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渐渐落了山,宛如给这座小城覆上一层金纱,显得格外宁静安详。
“小白,你慢点!”桃花树下的妇人手中拿着个筐子,冲上面喊道。
只见树上那人手脚利落的爬上树枝,三五下就把桃花剪了下来。纷纷扬扬的桃花飘落下来,妇女又仔细弯腰捡起。
“娘,这些够了吗?”陶小白趴在树上问。
还没等母亲回答,陶小白就急着要下来,笑的一脸明媚。她兴冲冲的说:“太好了,今天晚上有桃花羹吃啦!”
只是脚下一个没注意,硬生生的从莫约两米的高空掉了下来。
紧接着就是陶母急切的关怀“幺儿你没事吧,怎么样?”
幸好地上有厚厚的桃花铺在上面,陶小白还不至于摔伤。躺在地下的她紧皱着小眉头,嘴里还念念有词道“好疼,……要是景廷哥哥在就好了。”
谁知这小声的嘟囔被陶母听个正着,本来要搀扶小白的手马上就收了回去。
陶母冷哼一声说“已经过去五年了,你怎么这么还是忘不掉他呢?咱家虽不是个大富大贵的,但在城中也能排得上号,你要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就非得是他?”
陶小白马上起来抱起娘的胳膊撒娇道:“哎呀娘,我这辈子就是非他不可了,您又不是不清楚您女儿这脾气,不撞南墙不死心。”
她偷偷瞄了眼母亲,看她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又继续说:“而且他在信里也说了,让我等他十年。这一半都过去,还差那五年吗?”
当初看到那封信,她不顾爹娘的反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等他。
“罢了罢了,就由你吧。”只见娘沉默了半响,然后叹了口气,眉眼之间满是无奈。
“那娘你先回家吧,我想再待会。”见状陶小白笑嘻嘻的用手赶着陶母走。
“都这么大了还是如此顽劣。”陶母边走边说道。
“我这不是想让爹爹和娘亲过二人世界嘛。”陶小白眨眨眼,向远去的陶母小声嘟囔。
陶小白回过头靠在桃花树下,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侧脸,长密的睫毛在眼下留出一片阴影。那双好像对什么都不在乎的眸子里,此刻竟溢满了思念和悲伤之情。此时的她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就连周围的氛围都显得格外寂寥。
她默默喃呢:“宋景廷,你一定不要辜负我……不然我就恨你一辈子。”可是她真的能恨的起来吗?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
一人一树,等一人归。
她望着远方,思绪又回到了小时候。
那年春天,也是个桃花开的正旺盛的日子。五岁的淘小白正百无聊赖的坐在自家门口托着腮发呆。
哼,王二狗他们也太小气了吧。不就是把他们打了一遍吗,至于躲我这么久。而且是他们说要比武的,回到家就告状,害得我整整半个月没出家门呢。下回见到他们,还要再揍一遍!
陶小白正郁闷,忽然一阵风吹过,散落在地上的桃花瓣随风而起,迷了她的眼。
等她再睁开眼时,是一个年龄比她年龄稍大的漂亮少年,他旁边还有一个年轻的女人。那是一张带着稚气的白皙脸庞,还略带点婴儿肥,像一块毫无瑕疵的玉。微微上挑的剑眉又增加了几分英气。长长密密的睫毛似扇子般扑闪,一双凤眼中是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稳和波澜不惊。身着一身略旧的普通衣裳,倒是与他的气质不相符。
年仅五岁的陶小白看呆了,她又揉了揉眼睛想证明自己没有看走眼。
她扭头就往家里跑,边跑还边喊着“娘!我看见神仙下凡了!你快出来呀!”当然,陶小白说的神仙就是那个少年,至于旁边那个女人她自动忽略了。
正在屋里忙活的陶母听到了,擦擦额头上的汗开口说道:“幺儿啊,娘一会再陪你玩好不好,你先自己一个人玩去吧。”
陶小白见娘亲不信,有些急了,她一边拉着陶母的胳膊往外拽一边说“是真的!就在我们家门口,不信你去看看。”
是的,在陶小白的观念里,神仙等于好看的人,好看的人是那个少年,所以少年等于神仙。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人,所以那个少年是神仙,这一点,她深信不疑。
“好好好,娘去还不成吗?”陶母看了眼手中的活,只当是陶小白无聊的恶作剧。
可是,等陶家母女到了家门口,哪还有什么仙人啊。不用说仙人,就连人影也没见着。
“诶?神仙哥哥去哪了?刚明明还在啊……”
又只剩陶小白一人在门口嘟囔,陶母摇摇头随即回去干起手中的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