的将自主品牌的手机推向市场,占领高地,但是要永远要以发展自己的技术力量为核心,偏离了这一点,必将被时代淘汰!”

  ……

  按照陈强的计划,雷电并不打算做低端手机市场。

  同imusic一样,直接做高端,虽然市场的占有率会低一些,但是如果面对的是国际市场,那又是不一样的风景了。

  仅仅今年上半年,imusic和It’s OK出口总额就高达6亿,已经与国内销售额持平,超过国内已成定局。

  这还是在华夏没有加入WTO,导致出口后产品价格过高的情况下。

  一旦加入WTO,关税降低,那才是imusic和It’s OK征战全球之时。

  陈强清楚,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当然,反过来说,国际巨头同样进入国内市场参与厮杀。

  最终能够活下来的,都是在技术上永远保持领先的。

  imusic的成功,来自于产品创新,这个热度不会维持太长时间,一旦有国际巨头甚至是雷电现有的国际供应商加入,这点先驱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而且就在这几个月里,一大堆的MP3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用更低廉的价格蚕食雷电的市场。

  好在陈强一早就布局了线上音乐,同时下大力气开发操作系统,加上超前的设计理念,使得imusic在使用体验上完败市面上一众MP3播放器。

  imusic就是这个行业里的标杆,品质的代名词。

  所以手机也一样。

  V3的设计图,早早的就交给了林山。

  如此科幻的设计,让一众技术狂人如同打了鸡血,但是现实又常常扇他们的耳光。

  想要把手机做到如此之薄,可不仅仅造个外壳就行!

  主板、通讯模块、相机模块、两块屏幕、电池……全部装到一个厚度不足14mm的翻盖手机壳里,说实话,林山一开始是拒绝的。

  但是一旦雷电做出来了,那毫无疑问,便是手机工业设计的革命之作!一举奠定雷电手机的国际地位!

  ……

  手机牌照,就如同一张提前预定的机票。

  在上飞机之前,需要把一切都准备好。

  外壳,聚碳酸酯肯定不行了,现有的技术,做到如此之薄,强度根本达不到……

  用铝镁合金代替,无论是强度还是品质,都比聚碳酸酯更好,但是价格高,而且还需要高精度的CNC机床加工,前期的良品率不高,成本会进一步提高……

  没有外置天线,这对天线的灵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池要做到更薄,安全性如何保证……

  屏幕全部需要单独定制……

  一个个难题,都需要雷电五百多号人的技术团队去一一突破。

  因为,外观就是陈强给出的硬指标。

  只有这样的外观,才能锻炼出一支真正能打的技术团队,所以林山提出增厚三毫米的建议,被陈强干脆的拒绝了。

  “你什么时候做出来,我就什么时候推向市场。”陈强一句话堵死了林山所有的理由。

  林山想要骂娘,诺基亚、摩托罗拉都做不出来,你让我做?!

  你懂不懂技术?!

  当然,这些都是林山心里刹那的想法。

  等回到他熟悉的技术部,看着那一张张专人制作出来的工业设计图,他又不得不佩服,至少在工业美学这方面,全公司没有一个是陈强的对手。

  还能怎么办,咬着牙做呗,反正他说的,什么时候做出来,什么时候推向市场,又不是我说的!

  “通知技术部全体开会!”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