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今天故事前呢跟大家分享个事儿。
大概是下午的时候,我的一个在医院ICU工作的朋友来茶馆找我唠嗑。
说是下午来个病人,突发性脑溢血,好家伙那脑部CT一看都花白花白的,全都是血。
进了ICU管也插了,呼吸机也上了,甚至到了后来都需要人工血压了。
我于是就问我内朋友:“这么重的病是怎么造成的?”
我内朋友沉吟了一会儿是这么跟我说的
他说这人的血管啊是十分脆弱的,尤其是生气的时候。
人一生气,肾上腺素就飙的特别快,血压就大,血液流速就快,对血管的冲击就高。
时间一长了,那血管让快速流动的血给冲的越来越薄,最终早晚有一天,咔吧一下子,血管破了。
于是我就接着问,我说:“那为啥生气是脑溢血,不是别的地方出问题啊?”
他是这么跟我说的
你觉得生气了,就要去追寻生气的源头,就是你的大脑经过对事情的发展以及结果判断,这件事不符合你的观点,不符合你的思维模式。
所以你觉得这是违背你的,你的思维逻辑受到了挑衅,所以你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反击。
当你觉得生气的那一刹那,就是反击行成趋势的开始,所以你接下来会做出言语,肢体等表达形式,这些形式的终端都是大脑控制的。
所以你说你的大脑累不累?
今天要说的故事也和生气有关,咱们闲话不续,书接正文!
我还在老房子住的时候,邻家有个王大姐,人不错,是个家庭主妇,唯一一点不好,就是脾气爆。
诶呦那个暴脾气,大半夜的说打孩子一顿就是一顿,但都是因为孩子犯错才打骂。
应该是去年八月十五号晌午的时候,这王大姐的孩子推开了我茶馆的门,好家伙,两三年不见小伙子长高不少。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呢?是因为这娘俩今天下午来找我了,我们还唠这个事儿来着,咱们放在故事结尾再说,先书接正文。
我看着内小伙子我就说:“咱也甭客套了,有事儿你就说吧。”
结果仔细一问,果不其然,他母亲住院了,生气气的,脑溢血,好在不重。
然后我就掏出了一叠钱,当初我给这孩子留下茶馆的地址就是为了这一天。
但我是没合计到,这孩子是个有智慧的人,他是这么跟我说的
他说:“叔,我也看出来了,您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天,您能教教我医术么,我回家给我妈治治,我总觉得这西医治病跟修车差不多,不靠谱。”
我听完啊我是一阵感慨啊,古人诚不欺我,果然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啊。
我这一合计,得了,人都求到咱了,这就是缘来了,缘起还是出于孝心,这善缘自然得随啊。
我就跟着这孩子来到他家,一进屋就隐约能瞧见,里屋卧室躺着一人,而且隐隐有枯萎的意味。
这说到枯萎的意味不得不停下来解释一下,这枯萎之意啊又叫肃杀之意,或者就是老一辈嘴里常说的“不好”,“够呛”。
这肃杀之意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让健康的人一看变觉得不自在。
秋风一扫知冬意,秋风二扫绝生机,秋风三扫叶离根。
这不单单是再说季节变化,在我这一脉传承里,这三句话也代表人的能量。
什么是人的能量?通俗的说就是人的精气神儿。
躺在里屋的王大姐就是秋风第二扫扫了一半的状态,已经快绝生机了。这脾气依旧下去,估计三扫就快了。
之前就说过王大姐家儿子有智慧,这功夫又提现出来了,他问我叔,我妈的情况是不是不好啊?得吃点什么药?或者说还有吃药的必要么?
我下意识一摇头
没成想那孩子当时眼圈就红了,我一瞅,坏了!孩子理解错了!
我就紧忙给人孩子解释。
我说:孩子啊,你别急,我内意思是你母亲啊不吃药也能好。
结果人孩子直接呜一下哭了,刚才夸他的内点智慧一下都没了。
所以说人不能冲动,不能有执念,但凡有了执念,你察觉稍有对你在乎内件事儿不好的苗头,你是必定会乱心。
乱心后果是什么?就跟这孩子一样,失了智慧,乱了方寸。
正所谓关心则乱,所以要是真关心,就放心放手,等事情到了转折的地方稍加把控,至此,才方能为上策。
扯得远了,咱们言归正传。
好不容易等这孩子情绪稳定了,我才跟这孩子好一顿解释,我说孩子啊,你娘这病西医治的是表,把血抽出去了,脑袋里没有淤血了,状况就好了很多,现在咱们解决内外病根就是了,不需要吃药。
看着内孩子一副我信你个鬼,你肯定是在骗我的表情我不仅莞尔。
我华夏泱泱大国,数千年传承,吃药治病都是下下策。
咱国粹中医讲究什么?断病根!
什么是断病根?就是不给人生病的机会。
从咱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就能看出来,什么捂足晾顶啊,春捂秋冻啊等等,这都是传承,都是我们身为中国人自傲的资本。
就单单说这小子老娘的病,治的办法很多,药石医肌体,针灸治脉理,这都可以治,但不止病根,早晚还是要犯的。
治病得讲究查根问源,何为根,就是这王大姐脾气忒冲,怒气上涌,直冲脑部血管,这是西医的解释。
那中医何解?
气升,则为火起,火在内脏对应为心脏,火起则是心脏的负荷加大,那么对应的就是水衰。
何为水衰?水在内脏对应为肾,肾衰则代表肾上腺素飙升,水衰对应的则是木衰。
木在内脏对应肝,水衰了,木不旺盛则肝功能就会下降,而肝开窍于目,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生气的时候都会感觉视力模糊,或者是眼睛看不清东西。
而这火大了金也会受牵连,火盛而金衰,金在内脏中对应肺,金弱肺衰,所以我们生气的时候,大多都感觉胸闷气短。
最后就剩脾了,脾在五行中对应土,而这一生气火升了,在五行中火该生土,那是不是说对脾好?
大错特错,这个火升,不是说我们所拥有的能量在升,而是我们散出去的能量,上面说的肾水也好,肺金也好,都是对这个散出去的火而产生的,是同火能量一起溢散出去的。
实际上,火的总能量是在减退的,也就是说火衰了啊。
火衰连带土衰,脾功能下降,而脾胃相连,共同主持人体消化系统,所以生气的人也常常会有吃不下饭,胃胀等现象出现。
所以你看,一生气五脏六腑都跟着倒霉啊。
我说完以后这小子似懂非懂,还觉得不可思议,他还问我。
他说:叔,我也时常生气,但是我怎么没有那么明显的特征?
你看,我就说嘛,不能执着,一执着了,思考的能力都没有了嘛。
一套用了不到二十年的设备,跟一套已经用了四十年的设备,怎么比嘛。
这孩子听完安静下来不少,我这一看啊,他这小眼睛不乱转了,也清明不少。
然后紧接着他就问我
说:“叔啊,那我妈这个病得怎么治,有什么辅助治疗么,或者说是吃一些什么安神的药?”
你看这个问题就变得有智慧了嘛,想到他母亲多年已经积累出习惯了,不可能一下全都放下,不担心不生气,所以问我有什么辅助治疗。
心一静,智慧就升起来了,这小子就是个例子。
我没急着回答他,而是故意沉默一会儿。
这个沉默是有道理的,我立马回答他,他是记不住的,或者说是吃不透的。
为什么?因为心不静啊,提出问题以后,你的思维跟着你的问题再走,而不是静在原地等答案来,所以你走着的思维遇上来的答案,回撒肩而过。
这也就是许多孩子上课积极提问,下课啥都不会的原因,活跃的课堂是有必要的,唤起孩子的活跃思维,促进思考事件好事情,但能不能受得住,孩子能不能静下心接收到答案,确实值得思考。
等了小三分钟,我跟这小子说:“如果说治疗呢,那就要肃清病根,你要好好想一想你母亲总生气的事儿,她是不是对谁都发脾气?是不是只对你发脾气?”
我说完这小子不好意的一低头。
这就是病根,人什么时候最生气?对自己最在乎的人或事儿最生气。
你看人往往和不相关的人生完气他会自我开导,但是对相关的人生完气他会回味这个气,越想越气越想越气,想的脑瓜子嗡嗡的。
之后我也没在多说什么,给了内孩子一些常见的食疗方法就回家去了。
今天也就是赶上了,我这朋友刚准备走的时候这娘俩来了。
说是路过,孩子非要进来看看,我看这娘俩手里大包小包的,赶紧让坐啊。
这一坐我就想起来去年这事儿了,紧忙问问恢复怎么样,结果不错。
现在不光王大姐不生气了,而且她这儿子也很少生气,为人谦和不少。
我这朋友本来要走,听完这王大姐的经历是一顿感慨,直称要转中医。
所以啊,诸君,莫要生气啊!
随说不知人经历莫劝人宽心,但即便知了经历,君也生了气,伤的不也是自己的身体?失的不也是自己的气度和智慧么?
